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20日報道,該臺近期聯合有關學術機構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69%的美國原住民因受高通脹沖擊而面臨嚴重財務壓力,這一比例在全美各族群中最高。此外,58%的美國原住民家庭拿不出應對至少一個月家庭開支所需的應急儲蓄。在購買食品上,有近40%的原住民缺乏支付能力而受到食物不足的困擾,在白人群體當中這一比例為21%。這項調查開展時間為今年5月至6月,調查對象覆蓋美國五大族群的4000多名成年人。另據美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近27%的美國原住民生活貧困,這一比例遠高于全美15%人口生活貧困的平均數據。
在俄勒岡州波特蘭市東南方向一個名叫暖泉鎮的印第安保留地,居民的生活陷入通脹帶來的困頓中。報道稱,該保留地有4000多名居民,附近最近的一間大型超市距保留地部分人的居住地有96公里之遙。由于油價高企,許多當地人開不起車,只能盡量減少去超市采購食品的次數。當地一名社會組織人士吐槽說:“我們生活在‘食品荒漠’中”。他一家5口人,每月只開車去超市集中采購兩次。
名叫斯拉瑟的當地原住民女子分享了自己的省錢秘籍。她去超市購物干脆不開車,而是采用自行車加公交車的“混合”出行。每次去超市,她先騎行3.2公里到公交車站,帶著自行車上公交,坐25分鐘公交車到超市。超市采購完之后再坐公交回家,到家附近公交站下車后再騎自行車回家。她說,由于要騎車,所以每次都不能買太多東西,一次只買夠吃兩三天的東西;而且采購時長不能超過一個小時,否則就趕不上回家的公交車。斯拉瑟一家13口人,每月花在吃上的錢主要靠***約500美元的救濟金和從其他地方省下來的錢。由于最近美國物價飛漲,斯拉瑟一家只好盡可能節省,家長告訴家里的孩子們每天只有到吃飯時間才有飯吃,平時也不能吃零食。(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