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逃之夭夭:本意是形容桃花茂盛艷麗。后借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是詼諧的說法。
成語出自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例句:撞人者逃之夭夭,眾人向他投去憤怒的眼光;
2、不知去向:不知道哪里去了。
成語出自于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第一回:宣王問曰:如今紅衣小兒何在,答曰:自教歌之后,不知去向。
例句:等我們趕回宿舍時,劉強早已不知去向;
3、過眼煙云:從眼前飄過的云煙。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視。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自于蘇軾的《寶繪堂記》:譬之煙云之過眼,百鳥之感耳,豈不欣然接之,去而不復(fù)念也。
例句:論起榮華富貴,原不過是過眼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