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上周(9月5日至9日),A股主要指數齊升。其中,滬指周漲2.37%,重拾3200點上方。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則分別上漲1.5%、0.6%。
震蕩修復行情下,機構調研熱度維持高位。截至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發稿,已有超過180家公司接待機構并披露活動記錄。
具體看上周機構調研動態。行業分布上,上周以電力設備、機械設備和醫藥生物行業的獲調研公司居多,分別為23家、19家和18家。
熱門調研股方面,上周,多家半年報業績增長公司收獲扎堆調研,怡合達、京山輕機、英杰電氣等在內的8家公司迎來超百家機構。
其中,怡合達近期熱度較高。9月5日、6日、8日,怡合達合計接待了484家機構,貝萊德、淡馬錫、高毅資產、睿遠基金等眾多知名機構云集。該公司主要為智能裝備企業提供基礎零部件,上半年營收、凈利潤均同比增長超過三成。
調研中,怡合達還分析了自動化行業周期性的影響。公司稱,新能源大賽道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客戶訂單趨勢向好,有確定性。光伏后勁會更放大,目前公司投放力度還不夠,占比還要進一步提升。同時公司在布局半導體和醫療領域,但是這兩塊對于產品本身認證需求比較嚴苛,客戶對成本下降的動力不足,需要更長時間培育客戶的消費應用模式,有的設備有漫長推廣期,有的半導體設備商需要大量試用機型驗證,投資周期長。
此外,市場熱點依舊是機構追蹤的焦點。9月8日,國家醫保局發布《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由于種植醫療服務定價好于市場預期,9月9日,牙科概念股全線走高,其中,在A股有著“牙茅”之稱的通策醫療一字漲停。
就在當日盤后,中金醫藥、中金醫藥、海通醫藥等共計600多人線上調研了通策醫療,公司董事長呂建明也參與了該會議。
通策醫療在調研中表示,將積極響應醫保局各類舉措,通過共同富裕的行動,滿足不同客戶群體的多元化、差異化口腔醫療服務需求,讓更多客戶重視口腔健康,帶來口腔醫院就診量的提升,促進公司在低價種植市場的占有率,讓更多的口腔業務之間產生協同效應,實現對公司經營的正向影響。
通策醫療是國內首家以口腔醫療連鎖經營為主要經營模式的上市公司。種植牙集采將展開的消息自2021年便已傳出,而作為行業龍頭,通策醫療股價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啟了下跌模式,該股去年6月下旬時曾攀至421.99元/股,彼時市值超過1300億元。截至最新收盤日,通策醫療現價124.66元/股,當前市值約400億元。
股價跌落同時,通策醫療的業績也出現下滑。今年上半年,通策醫療營收同比微增0.05%,但凈利潤同比下滑15.73%至2.96億元。就該業績表現,公司在半年報中給出了三點解釋:首先是存量醫院受疫情影響,門診人次同比下降5%,營業收入同比下降6.8%;其次,公司蒲公英分院處于籌建或培育期,盡管營收同比增長但凈利潤率僅為5.5%,拉低了整體利潤率;最后,公司儲備大量人才導致人力成本支出攀升。
在最新調研活動中,有機構還詢問公司9月以來的業務恢復情況,通策醫療表示,恢復情況較好。
此外,談及后續擴張規劃,通策醫療稱,2022年公司抓住時機,加大儲備人力資源,加快擴張,快速實現蒲公英分院盈虧平衡。公司釋放大量總院資源,在合伙人制度下,有效提升分院醫生工作積極性。蒲公英從2023年開始將在公司業績貢獻中扮演重要角色。公司會持續堅持總院+分院發展,總院仍會扮演利潤中心、人才中心,定位不會改變,隨著診療人數增加,業務仍會增長,目前只是階段性任務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