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來給大家分享寒雨連江夜入吳的相關知識,通過是也會對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翻譯相關問題來為大家分享,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的話,希望大家別忘了關注下本站哈,接下來我們現在開始吧!
1、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翻譯:迷蒙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對楚山離愁無限!
2、出處《芙蓉樓送辛漸》。原文: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3、譯文:迷蒙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對楚山離愁無限!朋友啊,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
寒雨連江夜入吳出處:
芙蓉樓送辛漸
芙蓉樓送辛漸
作者:王昌齡(唐)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
冷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獨自面對著楚山離愁無限!
到了洛陽,如果洛陽親友問起我來,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里的冰那樣晶瑩純潔!
注釋
芙蓉樓:芙蓉樓:原名西北樓,登臨可以俯瞰長江,遙望江北,在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西北。據《元和郡縣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潤州》丹陽:“晉王恭為刺史,改創西南樓名萬歲樓,西北樓名芙蓉樓。”一說此處指黔陽(今湖南黔城)芙蓉樓。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于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王昌齡當時為江寧丞。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后在此分手。這首詩為在江邊離別時所寫。
1、全文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2、譯文
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后,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里的冰一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污。
3、出處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組詩作品
擴展資料
1、賞析
即景生情,情蘊景中,本是盛唐詩的共同特點,而深厚有余、優柔舒緩。“盡謝爐錘之跡”(胡應麟《詩藪》)又是王詩的獨特風格。此詩那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僅烘托出詩人送別時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現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
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與冰心置于玉壺的比象之間又形成一種有意無意的照應,令人自然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使精巧的構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渾成,不著痕跡,含蓄蘊藉,余韻無窮。
2、創作背景
這組詩大約作于天寶元年(742年)王昌齡出為江寧(今南京)縣丞時。王昌齡開元十五年(727)進士及第;開元二十七年(739年)遠謫嶺南;次年北歸,自歲末起任江寧丞,仍屬謫宦。
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今鎮江)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后在此分手。這兩首詩當為此時所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詩句】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出處】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其一)》。
【意思】吳地的夜晚,秋雨綿綿,寒氣彌漫在滿江煙雨之中。翌日天曉,送友登程,遙望晨霧中迷濛孤獨的楚山,不禁聯想起友人旅途的孤單。送別環境渲染了孤獨和寂寞。詩句由“入”轉到“送”,遙遙相應,轉承自然,一幅水天相連、浩渺迷茫的吳江送別圖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吳:春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吳.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注釋]
1.芙容樓:潤州(今江蘇鎮江)的城樓.辛漸:作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連江:潤州在長江邊.這句是說,夜里長江上下了寒雨.吳:春秋時的
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吳.
3.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楚
山.
4.洛陽:今河南洛陽,是辛漸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純潔.玉壺:冰在玉壺之中,進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詩意:
一夜寒雨過后,詩人在芙蓉樓與友人話別,這時只有晨光映照著遠處的山巒.
他囑咐朋友,如果遠方的親友問起我,請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傳達給他們.
--------------------------------------------------------------------------------
〔賞析]
這首詩不像一般的送別詩那樣,努力抒發對友人的深深眷戀之情,而是著重講述自己的純潔感情和高尚志向.當時,詩人的朋友辛漸即將取道揚州,北上洛陽.正在江寧(今江蘇南京)任職的詩人,親自送行到了潤州,在西北城樓(即“芙容樓”)為他餞行,并寫下這首詩.“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連朦朧的遠山也顯得孤單,這種景象襯托出詩人對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但詩的重點卻在后兩句.朋友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陽,那里也有詩人眾多的親人和朋友.詩人深深思念洛陽的親友,并想象他們也同樣深深思念著自己.他囑托辛漸,當親友們問起來,就說我的內心依然純潔無瑕,就像冰那樣晶瑩,像玉那樣透亮.詩中用一個巧妙的互相映襯的比喻,來形容一種純潔完美的品格,顯示出很高的語言技巧,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王維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