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徒駭河源頭及起止點這個問題,徒駭河流向哪里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徒駭河的源頭是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瓦屋頭鎮同智營。瓦屋頭鎮位于清豐縣東南部,處于河南省東北部兩省三縣(河南省清豐縣、濮陽縣,山東莘縣)交界處。
徒駭河屬于海河流域,位于黃河下游北岸,流經河南、河北、山東三省從西南向北呈窄長帶狀。干流自聊城地區莘縣文明寨起,流經聊城、德州、濱州3個地區13個縣(市),在濱州市沾化縣與秦口河匯流后,竟東風港于暴風站入海。
擴展資料:
徒駭河干流情況
徒駭河,發源于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瓦屋頭鎮同智營,干流經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的閻村、大清以下入山東境。河南省濮陽市境干流長約15公里,流域面積為707平方公里,有17條支溝匯入此河。1969年按1964年雨型標準治理,排澇流量為138立方米/秒,按1961年雨型標準,防洪流量為238立方米/秒。
河道特征
徒駭河由西南向東北流入山東省境,經山東的莘縣、南樂(河南省)、陽谷、聊城、茌平、高唐、禹城、齊河、臨邑、濟陽、商河、惠民、濱縣和沾化等14個縣市,于沾化區套兒河口注入渤海。河長436公里,流域面積13902平方公里,其中河南省流域面積602平方公里,河北省4平方公里,山東省13296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為0.11/1000。由于流域內地勢向東北傾斜,支流多由右岸注入。
徒駭河在聊城四河頭以上為上游段,河長90.5公里,河流由源地東北流,在左岸相繼納入來自河南省境的8條排水溝,這些溝是堿場溝、山柳溝、安堂溝、土塔河、董固溝、理直溝和永順溝。又東北流,在陽谷縣李秉東村西北,新金線河由右岸注入。
聊城四河頭至沾化壩上村為中游段,河長307公里。東北流至禹城縣南營村南,新趙牛河南來由右岸注入。該河段經歷代多次疏浚治理,河道較為順直。
壩上村以下為下游段或尾閭段,河長38.5公里,河槽寬淺。1904年前,徒駭河尾閭段由壩上村東行入洚河,再折向東北經老鴰嘴入海。1904年農歷六月,黃河在利津北岸薄莊決口改道,穿徒駭河由老鴰嘴入海,洚河逐漸堙沒,徒駭河轉經壩上村北行,又西北經套兒河入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徒駭河
1、徒駭河的源頭是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瓦屋頭鎮同智營。徒駭河屬于海河流域,位于黃河下游北岸,流經河南、河北、山東三省從西南向北呈窄長帶狀。
2、干流自聊城地區莘縣文明寨起,流經聊城、德州、濱州3個地區13個縣(市),在濱州市沾化縣與秦口河匯流后,竟東風港于暴風站入海。
徒駭河的源頭在河南省入山東省的聊城市向東延伸,由濱州市沾化縣流鐘鄉進入沾化縣境內入海
徒駭河的源頭中的水,除主要受降水補給外,還接受引黃尾水補給。
徒駭河原發源于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現發源于山東省莘縣古云鎮文明寨村,位于黃河北岸,屬海河流域。徒駭河徑流主要來自區域降水補給,由眾多小溝渠匯入,1970年后,有部分是引黃尾水補給。
徒駭河在中國古代傳說中是禹疏九河之一。據《漢書》記載,流經西漢成平(今河北省泊頭境內)縣境,現代的徒駭河前身古名漯(tà)川(亦名“漯水”、“漯河”),也是古黃河的一支,宋代漯川堙沒后逐漸演變而成。隨著黃河的南徙,為適應地表徑流排泄的需要,在古漯川流域發育了一些新的河流,明代以前一般都稱土河,即為徒駭河的前身,這些河流逐漸貫通演變,由相繼形成的商河、土河(徒河)等河流疏通合并而成,明代便更名為徒駭河。
徒駭河發源于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瓦屋頭鎮,由西南向東北流經山東的莘縣、南樂(河南省)、陽谷、聊城、茌平、高唐、禹城、齊河、臨邑、濟陽、商河、惠民、濱縣和沾化等14個縣市,于沾化區套兒河口注入渤海。
擴展資料:
徒駭河是宋代漯川堙沒后逐漸演變而形成。隨著黃河的南徙,為適應地表徑流排泄的需要,在古漯川流域發育了一些新的河流,明代以前一般都稱土河,即為徒駭河的前身。
徒駭河由來已久,歷經滄桑,是由古代相繼形成的商河、土河(徒河)等河流疏通合并而成。一說,當時因大禹治理此河時用工極多,又因當時兩岸森林密布,野豬出沒,時有民夫被傷,眾徒一駭重勞,又駭野豬,故名為徒駭。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徒駭河
關于徒駭河源頭及起止點的內容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