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芳穎
幾十、上百毫升的香水用不完,想花更少的錢噴更多的香水,這樣的想法讓香水分裝小樣成為了一門生意。在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上,一些個人商家正在提供2毫升的迷你大牌香水分裝,只需花十幾或幾十塊錢就能買到。但這門生意卻處在違法的邊緣。
近日,上海市松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一則處罰信息。2021年11月,上海左右化妝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左右化妝品”)在未取得化妝品生產許可的情況于其經營場所開展化妝品(香水)小樣分裝活動,分裝過程為將從某些供貨商處購入的正裝香水通過自行采購注射器汲取、填充至自行采購的香水小樣瓶內并貼上自行打印的簡易標簽。
隨后,左右化妝品在其拼多多店鋪“左右香水歐洲直采試香店”上創建鏈接開展香水小樣銷售活動,所銷售自行分裝的香水共39種。截至2022年6月28日,上海左右化妝品已經主動停止上述違法行為。
根據處罰決定書所列出的信息,左右化妝品所售的自行分裝香水涵蓋MiuMiu、帕爾馬之水、Viktor&Rolf等多個品牌,每瓶售價基本不超過20元。
目前,在淘寶、拼多多等平臺已然搜索不到左右化妝品的同名店鋪,但以“香水分裝小樣”的關鍵字仍可以搜索到一些個人淘寶店鋪在售賣相關產品。有些店鋪會給不同品牌的香水設置單獨鏈接,還有推出買二送一等小樣禮盒活動。
界面時尚曾報道,在短視頻的普及之下,“化妝品修復”和“小樣分裝”這樣對化妝品二次加工的生意已經初具規模。除了香水,粉底液、遮瑕膏等彩妝產品也早有小樣生意在小規模運作。
部分博主會在社交平臺上附上私人微信聯系方式,提供有償服務。與此同時,模具、分裝品、注射器等簡易套裝也可以在電商平臺上直接搜索到。
但這樣將正裝化妝品進行私人分裝再售的行為一方面損害品牌方的利益,另一方面貨源真假和操作規范問題亦使其存在隱憂。
在小紅書上就有很多有關香水分裝“避雷”的帖子,其中會指出部分個人電商買到的香水小樣味道與正品大相徑庭。這側面反映了小樣分裝市場的魚龍混雜,對于想要用低成本嘗鮮的消費者來說很難判斷真假。
從現行的法規條例來看,私自分裝正品化妝品的行為也不合規。
左右化妝品的處罰決定書中寫道,《化妝品生產經營監督管理辦法》第六十三條規定:配制、填充、灌裝化妝品內容物,應當取得化妝品生產許可證。標注標簽的生產工序,應當在完成最后一道接觸化妝品內容物生產工序的化妝品生產企業內完成。
因正品分裝的動作涉及到化妝品生產工序,也需要企業有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的背書。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從事化妝品生產活動,應當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并提交相關材料,在當地藥品監管部門對申請人的生產場所進行現場核查后,依據情況決定是否頒發生產許可。
而左右化妝品因不符上述兩項條例,被判沒收違法所得以及違法生產經營的化妝品和專門用于違法生產經營的原料、包裝材料、工具、設備等物品,并罰款五萬元。
值得提到的是,《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還指出,即使是化妝品經營者如擅自配制化妝品,或者經營變質、超過使用期限的化妝品也將受到處罰。除了沒收違法所得和罰款之外,情節嚴重者或將吊銷化妝品許可證件,以及被禁止從事化妝品生產經營活動。
此外,電商網站上也出現一些所謂品牌專柜香水小樣的代購商品,但這些產品往往貨源不明,亦或無中文標簽。這也與《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中進口化妝品需要加貼中文標簽,以及需要在藥監局備案的規定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