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對于中隊相當于什么編制和大隊相當于什么編制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從大到小,一個個說吧,
總隊:我國武警部隊屬于正大軍區級,每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有武警總隊、消防總隊等,總隊級別為正師至副軍級。
支隊:在海軍,支隊屬于師級編制,比如驅護艦支隊、潛艇支隊,下轄若干艦艇(正團至副團)等;在武警部隊,支隊是團級編制(副師至正團級)。
大隊:在中國人民***中相當于團一級單位,如教導大隊、陸航大隊等等,在中國人民武裝警察中相當于營一級單位。
中隊:武裝警察中相當于連的一級組織。
小隊,小分隊:在武警編制中,中隊以下是排班,而小隊,小分隊一般是指某個團體派出執行特定任務的組織﹐一般人數較少﹐靈活機動。
首先來說,日本鬼子陸軍的基本編制是“師團”,相當于中國的師(不過人數通常比中國一個師要多)。師團下面的“旅團”相當于旅,旅團下面的“聯隊”相當于團,聯隊下面的“大隊”相當于營,大隊下面的“中隊”相當于連,中隊下面的“小隊”相當于排。小隊下面的“組”相當于班。
每個師團下轄二個旅團。
旅團下轄二個步兵聯隊。
步兵聯隊轄有三個步兵大隊。
大隊下轄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八挺重機槍)、一個大隊炮小隊(二門70mm步兵炮)。
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
小隊轄一個機槍組(二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組(二個擲彈筒)和二個步槍組。
每個師團除了有兩個旅團外,還轄有一個炮兵聯隊、一個輜重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騎兵聯隊(四個騎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以及其它部隊
日本鬼子的大隊是很強的一個作戰單位。雖然從級別上相當于中國的一個營,從人數上也不到中國的一個團,但其配屬的火力,往往卻足以壓住中國方面一個旅。
抗戰前夕,鬼子的師團分為兩種,一是馱馬制,一種是挽馬制。二者區別在于炮兵設置不同。
馱馬制師團,它的炮兵聯隊轄有四個大隊(三十六門75mm山炮與十二門75mm野炮),此外每個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四門山炮),一個步兵炮中隊(四門步兵炮)。一個馱馬制師團的總編制為
28500人;
挽馬制師團,它的炮兵聯隊有三十六門野炮與十二門
120mm榴彈炮,此外每個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與一個速射炮中隊(37mm速射炮四門)。一個挽馬制師團的總人數為
25000人
一九四四年,窮途末路的日軍又將師團分為甲乙丙三種。甲種師團有兩類,一類為原有的常設師團,總人數為
2.1萬,擁有三十六門75mm山炮或野炮。一類為原有的特設師團與三單位制師團,總人數為
1.8萬人。乙種師團也是三單位制師團、只是沒有炮兵聯隊與騎兵聯隊,總人數為
1.4萬人。丙種師團即兩旅團制師團。同時又出現了“獨立警備隊”與“獨立步兵旅團”兩種編制。獨立步兵旅團的編制與兩旅團制師團所轄的步兵旅團相同,人數為5100人。獨立警備隊下轄六個步兵大隊、大隊下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無其他兵種,總人數為4900人。
由此可見,這會的鬼子,為了保持在師團數量上的聲勢浩大,每個師團戰斗力嚴重灌水。
一九四五年,準備垂死掙扎的日軍,對兵力編制做了最后一次調整。一方面對丙種師團和獨立混成旅團進行了部分加強,同時編組了丁種師團。丁種師團純由步兵組成,其步兵大隊的機槍中隊只有四挺重機槍,步兵小隊僅有一挺輕機槍與一個擲彈筒,在裝備上相當可憐。
以抗日戰爭時期為例,日本一個中隊比中國軍隊的連要多,比營級別少,大概在181人。
尤其是日軍的一個步兵中隊比起中國軍隊的一個連就已經大出不少了,相當于北洋軍的“隊”。包括一個19人的中隊部:有中隊長,執行官,3個軍士,4個衛生員,軍官的勤務兵,司號員,8個通信員;3個54人的小隊。共181人,步槍139支,輕機槍9挺,擲彈筒9具。
有時會加強2-4挺重機槍甚至1-2門九七式90mm輕迫擊炮或92式步兵炮(由營拆解支援到連)。日軍參照舊德國陸軍,別出心裁的構建了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的編制體系,并仿效一戰美軍師的龐大火力與人數,在二戰時從結構到規模都顯得與眾不同。
擴展資料:
而日軍最小的戰術單位是分隊,相當于中國軍隊的班和北洋軍的棚。每個分隊13人,包括分隊長、4名機槍射手和8名步槍兵。有輕機槍一挺,編制四人(組長、射手、兩名攜彈藥的副射手),這四人配備自衛手槍,在戰斗中有時也攜帶步槍(機槍射手除外)。
八名步槍兵,每人一支單發步槍。特別加強的部隊中,加強班會多配置一個兩人攜帶的擲彈筒(由排擲彈筒班,拆解一個組,支援到班)。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北洋軍
百度百科-日軍編制
按照武警部隊的編制,武警總隊為正師級或副軍級建制(目前大部分為副軍級建制),部隊首長為總隊長、總隊政委、參謀長、政治部主任等;支隊為正團級建制(個別***武警部隊高配到副師級,比如消防等),支隊首長為支隊長、支隊政委、參謀長、政治處主任等;大隊為正營級建制(個別***武警部隊高配到副團),大隊首長為大隊長、教導員;中隊為正連職建制,中隊首長為中隊長、指導員等等;區隊或排為正排職建制,領導為區隊長或排長。
少先隊中隊是少先隊組織結構中的一個等級。
少年先鋒隊(少先隊)組織機構:
少先隊以學校為單位建立大隊,大隊下分中隊,中隊下設小隊。
少先隊的小隊由5至13組成,小隊一般照顧隊員的興趣和友誼組成。
小隊設正、副隊長各1名,由小隊全體隊員選舉產生,領導小隊工作。
中隊以班級為單位編制,兩個小隊以上的班級可以成立中隊。
大隊由兩個以上的中隊組成,大隊的工作由大隊委員會領導。
少先隊建立:
少先隊在學校,建立大隊或中隊,通過評委評選定成隊員。依次頒發委員獲得隊長的標志。
一、各級隊長和隊委會委員應在左衣袖外側中上部佩戴隊長或委員級別標志。
二、正副小隊長為一道杠,中隊委員為二道杠,大隊委員為三道杠。如果鎮、縣、地、省建立了少支隊委、少總隊委、理事會等組織機構,則在三道杠的中間那道杠上分別增加一、二、三、四顆0.8厘米大小的金色的五角星。身兼數職的小干部要戴所任最高級別的臂章。臂章要天天戴,戴在左衣袖外側中上部。
三、標志中紅色布條長4厘米,寬1厘米。(為佩戴方便起見,可用白布一塊,長7厘米,寬6厘米,將紅布條縫在上面,條與條之間相隔1厘米,左右各留1厘米。)整個級別標志也可用塑料***。
軍隊或其他武裝組織中相當于營或連的一級組織。
大多隸屬大隊或支隊。作為戰斗力量構成的基本單元,一般編配同一種裝備,并以其名稱命名,如潛艇中隊或驅逐艦中隊等。在世界上,中隊很早就已出現。公元前4世紀初,古羅馬軍團已編有中隊。美國、英國等海軍艦隊的現行行政編組中都設有中隊;空軍、海軍的航空兵部隊,陸軍的技術兵種、技術支援部隊,也多編有中隊。
擴展資料:
在中國,革命戰爭時期,中國***領導的人民軍隊、游擊隊中都曾編有中隊。如解放戰爭后期,東北和晉冀魯豫解放區的民兵、游擊隊中編有中隊。1949年8月15日,在北平(今北京)南苑機場正式成立了中國人民***第一個飛行中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人民***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均編有中隊。
如中國人民***海軍的艦艇中隊,空軍的飛行中隊,陸軍教導隊的中隊,以及軍事院校中的學員中隊等,大多相當于營或連。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在縣、旗、縣級市、市轄區設有中隊,相當于連,隸屬支隊,是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基層單位。中隊一般能獨立執行任務。
關于中隊相當于什么編制和大隊相當于什么編制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