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a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10月2日,一個神秘的數字“30”,忽然出現在全球各地:巴黎盧浮宮、羅馬斗獸場、紐約帝國大廈、北京街頭……
這個似曾相識的標志,讓人浮想聯(lián)翩,知名音樂雜志《滾石》很快就說出了聽眾的心聲:
阿黛爾(AdeleAdkins)要回來了嗎?
隨后發(fā)生的事情,印證了人們的猜測:
英國歌手阿黛爾在社交平臺上正式宣布,自己將于10月19日正式推出第四張個人專輯《30》,首支主打單曲《EasyOnMe》于10月15日釋出;與此同時,她登上了《Vogue》雜志的英美兩版11月刊封面,也成為史上首位享受此待遇的歌手。
而這張新專輯,人們等了6年。
暌違6年,阿黛爾又回來了
《19》《21》《25》《30》——
自2008年出道以來,阿黛爾一共發(fā)行了四張專輯,每張專輯的名稱都是一個數字,代表她在創(chuàng)作歌曲時的年齡。
這張最新的專輯,就是阿黛爾在30歲的時候創(chuàng)作的。
2019年,30歲的阿黛爾與丈夫西蒙·科內切奇離婚,結束了這段長達7年的戀愛關系。如今,前夫就住在街道的對面,與她共同撫養(yǎng)兒子安吉洛(Angelo)。
阿黛爾離婚是為了追求更好的幸福,但這無疑改變了孩子的人生軌跡。6歲半的兒子并不能理解她的決定:“為什么我們不住在一起了?”“你不愛爸爸了嗎?”“我看不到你了?!?/p>
阿黛爾一時不知道如何向兒子解釋。
后來,她決定創(chuàng)作一張專輯,向兒子和公眾展示自己近年來的心路歷程。用她的話來說,這張專輯的故事是“從四周天崩地裂,到主動反思、審視自己的人生,再到自我救贖、重新找回自己”。
在主打歌《EasyOnMe》中,阿黛爾將自己的童年經歷、婚姻生活雜糅在一起,用富有磁性和穿透力的渾厚嗓音,向人們講述了自己對家庭、愛、遺棄的感悟。她一邊看著沿途的風景,一邊唱道:
“我仍然是一個天真的小孩,還沒有機會好好地感受周遭的世界,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情?!?/p>
2021年10月15日,《EasyOnMe》準時上線。
阿黛爾的回歸效應很明顯:新歌一發(fā)布,就空降iTunes、Spotify等音樂流媒體的新歌榜第一名;不到4小時,同名MV在YouTube上的播放量便輕輕松松突破500萬次,#Adele#等話題,也迅速登頂Twitter的熱門趨勢榜。
還是那個熟悉的配方:依舊是拿手的成人抒情歌,依舊是具有爆發(fā)力的嗓音,依舊是復古懷舊的MV。不少人聽完表示,阿黛爾的新歌還是那么具備感染力:
“聽完之后,我又狠狠emo了?!?/p>
阿黛爾的歌把人唱哭,倒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畢竟阿黛爾的每首歌,都源于她刻骨銘心的真實經歷,人們也往往能從她真情實感的演唱中,產生“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惺惺相惜之感:
阿黛爾出道的第一首歌曲《HometownGlory》,寫下了自己背井離鄉(xiāng)、出門求學的孤獨心境;《RollingintheDeep》是在分手后寫的,記錄了受到情傷后的心碎;得知前男友結婚后,她又寫了一首《SomeoneLikeYou》;《Hello》則記錄了自己的成長歷程。
2015年10月23日,“水果姐”KatyPerry在Twitter上分享自己聽《Hello》的反應,曬出自己在枕頭上留下的淚痕——這也是多數聽眾的內心寫照。
因為阿黛爾的曲風屬于復古靈魂樂,唱的內容也以成人抒情為主,所以她的歌曲不出意料地起到了老少咸宜的效果:
知名統(tǒng)計機構尼爾森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阿黛爾的粉絲以女性為主,且多數為25~40歲的已婚已育女子;早期購買阿黛爾實體CD的人,還有不少是55~64歲的空巢老人。
路人緣極好的阿黛爾,發(fā)布的首張個人專輯《19》,光是在英國就賣出了700萬張——也就是說,平均每8個英國人里,就有一個人買了她的出道專輯。
2009年,時任英國首相戈登·布朗(GordonBrown)還專門向阿黛爾發(fā)了一封感謝信:“在國家陷入財政困境的情況下,你就像是隧道盡頭的一盞燈,給人們帶來了溫暖?!?/p>
快跑,格萊美“親媽”來了
Netflix出品的《魷魚游戲》在全球爆火后,不少觀眾腦洞大開,玩起了“假如XXX參加魷魚游戲”的二次創(chuàng)作。
其中一個熱門視頻的主題就是:假如各大Diva參加“魷魚游戲”,誰能活到最后?
阿黛爾在直播的時候,觀看了這個片段。隨后,她淡定地揚起手指,做出開槍的手勢——不好意思,如果真有這么一場游戲,阿黛爾不是參賽選手,而是發(fā)起攻擊的那個洋娃娃。
這么說當然是有底氣的:
畢竟阿黛爾憑借專輯《21》《25》橫掃格萊美大獎、18提15中的輝煌成績還歷歷在目,她也因此被稱作“格萊美親媽”“格萊美的獎杯批發(fā)商”——
2011年發(fā)行、火遍全球的專輯《21》,不僅憑借全球銷量超過3100萬張的驚人成績,成為21世紀最暢銷的專輯,還為阿黛爾拿下了年度最佳專輯等六項格萊美獎,也讓她成為首位同時擁有3首單曲進入公告牌前十的女歌手。
2015年,阿黛爾推出的蛻變之作《25》,上線后直接屠榜、引起熱議;專輯在英國以首周賣出80萬張的成績,打破了Oasis維持18年之久的歷史紀錄,在美國更是創(chuàng)下了全新的首周專輯銷售紀錄。
不僅如此,阿黛爾還憑借《007:大破天幕殺機》的電影主題曲《Skyfall》,拿下了同年奧斯卡和金球獎的最佳原創(chuàng)歌曲獎,并獲得英國女王頒發(fā)的大英帝國勛章。
不僅是在國外,在中國,阿黛爾的人氣也一直居高不下。在***音樂、網易云音樂、酷狗音樂等各大平臺的歷年榜單中,阿黛爾都穩(wěn)穩(wěn)地處在歐美女歌手TOP5的位置。
別再說不認識Adele了,她的傳唱三寶,誰都能哼上兩句——
“Nevermind,I'llfindsomeonelikeyou.”
“There'safirestartinginmyheart.”
“Hellofromtheotherside.”
但是,在阿黛爾的眼中,突如其來的成名,反而給自己帶來了負擔:
“我不會再創(chuàng)作像《Hello》那樣的大爆歌曲了?!?/p>
這句話聽上去很凡爾賽,但阿黛爾的確始終有種處在《楚門的世界》的恍惚感——
從貧困率高、犯罪猖獗的倫敦托特納姆區(qū),到光鮮亮麗、萬眾矚目的格萊美紅毯,一夜成名的阿黛爾,還沒有準備好迎接突如其來的鮮花與掌聲,就感受到了被人們過譽的焦慮。
“我總覺得四周有隱藏攝像機,隨時可能會有一個人出來告訴我,節(jié)目結束,你可以回去了?!?/p>
成名后,阿黛爾一直努力保持低調,她的兒子一直不知道自己的媽媽是個名人——學校里的高年級同學追著他問“阿黛爾是不是你的媽媽”時,他還覺得自己受到了欺負。
即使是在最近的一次巡演過程中,兒子安吉洛也只是看著媽媽在空蕩蕩的體育場做熱身準備,并在演出正式開始前被保姆帶離;
直到2018年,當阿黛爾帶著兒子去看泰勒·斯威夫特(TaylorSwift)的演唱會時,他才第一次看到體育場人頭攢動的盛況,并對媽媽說:
“如果你真的那么出名,下次巡演的時候,能不能在我的座位旁邊貼個泰勒·斯威夫特的名字,讓她過來看看?”
阿黛爾這種低調的風格,在新生代Diva中極為罕見。就像《時代》對阿黛爾作出的評價那樣:
“阿黛爾是浮躁音樂圈里的特例。她不需要奇裝異服,也不需要大尺度的歌詞,就能賣出成千上萬張唱片,她的敢愛敢恨、坦率直接也為眾人所知?!?/p>
不好意思,我只為耳朵歌唱
在新專輯《30》發(fā)布之前,阿黛爾已經沉寂了6年。
相比她的音樂作品,人們更關注她的身材:在短短的兩年內,阿黛爾瘦了90斤,由“XXL”女孩,變成了“瘦身網紅”。
2020年,阿黛爾在主持《周六夜現場》的時候,就曾拿這件事調侃過自己:
“我知道,我跟上一次來的時候判若兩人。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限制令,我必須簡裝出行,所以這次我只帶了一半的自己過來。”
不論是胖是瘦,阿黛爾的身材一直是公眾輿論的焦點:
早年間,香奈兒的“老佛爺”卡爾·拉格斐曾經評論過阿黛爾微胖的身材,但也有不少聽眾認為,這正是阿黛爾的獨特之處——她代表了大多數外表不夠出眾的女孩,也讓人們看到了只憑音樂作品就能獲得認可的可能;
而隨著阿黛爾減重的新聞不斷播出,輿論則反轉過來:不少人擔憂阿黛爾有“網紅化”的趨勢,減重過度會影響她的身體健康與創(chuàng)作;甚至還有人覺得這是對“大碼女孩”群體的背叛。
事實上,阿黛爾并沒有像大眾想象中那樣,通過嚴格控制飲食來減重;她的健身并不是為了減肥,也不是為了好看,而是為了緩解自己的嚴重焦慮。
2019年,阿黛爾與丈夫離婚;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2021年,阿黛爾的父親去世......
人生中的各種重大轉折,讓阿黛爾產生了嚴重的焦慮感。為了緩解這種焦慮,她開始尋求轉移自己注意力的方式:健身。
如今,阿黛爾每天都會鍛煉兩到三次——早上做舉重等力量訓練,下午練習拳擊或進行徒步訓練,晚上再做一次有氧運動。她對這種運動方式已經上癮了:
“鍛煉身體,讓我感覺自己更強大了。”
不少人認為,瘦下來的阿黛爾失去了辨識度,開始撞臉“水果姐”、“香蕉姐”、凱特·溫絲萊特等知名人士。
不過,阿黛爾覺得自己更像恐怖片《寂靜之地》系列的女主艾米莉·布朗特(EmilyBlunt)——
事實上,阿黛爾還真的演起了“恐怖片”:
2020年,在《周六夜現場》的小品中,阿黛爾扮演了一個被丈夫謀財害命的女鬼,靈魂飄蕩在偌大的莊園里,絮絮叨叨地講述著自己的悲慘經歷;
在另一個相親小品中,阿黛爾又搖身一變,成為一名動不動就進入失戀狀態(tài)的悲觀主義者,唱起了自己的拿手歌曲。
不論是胖是瘦,面對人們對自己身材的質疑,阿黛爾曾經撂下的這句狠話,都依舊適用:
“我是一個歌手,身材如何是我自己的事情,不要忘記,我是唱給你們的耳朵聽,不是唱給你們的眼睛聽?!?/p>
不論如何,一邊健身一邊演小品、“不務正業(yè)”的阿黛爾,總算是在今年出了一張專輯,讓聽眾心滿意足。
至于下一張專輯是什么時候?或許就像聽眾推測的那樣,要等到《80》了。再催下去,可能連阿黛爾也會來一句:
“Whosentyou?”
參考資料
[1]AdeleontheOtherSide|ABBYAGUIRRE
[2]Adele,Reborn:TheBritishIconGetsCandidAboutDivorce,BodyImage,Romance&Her“Self-Redemption”Record|GILESHATTERSLEY
[3]Adele:InsideHerPrivateLifeandTriumphantReturn|BRIANHIA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