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相信到目前為止很多朋友對于紅葉石楠扦插繁殖技術和紅葉石楠扦插繁殖技術和管理不太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分享紅葉石楠扦插繁殖技術相關的知識點,文章篇幅可能較長,大家耐心閱讀,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紅葉石楠扦插需要一定的扦插技術。其中溫度至關重要,一般扦插最佳生根溫度是25度左右,如果地溫高于空氣溫度,那么擦條生根就要快于發芽。如果空氣溫度高于土壤溫度,那么發芽相對要快于生根,這是對扦插苗的成活是不利的。
紅葉石楠扦插技術要點:
扦插前要用噴壺將床面濕潤,以方便插條順利插入土壤,扦插深度在3~5em左右,控制密度在前后左右葉片不重疊為宜,一般每平方1000棵左右,一墑插完后要立即澆水至透,并及時噴灑800倍液多菌靈。用竹片拱起插在苗床兩側,間隔lm~1.5m,蓋塑料薄膜,用泥土壓實密封保持濕度。
扦插后一般在15~20天左右傷口愈合,產生愈傷組織,夏插氣溫會不斷升高,要隨時注意觀察棚內溫度,溫度高過38℃以上時,會引起燒苗死亡,要在薄膜上噴水降溫。一般一個月左右會生長出新根、新葉,這時可逐漸通風煉苗,剛開始可以將苗床兩頭薄膜隔天掀開一天,一周后可將兩頭打開不關。如果通風不及時,床面濕度過大,會導致黑根爛根,兩頭通風一周后,可將一側的薄膜掀開一半,再一周后可全部去除薄膜。
揭膜后要高度重視水份和病害,因為薄膜全部去除后正值夏季高溫和梅雨季節,高溫高濕會引發燒苗和爛根、黑根、枯葉等病狀。苗床缺水或小苗葉片失水等現象時,要及時補水,要用噴齋輕輕噴灑,防止將苗床沖毀;土壤水份也不能過大,過大會導致爛根、黑根,此時要用劑周期性的防治,一般用多菌靈、百菌清和生根狀苗劑等配合防治,同時要及時拔除病死的小苗,防止病菌散播,尤其是雨后要及時噴灑劑,防治次數基本每周一次。
9月份氣溫逐漸下降,可去除遮陽網。苗期要及時除草、灌溉和病蟲害防治:第二年春3月份左右出同。每畝出苗40萬株左右,苗高可達20cm。
紅葉石楠可以扦插,扦插時間為3月上旬的春插,扦插前,切口用生根劑處理,以加快生根速度,提高成活率,插好后立即澆透水。
紅葉石楠生長速度快,且萌芽性強、耐修剪,可根據園林需要栽培成不同的樹形。一至二年生的紅葉石楠可修剪成矮小灌木,在園林綠地中作為地被植物片植,或與其它色葉植物組合成各種圖案,紅葉時期,色彩對比非常顯著。
紅葉石楠也可培育成獨干不明顯、叢生形的小喬木,群植成大型綠籬或幕墻,在居住區、廠區綠地、街道或公路綠化隔離帶應用。
擴展資料:
植后管理
在定植后的緩苗期內,要特別注意水分管理:如遇連續晴天,在移栽后一個星期內每天澆一次水,以后可每隔一星期澆一次水;如遇連續雨天,要及時排水。
半個月后,種苗度過緩苗期即可施肥,施肥要以薄施勤施為嚴則:春季每隔半個月是一次尿素,用量約每畝5千克;夏、秋季每隔半個月是一次復合肥,用量約每畝5千克;
冬季施一次腐熟的有機肥,用量約每畝1500千克,以開溝埋施為好。平時要及時鋤草松土,以防土壤板結。鋤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和不傷根的嚴則。
關于紅葉石楠扦插繁殖技術和紅葉石楠扦插繁殖技術和管理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