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三娘教子全本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晉劇王萬梅的三娘教子全本的知識,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唱詞原文:
王春娥守冰霜貞節為本,效寡居教子成名。
可嘆兒夫喪鎮江,每日織機度日光。但愿我兒龍虎榜,留下美名萬古揚。
奴家,王氏春娥。配夫薛廣,去往鎮江貿易,不想命喪鎮江,多虧薛保搬尸回來,可恨張、劉二氏,見兒夫一死,一個個另行改嫁。是我對天洪誓大愿,永不改嫁,撫養前房之子,取名倚哥,南學攻書去了。我不免機房織絹便了。正是:
云霧不知天早晚,雪深哪知路高低。王春娥坐草堂自思自嘆,思想起我兒夫好不慘然。
遭不幸薛郎夫鎮江命染,多虧了老薛保搬尸回還。奴好比南來雁失群無伴,奴好比破梨花不能團圓。
薛倚兒好一似無弓之箭,老薛保好一似浪里舟船。將身兒來至在機房織絹,等候了我的兒轉回家園。
出處:出自明末清初戲曲家小說家李漁的《無聲戲》中的一回《三娘教子》。
擴展資料:
故事典故:
明代,儒生薛廣,往鎮江營業。家中有妻子張氏,小妾劉氏、王氏。劉氏生了一個兒子,乳名倚哥。還有一個老仆薛保。
薛廣在鎮江,剛好遇到同鄉人,用白金五百兩,托帶回家。沒想到那個人吞沒白金,買了一空棺,停厝荒郊野外,以為是薛廣靈柩,回到鄉里報知張氏等一群人,大家都在哭泣,派薛保運回靈柩下葬。
后來家道衰落,張、劉耐不住貧寒,先后都改嫁了。三娘王氏很鄙視她們,誓與薛保茹苦含辛,撫養倚哥,送他上學,己則織布以易升斗之栗。倚哥在學堂被同學諷刺為沒有媽的孩子,氣憤回家,于是不認三娘為媽,語語挺撞,三娘很惱火,將刀立斷機布,以示決絕。
幸薛保竭誠勸導,母子始和好如初。薛廣在鎮江生意衰敗,后叢伍,官至兵部尚書。十幾年后薛倚金榜題名,新科狀元。
父子相認團圓一家,榮歸故里。而此時薛倚的大媽、親媽又丟棄自己的家都來認丈夫和狀元兒子,三娘勸張氏回家照顧老伴,勸劉氏也回家照顧老伴和幾歲的孩子。并告訴她們:欲嘗甜瓜自己種,自種苦瓜自己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三娘教子
全劇劇本
(王春娥上。)
王春娥(引子)守冰霜貞節為本,效寡居教子成名。
(念)可嘆兒夫喪鎮江,每日織機度日光。但愿我兒龍虎榜,留下美名萬古揚。
(白)奴家,王氏春娥。配夫薛廣,去往鎮江貿易,不想命喪鎮江,多虧薛保搬尸回來,可恨張、劉二氏,見兒夫一死,一個個另行改嫁。是我對天洪誓大愿,永不改嫁,撫養前房之子,取名倚哥,南學攻書去了。我不免機房織絹便了。正是:
(念)云霧不知天早晚,雪深哪知路高低。
(二黃慢板)王春娥坐草堂自思自嘆,
思想起我兒夫好不慘然。
遭不幸薛郎夫鎮江命染,
多虧了老薛保搬尸回還。
奴好比南來雁失群無伴,
奴好比破梨花不能團圓。
薛倚兒好一似無弓之箭,
老薛保好一似浪里舟船。
將身兒來至在機房織絹,
等候了我的兒轉回家園。
薛倚哥(內白)走嚇。
(薛倚哥上。)
薛倚哥(二簧原板)有薛倚在學中來把書念,
懷抱著圣賢書轉回家園。
眾學友一個個說長道短,
他道我無娘親好不慘然。
因此上回家去,
(薛保上。)
薛保(白)這般時候,還不見東人回來,待老奴外面看來。
薛倚哥(二簧原板)與母爭辯,
又只見老薛保站立門前。
(白)參見薛保。
薛保(白)東人回來了。
薛倚哥(白)回來呢。我媽呢?
薛保(白)你母親在機房織絹。
薛倚哥(白)帶我去見。
薛保(白)且慢,隨老奴后面用飯。
薛倚哥(白)見過我媽,再吃飯。
薛保(白)你就要來嚇。
(笑)哈哈哈……
薛倚哥(白)就來的。
(薛保下。)
薛倚哥(二簧原板)聽說是我母親機房織絹,
走上前施一禮兒見母安。
(白)參見母親。
王春娥(白)罷了。兒嚇,回來了?
薛倚哥(白)回來呢。
王春娥(白)為何今日下學甚早?
薛倚哥(白)先生不在學中,故而回來甚早。
王春娥(白)那書來背。
薛倚哥(白)媽嚇,吃完了飯在背書。
王春娥(白)背了書再去用飯。
薛倚哥(白)要背就得背。
王春娥(白)將臉朝外。
薛倚哥(白)是。
王春娥(白)背嚇。
薛倚哥(白)媽嚇,我忘了書尾。
王春娥(白)自有忘了書頭,哪有忘了書尾的道理?
薛倚哥(白)不錯,忘了書頭了。媽嚇,你提我一句。
王春娥(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薛倚哥(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王春娥(白)“為……”
薛倚哥(白)媽嚇,咱們家里為什么?
王春娥(白)“為人謀而不忠乎?”
薛倚哥(白)哦,“為人謀而不忠乎?”唬唬唬,香爐瓦燈喚喚呵唬。
王春娥(白)往下背。
薛倚哥(白)往下背。
王春娥(白)叫你往下背。
薛倚哥(白)叫你往下背。
王春娥(白)咀。
薛倚哥(白)咀。
(白)也罷。
(二簧搖板)手執家法將兒來打,
薛倚哥(二簧搖板)你打別人孩兒好不害羞。
(白)媽嚇,你要打,生一個打,養一個打。你打別人的孩兒,好不害羞,好不害臊。
王春娥(白)兒嚇,這兩句話,哪個教道與你?
薛倚哥(白)飯也會吃,書也會念,這兩句話,還不會說么?
王春娥(白)話倒是兩句好話,可惜兒太講遲了。
薛倚哥(白)你今天不打我,我還不說呢。
王春娥(白)哎,天嚇!
薛倚哥(白)哎,地嚇!白相去哉。
王春娥(二簧原板)小奴才一言問住了我,
閉口無言王氏春娥。
叫一聲薛郎夫陰曹等我,
等候了你的妻同見閻羅,
我那薛郎夫嚇……
(薛保上。)
薛保(二簧原板)小東人下學來機房闖禍,
好一似火上又把油潑。
(王春娥哭。)
薛保(白)哎呀!
(二簧原板)三主母在機房啼哭悶坐,
轉面來問一聲東人一個。
(白)東人。
薛倚哥(白)干什么?
薛保(二簧原板)你的母教訓你非為之過,
為什么將好言當作了惡說,
東人哪……
薛倚哥(白)你少管我們家里閑事。
薛保(白)噯……
(二簧原板)這才是養子不教父之過,
教不嚴來師之惰。
老薛保進機房雙膝跪落,雙膝跪落,
(白)三娘嚇……
(二簧原板)問三娘發雷霆卻是為何?
王春娥(二簧原板)老薛保你不必苦苦哀告,
三娘言來細聽根苗:
自古道養嬌兒終身有靠,
又誰知小奴才平日無故,半路途中,跌了奴一跤。
薛保(二簧原板)勸三娘休得要珠淚雙掉,
老奴言來細聽根苗:
千看萬看,看東人年紀小,
望三娘念東人下世早,
只留下這一根苗,必須要輕打輕責,饒恕他一遭,下次不饒。
王春娥(二簧原板)你道他年紀小,心不小,
說出話來雅賽銅刀。
自古道,人無有千日好,
花開哪有百日姣?
織什么機來把什么子教,
(白)也罷,
薛保(白)三娘忍耐了吧!
王春娥(二簧搖板)割斷了機頭兩開交。
(王春娥哭。)
薛保(白)哎呀!
(二簧搖板)見三娘怒沖沖把機頭割斷,
嚇得我老薛保膽戰心寒。
走上前來好言相勸,
尊一聲三主母細聽根源:
都只為老東人鎮江命染,
是老奴千山萬水,萬水千山,搬尸回還。
(白)老奴好恨!
王春娥(白)恨著何來?
薛保(白)三娘,
(二簧搖板)恨只恨張、劉二氏,他把心腸改變,
一個個反穿羅裙另嫁夫郎。
王春娥(哭)哎呀……
薛保(白)老奴好喜!
王春娥(白)喜從何來?
薛保(白)三娘,
(二簧搖板)喜只喜三主母發下洪誓大愿,
你言道永不改嫁教訓兒郎。
王春娥(白)哎呀……
薛保(白)三娘不言,老奴明白了。
王春娥(白)明白何來?
王春娥(二簧搖板)他,他,他,他言道我不是他的親娘。
薛保(白)現有家法在此,頂在頭上,跪在你母親面前,你就言道:“母親嚇母親,孩兒下學回來,一言冒犯母親,現有家法在此,望母親高高舉起,輕輕落下;打兒一下,如同十下;打兒十下,如同百下;打在兒身,痛在娘心。”你母親有愛子之意,她就不打你了。
薛倚哥(白)這兩句話我會呢。
薛保(白)東人回來。你母親問你,就說你自己講的,不要說老奴教道于你。
都只為兒年小,他年老,兒小他老,他老兒小,無依無靠,娘心不安。
(白)也罷!
薛保(白)三娘教訓了罷。
王春娥(二簧慢板)手執家法將兒來管,
薛保(二簧搖板)老薛保向前忙遮攔。
你要打將老奴責打幾下,
拓展資料:
《三娘教子》改編自明末清初戲曲家小說家李漁的《無聲戲》中的一回。《三娘教子》馬連良飾薛保、張君秋飾王春娥。
明代,儒生薛廣,往鎮江營業。家中有妻張氏,妾劉氏、王氏。劉氏生一子,乳名倚哥。又有老仆薛保。薛廣在鎮江,適遇同鄉人,以白金五百兩,托帶回家。不料其人吞沒白金,購一空棺,停厝荒郊,以為薛廣靈柩,回鄉報知張氏等,舉室嚎啕,使薛保運回靈柩安葬。后家漸衰落,張、劉不能耐貧,先后改嫁。三娘王氏深鄙之,誓與薛保茹苦含辛,撫養倚哥,送之入學,己則織布以易升斗之栗。
倚哥在學堂被同學譏為無母之兒,氣憤回家,遂不認三娘為母,語語挺撞,三娘怒不可遏,將刀立斷機布,以示決絕。幸薛保竭誠勸導,母子始和好如初。薛廣在鎮江生意衰敗,后叢伍,官至兵部尚書。十幾年后薛倚金榜題名,新科狀元。父子相認團圓一家,榮歸故里。而此時薛倚的大媽、親媽又丟棄自己的家都來認丈夫和狀元兒子,三娘勸張氏回家照顧老伴,勸劉氏也回家照顧老伴和幾歲的孩子。并告訴她們:欲嘗甜瓜自己種,自種苦瓜自己嘗。
故事內容:
明代,儒生薛廣,往鎮江營業。家中有妻張氏,妾劉氏、王氏。劉氏生了一個兒子,乳名倚哥。又有老仆薛保。薛廣在鎮江,正好遇到同鄉人,以白金五百兩,托帶回家。
不料同鄉人吞沒白金,購買了一個空棺材,停到荒郊,以為薛廣去世,回到家鄉告訴張氏等,她們嚎啕大哭,同鄉人讓薛保安葬。后來家中漸漸衰落,張氏、劉氏嫌貧,先后改嫁。
三娘王氏,與薛保茹苦含辛的撫養倚哥,送到學堂,以織布維生。倚哥在學堂被同學譏為無母之兒,氣憤回家,不認三娘為母,語語挺撞,三娘很是生氣,將刀立刻剪斷機布,以表示決絕。幸虧薛保竭誠勸導,母子開始和好如初。
廣在鎮江生意衰敗,后叢伍,官至兵部尚書。十幾年后薛倚金榜題名,新科狀元。父子相認一家團圓。而此時薛倚的大媽、親媽又丟棄自己的家庭都來認丈夫和狀元兒子,三娘勸張氏回家照顧丈夫,勸劉氏也回家照顧丈夫和幾歲的孩子
。并告訴她們:欲嘗甜瓜自己種,自種苦瓜自己嘗。映證了古人一句話: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演繹了一場令人感動的真實故事。
原文:
明代,儒生薛廣,往鎮江營業。家中有妻張氏,妾劉氏、王氏。劉氏生一子,乳名倚哥。又有老仆薛保。薛廣在鎮江,適遇同鄉人,以白金五百兩,托帶回家。不料其人吞沒白金,購一空棺,停厝荒郊,以為薛廣靈柩,回鄉報知張氏等,舉室嚎啕,使薛保運回靈柩安葬。
后家漸衰落,張、劉不能耐貧,先后改嫁。三娘王氏深鄙之,誓與薛保茹苦含辛,撫養倚哥,送之入學,己則織布以易升斗之栗。倚哥在學堂被同學譏為無母之兒,氣憤回家,遂不認三娘為母,語語挺撞,三娘怒不可遏,將刀立斷機布,以示決絕。
幸薛保竭誠勸導,母子始和好如初。薛廣在鎮江生意衰敗,后叢伍,官至兵部尚書。十幾年后薛倚金榜題名,新科狀元。
父子相認團圓一家,榮歸故里。而此時薛倚的大媽、親媽又丟棄自己的家都來認丈夫和狀元兒子,三娘勸張氏回家照顧老伴,勸劉氏也回家照顧老伴和幾歲的孩子。并告訴她們:欲嘗甜瓜自己種,自種苦瓜自己嘗。
出處:出自明末清初戲曲家小說家李漁的《三娘教子》。
擴展資料:
作者簡介:
李漁(1611-1680),初名仙侶,后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漢族,浙江金華府蘭溪縣夏李村人,生于南直隸雉皋(今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
自幼聰穎,及長擅古文詞。崇幀十年(1637年),考入金華府庠,為府學生。入清后,無意仕進,從事著述和指導戲劇演出。
順治八年(1651年),41歲的李漁搬家去杭州,后移家金陵,筑金陵“芥子園”別業,并開設書鋪,編刻圖籍,廣交達官貴人、文壇名流。康熙十六年(1677年),復歸杭州,在杭州云居山東麓修筑“層園”。
李漁素有才子之譽,世稱“李十郎”,曾家設戲班,至各地演出,從而積累了豐富的戲曲創作、演出經驗,提出了較為完善的戲劇理論體系,被后世譽為“中國戲劇理論始祖”、“世界喜劇大師”、“東方莎士比亞”,是休閑文化的倡導者、文化產業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一生著述豐富,他的戲曲論著《閑情偶寄》詞曲部,以結構、詞采、音律、賓自、科譯、格局六方面論戲曲文學,以選劇、變調、授曲、教自、脫套五方面論戲曲表演,對中國古代戲曲理論有較大的豐富和發展。《閑情偶寄》除戲曲理論外,還有飲食、營造、園藝等方面的內容。
另著有《笠翁十種曲》(含《風箏誤》)、《無聲戲》(又名《連城璧》)、《十二樓》、《笠翁一家言》等共五百多萬字。他還批閱《三國志》,改定《金瓶梅》,倡編《芥子園畫譜》等,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藝術天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李漁
秦腔三娘教子劇情簡介:
明代,儒生薛廣,往鎮江營業。家中有妻張氏,妾劉氏、王氏。劉氏生一子,乳名倚哥。又有老仆薛保。薛廣在鎮江,遇到同鄉,請同鄉帶回家500兩白金。
未曾想此人貪圖白金,買了一口空棺材放在荒郊野外,謊稱是薛廣靈柩,回鄉報喪,張氏等人悲痛大哭,派薛保把靈柩運回安葬。后來家道中落,張、劉先后改嫁。三娘王氏深鄙之,發誓要和仆人薛保一起含辛茹苦,撫養倚哥,將之送入學堂,自己則靠織布換口糧。
倚哥在學堂被同學欺侮是無母之兒,氣憤回家,遂不認三娘為母親,言語沖撞,三娘怒不可遏,拿刀斬斷機布,以示決絕。所幸薛保竭誠勸導,母子倆才和好如初。薛廣在鎮江生意衰敗后,棄商從戎,官至兵部尚書。十幾年后薛倚金榜題名,成為新科狀元。
之后,父子相認一家團圓,相攜榮歸故里。而此時薛倚的大媽、親媽又丟棄自己的家都來認丈夫和狀元兒子,三娘勸張氏和劉氏回家照顧現在的老伴與孩子。并告訴她們:欲嘗甜瓜自己種,自種苦瓜自己嘗。
擴展資料:
《三娘教子》出處簡介:
《三娘教子》又名《王春娥》、《雙官誥》。故事本自李漁《無聲戲》等小說,傳是實事。許多劇種均有此劇的演出。
此劇的《教子》一折因劇種和流派不同稍有差異,但主題和結構幾乎一致,流傳也相當廣泛。梅蘭芳、尚小云、王玉蓉、張君秋等京劇名家均曾演過全本,而《三娘教子》一折又是各自的拿手好戲。
此劇唱工繁重,《教子》中除〔二黃〕唱段外,前后尚有〔西皮〕、〔反西皮〕、〔南梆子〕等唱段。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三娘教子
百度百科-秦腔
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