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每到中秋節前,月餅過度包裝的問題都會引起關注。不管如何提醒,仍有個別企業為了吸引眼球,費盡心思打造奢華包裝。有些品牌用紅木等貴重材料***月餅盒,有些廠家在月餅盒里混裝高檔酒水、茶葉等高價值商品,借以抬高月餅價格。這樣的過度包裝,助長了攀比之風,還會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批準發布的《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國家標準第1號修改單正式實施,對粽子、月餅的包裝層數、禁用包材等作出了明確要求。最近,走了幾家商場、超市,筆者見到的大部分月餅采用的是紙質、鐵盒包裝,許多往年常見到的奢華禮盒,今年已經不見蹤影。可見,明確的新標準正在發揮效力。
不過,過度包裝的問題不是一日之間形成的,其解決也絕非一日之功。要形成持久的整治力度和成效,需要舉一反三,進一步細化和完善相關規則,以剛性約束防范過度包裝出現新變種。同時,也要在柔性引導上多下功夫。既要幫助企業端正經營理念,少在奢華包裝的“面子”上花心思,多在產品品質上求突破,也要引導廣大消費者培育健康的消費觀念,自覺選擇適度包裝的產品。讓崇尚簡約、綠色的消費觀念形成風氣,華而不實的過度包裝就會漸漸失去滋生的土壤。
河南漯河市 鄭桂靈
版式設計:汪哲平
《人民日報》(2022年08月22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