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對于高良姜的藥用價值與禁忌和中藥高良姜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1、抗氧化,抑制腫瘤
生姜中所含的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類化合物的結構均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抑制腫瘤作用;吃姜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姜可除“老人斑”。
2、開胃健脾,促進食欲
在炎熱的夏天,因為人體唾液、胃液分泌會減少,因而影響食欲,如果飯前吃幾片生姜,可***唾液、胃液和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增進食欲。
3、防暑、降溫、提神
在炎熱的時候有興奮、排汗降溫,提神作用。對一般暑熱表現為頭昏、心悸、胸悶惡心等的病人,適當喝點姜湯大有裨益。我國傳統的防暑中成藥——人丹就含有生姜成分,其作用就是健胃、提神、醒腦。
4、殺菌解毒
生姜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是對沙門氏菌效果更好。在炎熱的夏季,食品容易受到細菌的污染,而且生長繁殖快,容易引起急性胃腸炎,適量吃些生姜可起到防治作用。生姜提取液具有顯著抑制皮膚真菌和殺來頭***滴蟲的功效,可治療各種癰腫瘡毒。
5、防暈車,止惡心嘔吐
生姜干粉對運動病之頭痛、眩暈、惡心、嘔吐等癥狀有效率達90%,且藥效可持續4小時以上。民間用吃生姜防暈車、暈船,或貼內關穴,有明顯的效果,因此而有“嘔家圣藥”之譽。
6、促進血行,驅散寒邪
由于著涼,引起感冒,喝些姜湯水,可增加血液循環,使全身發熱,有助于驅逐體內風寒。
7、減少動脈硬化發生
生姜提取物能阻礙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生。
擴展資料:
多吃姜有好處,但是以下人群要少吃:
1、吃姜并非多多益善
天氣炎熱,人們容易口干、咽痛、煩渴、汗多,生姜性辛溫,屬熱性食物,根據"熱者寒之"原則,不宜多吃,適量即可。在做菜或做湯的時候放幾片生姜即可。
2、不要吃腐爛的生姜
腐爛的生姜會產生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可使肝細胞變性壞死,誘發肝癌、食道癌等。
3、陰虛體質的人不能多吃姜
陰虛就是燥熱體質,表現為手腳心發熱,手心有汗愛喝水,經常口干、眼干、鼻干、皮膚干燥、心煩易怒、睡眠不好,而姜性辛溫,陰虛的人吃姜會加重陰虛的癥狀。
4、肝炎病人不宜吃姜
生姜是藥食兩用的調味品,其主要成分是揮發油、姜辣素、樹脂和淀粉。變質的生姜還含有黃樟素。姜辣素和黃樟素,能使肝炎病人的肝細胞發生變性、壞死,以及間質組織增生、炎癥浸潤,而使肝功能有所失常。因此,建議肝炎病人不吃或少吃生姜。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吃姜不可不知每天吃生姜的七大好處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養生:吃生姜的4個好處4大禁忌要牢記
溫胃散寒、祛風寒、行氣止痛。
良姜燉豬肉使用,良姜性溫熱,豬肉性寒涼,加良姜就是為了減少豬肉的寒涼之氣。
高良姜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莖,高良姜別名風姜、小良姜、高涼姜、良姜、蠻姜、海良姜,高良姜的功效,溫胃散寒、消食止痛,高良姜的作用,治脘腹冷痛、胃寒嘔吐、噯氣吞酸,高良姜用藥禁忌:陰虛有熱者禁服高良姜。
高良姜的作用:
高良姜能溫胃散寒,消食止痛,高良姜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嘔吐,噯氣吞酸。
功能主治:
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能,主治脘腹冷痛、嘔吐呃逆、泄瀉痢疾、寒疝、腳氣、噎膈等癥。
藥膳功效:
補虛散寒、理氣止痛,適用于肝癌氣滯型疼痛者。
擴展資料:
良姜別名:高涼姜、很姜、蠻姜、小良姜、海良姜。
簡介:根莖含有高良姜素、山柰、皮素、及揮發油。高良姜的辛辣成分為高良姜酚。
高良姜的***技巧:
凡中焦寒凝,或冷物所傷,脘腹冷痛者,可與干姜同用;若脾胃虛弱而脘腹冷痛者,可與人參、白術配伍,以補虛溫中止痛。若痰飲內停而致嘔吐清水痰涎者,可與黨參、胃腸飲組合。凡肝郁氣滯,胃有寒凝,癥見脘腹疼痛者可與香附組合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良姜
南姜功效:南姜溫胃散寒,消食止痛。有溫脾胃、祛風寒、行氣止痛的作用。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嘔吐,噯氣吞酸等。
南姜除藥用外,還大量用作調味料(如鹽焗雞粉等)、香料、藥酒及驅蟲劑等等。南姜粉為“五香粉”原料之一。潮汕地區也常用于去除魚腥,鹵鴨、鵝都會使用南姜來去腥味、提味;潮汕傳統的小吃橄欖糝,南姜也是最重要的佐料。
南姜是辛辣的食物,不愛吃辣的人,或者不經常吃辣的人,要少吃,或者避免直接嚼碎吃,以免因為過度***對腸胃造成影響。
擴展資料
南姜雖然與生姜一樣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但質地堅韌,纖維木質化明顯,食用時往往更用石臼加鹽錘成細末,這就是南姜麩了,將南姜麩加白醋和白糖,稱為南姜醋,是潮菜常見的醬料,多用于牛羊貓狗等膻臊味較濃的肉食。
實際上南姜是一種混合型的半香料,除了強烈的姜味,還具有肉桂、丁香和胡椒的香味特征。南姜又稱大高良姜,除了潮汕,還廣泛分布于東南亞各地。比如在泰國,南姜枚稱為“可哈”和“暹羅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南姜
功效與作用
溫胃散寒、消食止痛、潤腸通便
良姜為姜科植物的干燥根莖,夏末秋初采挖,除去須根及殘留的鱗片,洗凈、切段、曬干。
可入藥,還可以作為調味劑使用與烹飪。該植物主要分布于廣東和廣西,通常生長于荒坡、灌木叢或疏林之中。
本品具有溫胃散寒、消食止痛、潤腸通便、預防血栓等功效。
1、溫胃散寒:良姜性熱,入脾胃經,具有溫中補虛、健脾燥濕的作用,可以治療或緩解脘腹寒痛、胃寒吐瀉等。
2、消食止痛:良姜可以更好的緩解消積食滯、消化不良等癥狀,消化不良、胃痛等患者可使用。
3、潤腸通便:良姜中含有大量的揮發油,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加快大便生成和排出,經常服用能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清腸通便的作用。
4、預防血栓:良姜中含有的一些天然藥用成分,具有明顯的抗凝作用,能提高人體抗凝血能力,還能稀釋血液,一定程度上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血小板活性。
高良姜有芳辣溫散。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主治脘腹冷痛,嘔吐呃逆,泄瀉痢疾,寒疝,腳氣,噎膈的功效。高良姜炒菜***有什么接下來我為大家推薦一下高良姜炒菜***。
高良姜炒菜***一:豬脾餛飩
類別:瘧疾食譜
工藝:煮
口味:原本味
食用:藥汁吞服,餛飩嚼食。
主料:
小麥面粉500克
豬脾300克
輔料:
吳茱萸6克高良姜6克
調料:
胡椒6克
指數:推薦3營養2難易3時間4減肥0養顏0麻辣0
豬脾餛飩的做法:
1.將胡椒、吳茱萸、高良姜烘干,研為末。
2.豬脾洗凈,切碎,炒熟。
3.豬脾一半滾藥末,另一半作餡包餛飩。
高良姜炒菜***二:藥汁豬胰羹
口味:原本味
類別:瘧疾食譜
工藝:煮
食用:分次頓服。
主料:
豬胰子300克
調料:
胡椒6克、鹽1克
輔料:
吳茱萸6克高良姜6克
指數:推薦5營養6難易6時間5減肥0養顏0麻辣0
藥汁豬胰羹的做法:
將豬胰切為細絲煮爛,將吳茱萸、良姜研為細末,與豬胰一同蒸為羹,加入少許食鹽。
健康提示:
溫里截瘧,用治寒瘧有效。
高良姜炒菜***三:烏藥羊肉湯
類別:藥膳調理壯腰健腎食譜補陽食譜補虛養身食譜冬季養生食譜
工藝:煮
口味:原本味
食用: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主料:
羊肉(瘦)100克
輔料:
白芍藥25克
烏藥10克高良姜10克香附8克
調料:
姜4克、大蔥4克、黃酒3克、花椒1克、白砂糖5克、鹽1克
指數:推薦5營養7難易6時間4減肥0養顏0麻辣0
烏藥羊肉湯的做法:
將烏藥、高良姜、白芍、香附、花椒研末,裝入紗布袋中,放入沙鍋內。羊肉洗凈,切小塊,入沙鍋,加水適量,先以大火煮沸,再改文火慢燉至羊肉爛熟,加入生姜(切大片)、蔥(切段)、黃酒、白糖,煮一二沸,取出沙布袋,加入鹽即可。
用法:食肉飲湯。每日1劑。
健康提示:
效用:溫脾散寒,益氣補虛。
冬季養生藥膳
高良姜藥用價值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高良姜具抗氧化、抗潰瘍、抗腹瀉、抗腫瘤、抗菌、抗凝血、抗血栓、降血壓及鎮痛等作用,臨床應用于胃脘疼痛及脘腹脹滿之癥。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