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達人
午休時間,我打算去木工坊過把癮。遠遠的,走廊盡頭傳來一陣“喀喀,咔咔”的響聲。不用說,一定是周自衡又在“搞創(chuàng)作”了。
輕輕推開門,就瞧見他獨自一人坐在地板上,雙手神叨叨地比劃著,嘴里還不時小聲嘀咕著:“槍?太沒意思了。木偶?太難了。做什么好呢……”我躡著手腳,剛想上去捉弄他一下,誰知這家伙突然猛一拍腦袋,一下子把我“震”在了原地。“有了!風鈴!就做風鈴!”他興奮地喊著,“小巧,實用,大家一定喜歡!”
拿定主意,他便麻利地從箱子里抽出幾塊三合板,鋪在操作臺上準備開工。我怕打擾他***,悄悄地站在一旁。
只見他一會兒上前去繪圖,一會兒退回來思考,一會兒又手舞足蹈的,似乎在與誰激烈爭辯,地板被他跺得砰砰響……五分鐘過去了,一刻鐘過去了,他仍然埋頭苦干。在機器的“吱吱”聲中,木板上出現(xiàn)了一只小鳥的輪廓,仿佛在對他歡叫。他一下子挺直了腰,呵呵地傻笑著。
他干得越來越有勁,情緒更加亢奮了。大約過了半個小時,一串漂亮的風鈴終于出現(xiàn)在了他的手中。白色的細繩上掛著一只惟妙惟肖的鳥兒,銀色的風鈴管在陽光下閃閃發(fā)亮,周自衡對著風鈴癡癡地笑著。
“這風鈴太漂亮了!”我暗自贊嘆,走上前去:“你做得真棒!”這回,輪到他被我“嚇”到了。如夢初醒的周自衡十分自豪:“嘿嘿,厲害吧,我可是第一次做這么好呢!”
這家伙,就是這么“高調(diào)”地“謙虛”著,要不,怎么成為我心目中的“木工達人”。
杭州市采荷三小徐可
“光頭校長”點評
徐可又寫了一篇好文章。
在徐可的眼里,周自衡是“木工達人”,短短半小時,竟然做出了令人贊嘆不已的風鈴;在“爸爸老師”的眼里,徐可是“作文達人”,午間的一次偶遇,也能寫出一篇佳作。
一篇精彩的寫人文章,不是作者“介紹”得多好,而是讓人物在文章中“活”起來:讓他做自己的動作,說自己的話。這就叫栩栩如生。
在徐可的筆下,“木工達人”周自衡“活”了——“雙手神叨叨地比劃著”,“小聲嘀咕著”,“猛一拍腦袋”,“興奮地喊著”,“一會兒上前去繪圖,一會兒退回來思考,一會兒又手舞足蹈的,似乎在與誰激烈爭辯,地板被他跺得砰砰響……”,“一下子挺直了腰,呵呵地傻笑著”,“對著風鈴癡癡地笑著”。
讀著這些字眼,讓人仿佛在看一組生動的特寫鏡頭,一個如同大藝術家奧古斯特·羅丹般專注的“木工達人”躍然紙上。此時的徐可,也仿佛不只是一個小學生,而是化身為羅丹的好友、大作家斯蒂芬·茨威格。
一個成功的作家,不僅能把文章寫精彩,更能帶著讀者走進這生動的場景,讓讀者和作者共同經(jīng)歷精彩的過程。這就叫身臨其境。
在徐可的筆下,我們仿佛也走進了午休時間安靜的走廊,聽到了“走廊盡頭傳來的‘喀喀,咔咔’響”也忍不住“輕輕推開門”,“躡著手腳”想“捉弄一下”木工達人;也被“這家伙突然猛一拍腦袋”“震”住了;也“悄悄地站在一旁”,被周自衡的執(zhí)著、投入吸引住了;也在心里“暗自贊嘆”并發(fā)自肺腑的佩服這位“高調(diào)”地“謙虛”著的“木工達人”。
看來,一個成功的作家完成一篇精彩的文章,并不是用了多少好詞好句,也不是構思有多么巧妙,更不是所謂的“虎頭豬肚豹尾”,將自己用眼看到的、用耳聽到的、心感受到的,以最鮮活的語言記錄下來這記錄下來的語言,是對自己說的,也是和讀者分享的。
好文章,就是將生活中的事物,用合適的語言說給自己聽,寫給讀者看。
“光頭校長”全家福
徐俊(杭州市筧橋小學副校長、花園小學法人代表):
教育哲學博士
中學高級教師
碩士研究生導師
全國真語文講師
2015中國好教師
全國課改優(yōu)秀教師
江干區(qū)精銳教師
江干區(qū)特聘教研員
多次獲全國教學大賽特等獎
海內(nèi)外講學200多場
出版專著多本
核心期刊等發(fā)表文章近百篇
○
○
精品課程
快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