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銀保監會“敲黑板”!保險公司絕不能滋生僥幸心理!
9月3日,2022中國保險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辦。這是服貿會系列金融論壇峰會中首次舉辦保險論壇。
保險公司要有“工匠精神”,要塑造負責任、受尊敬的企業文化,要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來自北京市***、銀保監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高層為保險行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表示,保險公司在投資經營方面一定要審慎穩妥,尤其壽險公司負債久期長,經營不確定性因素比較多,風險偏好選擇要相對更低一些,絕不能滋生只要有保費注入就沒有問題的僥幸心理。
肖遠企:目前保險業償付能力充足、運行穩健、風險完全可控
肖遠企表示,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行業總資產接近27萬億元,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目前整個保險業償付能力充足、運行穩健、風險完全可控,服務和保障能力不斷提升。
肖遠企認為,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新時代保險業必須加速轉型,實施高質量發展。保險公司要把握好以下五點:
一是保險公司要在負債端滿足客戶真實需求,在資產端堅持審慎經營。
我國保險市場發展潛力十分巨大,保險公司要以客戶為中心,分析了解客戶究竟需要什么樣的保險產品和保險服務,保險供給必須能夠直達和滿足客戶的真實需求。保險公司在投資經營方面一定要審慎穩妥,尤其壽險公司負債久期長,經營不確定性因素比較多,風險偏好選擇要相對更低一些,絕不能滋生只要有保費注入就沒有問題的僥幸心理。
二是保險公司要緊緊圍繞主業,非主業必須是對主業的補充和增強。
保險的本質是互助共濟,風險保障始終是最基礎、最重要的功能,是保險區別于其他金融行業的最根本特征。保險公司必須圍繞保障主業,從風險等量管理向風險減量服務轉型,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保障方案。
三是保險屬于慢工出細活的行業,保險公司要有“工匠精神”。
保險有其特殊的運行規律,首先從客戶需求了解到產品研發、精算定價、投資經營、理賠服務都是環環相扣的鏈條,任何一個環節都需要久久為功。其次,保險是一個高度***化的行業,在不同環節所需要的***也不完全相同。最后,保險產品期限長,跨越不同周期,必須要有精細的設計和精確的判斷。
四是保險公司要細分市場,走特色化發展之路。
保險市場大且需求多樣,除了極少數公司可以提供全面保險服務外,大多數公司都不能做到“包打天下”,必須對市場進行細分,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選擇特色化的經營策略,在特定客戶、特定地區、特定產品和特定業務方面精耕細作,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
五是保險公司要塑造負責任、受尊敬的企業文化。
要對經濟負責任,將大體量、長久期的保險資金投向關鍵領域,服務好實體經濟;要對社會負責任,發揮行業精算技術和服務網絡優勢,助力防災減災和保障體系建設,促進社會穩定;要對消費者負責任,著力治理銷售誤導、理賠難等問題,提升保障水平,減輕意外疾病、養老帶來的財務負擔;要對未來負責任,將環境、社會和治理納入業務經營全流程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靳偉:把做強做大保險業放在首都金融業發展的突出位置
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靳偉在論壇上表示,北京市近日發布“十四五”時期金融業發展規劃,正式提出建設與大國首都地位相匹配的現代金融業目標,把做強做大保險業放在首都金融業發展的突出位置,支持保險機構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城市建設和社會民生質效,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靳偉進一步表示,北京市支持保險業發展將主要聚焦以下方面:
一是營造良好的保險行業生態。將積極推動在北京的保險、再保險、保險資管、保險***服務等各類機構改革創新、穩健發展。支持外資保險機構來北京展業,深耕中國本土市場,不斷地擴大業務和投資,分享國際領先的風險管理理念,打造面向全球的保險發展新高地。
二是支持保險業深度參與城市治理。將鼓勵保險機構加強產品開發,為提高超大城市的治理水平提供有力支撐。比如,適應人口老齡化的需要,積極發展商業養老保險、擴大第三支柱覆蓋范圍、推出更多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等品種;圍繞“新市民”的金融服務需求,積極發展新業態從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的補充醫療、意外傷害等保險。
三是加快保險業數字化轉型和綠色發展。將以科技創新賦能保險業發展,提供公共數據平臺、區塊鏈、安全計算等***服務,助力保險機構優化精算模型、提升風控能力,支持保險機構參與北京科技創新的監管試點。鼓勵保險機構主動踐行ESG理念,開展環境信息的披露和風險評估,加大對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等領域支持力度。
四是擴大保險資金在北京的投資運用。將繼續支持各類保險資金以直接投資、保險資管等方式投資于北京的市場,進一步擴大對京津冀協同發展、城市副中心的投入規模,積極參與城市更新、產業園區、新基建、基礎設施REITs項目及其基金產品的投資。同時,推動保險資金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提供更多長期資本,加大對創業投資基金的出資和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投資,幫助更多的創新型中小企業獲得快速成長的機會。
于華: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論壇上,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于華以“發揮保險保障功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題發表主題演講。
于華表示,近年來,保險業緊緊圍繞打好金融風險防控攻堅戰,健全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加強風險內控和關聯交易治理。全面貫徹落實償二代監管要求,提升風險管理能力,促進行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風險為本的行業文化,完善三道防線,建立健全重大風險防范機制。充分發揮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保險科技作用,推進行業打擊非法集資、反洗錢、反欺詐等工作。深入開展保險文化宣傳,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
于華強調,立足新發展階段,保險業必須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踐行保險的政治性人民性,繼續強化風險保障功能,加快發展巨災保險、農業保險、責任保險、健康養老保險等,發揮保險在國家治理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中的作用。
“保險業要深入落實惠普金融理念,為三農、城鎮低收入、老年人、新市民、小微企業等提供保險保障。始終聚焦國家重大戰略,為新基建、大健康、新能源等提供融資支持,踐行ESG投資理念,助推實體經濟綠色轉型。不斷加強行業風險防范,健全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全面貫徹落實償二代二期監管要求,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于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