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體溫計的刻度一般在多少之間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體溫計的刻度范圍通常為多少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體溫表最高可量到42℃。
這是因為人體溫度最高不超過42℃,最低不低于35℃,所以體溫表的刻度是35℃到42℃,每個小格代表0.1℃。體溫表是一種水銀溫度計。它的上部是一根玻璃管,下端是一個玻璃泡。在泡里和管的下端裝有純凈的水銀,管上標有刻度。
正常人的體溫保持在相對恒定的狀態,其正常波動范圍為:口腔溫度36-37℃,直腸溫度比口腔溫度高0.3-0.5℃,腋下溫度比口腔溫度低0.3-0.5℃。
擴展資料
體溫計的原理
當“試表”時,體溫表下端的玻璃泡和人體接觸,因為人體溫度比體溫表溫度高,玻璃泡中的水銀受到從身體傳來的熱的作用,體積膨脹,就沿著玻璃細管上升,直對水銀溫度和人體溫度相同為止。
體溫表的構造很特殊,在玻璃泡和細管相接的地方,有一段很細的縮口。當體溫表離開人體后,水銀變冷收縮,水銀柱就在縮口處斷開,上面的水銀退不回來,所以體溫表離開人體后還能繼續顯示人的體溫度。
體溫計之所以甩,并且在使用前示數高于35℃時必須甩,甩的目的是讓水銀退下在縮口處與玻璃泡內的水銀接通,才能正常使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體溫計
體溫計的刻度范圍通常是從35℃到42℃,原因如下:
體溫計的工作物質是水銀,它的玻璃泡容積比上面細管的容積大的多。泡里的水銀由于受到體溫的影響,產生微小的變化,水銀體積的膨脹,使管內水銀柱的長度發生明顯的變化。人體溫度的變化在35℃到42℃之間,所以體溫計的刻度是35℃到42℃,而且每度的范圍又分為10份,因此體溫計可精確到1/10度。
為了使它的讀數準確,有特別的設計,這就是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間很細的細管——縮口,體溫計的下部靠近液泡處的管頸是一個很狹窄的曲頸。
測體溫時,玻璃泡內的水銀隨著溫度的升高,發生膨脹,通過細管擠到直管,由頸部分上升到管內某位置,當與體溫達到熱平衡時,水銀柱恒定。外界氣溫較低,水銀遇冷體積收縮,就在狹窄的曲頸部分斷開,使細管內的水銀不能退回玻璃泡內,仍保持水銀柱與人體接觸時所達到的高度,所以它離體時表示的仍然是人體的溫度。
擴展資料:
體溫計的注意事項
1.腋下如有汗液,需擦干再量。
2.若測量時間未到,松開腋下,則需重新測量,時間應重新計算。
3.在測量體溫前凡影響實際體溫的因素(如飲開水或冷飲等)均應避免,喝熱飲、劇烈運動、情緒激動及洗澡需待30分鐘后再測量。
4.玻璃體溫計最高溫度值是42℃,因此在保管或清潔時溫度不可超過42℃,不可將體溫計放入熱水中清洗或用于測量水及其他物體的溫度。
5.玻璃體溫計易破碎,存在水銀(汞)污染的可能。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體溫計
人體溫度的變化一般在35℃到42℃之間,所以體溫計的刻度通常是35℃到42℃,而且每度的范圍又分成為10份,因此體溫計可精確到1/10度。
水銀體溫計,體溫計的一種,由玻璃制成,內有隨體溫升高的水銀柱。水銀體溫計在醫療領域和普通家庭被廣泛使用,一些藥店就可以買到水銀體溫計。
擴展資料:
人體溫度計是一種水銀溫度計。它的上部是一根玻璃管,下端是一個玻璃泡。在泡里和管的下端裝有純凈的水銀,管上標有刻度。由于人體溫度最高不超過42℃,最低不低于35℃,所以體溫表的刻度是35℃到42℃,每個小格代表0.1℃。
正常人的體溫保持在相對恒定的狀態,其正常波動范圍為:口腔溫度36-37℃,直腸溫度比口腔溫度高0.3-0.5℃,腋下溫度比口腔溫度低0.3-0.5℃。它可以記錄這溫度計所曾測定的最高溫度。
用后的體溫計應“回表”,即拿著體溫計的上部用力往下猛甩,可使已升入管內的水銀,重新回到液泡里。其它溫度計絕對不能甩動,這是體溫計與其他液體溫度計的一個主要區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水銀體溫計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人體溫度計
體溫計是醫用溫度計,它的刻度范圍是350C到420C,每一小格為0.10C。體溫計在構造上與實驗室溫度計的主要區別是:體溫計在盛水銀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非常細的縮口,測體溫時水銀膨脹能通過縮口上升到上面的玻璃管里,讀數時體溫計離開人體,水銀變冷收縮,在縮口處斷開,不能回到玻璃泡內。
家用寒暑表溫度計的刻度范圍一般是從-300C到500C,每一小格為10C.
實驗用溫度計的刻度范圍一般是從-200C到1040C.
體溫計的刻度通常是35℃到42℃,而且每度的范圍又分成為10份,因此體溫計可精確到1/10度。玻璃式發燒溫度計標注的刻度最小有0.2℃;F(0.1℃),基礎溫度計卻需要至少0.1℃;F(0.05℃)的精確度。
體溫計測量范圍為(
35)攝氏度至(42
)攝氏度,最小刻度(0.1
)攝氏度。
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