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相信到目前為止很多朋友對于矮大頭油葵種植技術和美國矮大頭油葵高產技術不太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分享矮大頭油葵種植技術相關的知識點,文章篇幅可能較長,大家耐心閱讀,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1、整地的選擇是一個關鍵
油葵和向日葵差不多,對于環境的適應能力是非常強的,所以說在種植的過程中,一定要了解土壤,土壤的問題是關鍵,土壤的問題是重點,輪作的方式對于土壤的要求就顯得尤為嚴苛了,在一片土地上,基本的肥料就那么多,如果你一直反復的重那么麻煩可想而知。所以說在種植的過程中,一定要對土地進行整理,這樣才可以保證深耕。在種植的過程中,第一個季度的種植已經完成,這時候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對土地做好清理的工作,比如說清楚一些細菌,去掉一些雜草。這樣會減少自己日后的勞動,如果想要輪番種植的話,整地的問題就需要考慮清楚。
2、播種
這也是整體種植的開始,有一些人把這樣的事情看得特別的簡單,有一些人把這樣的事情看得特別的難,確實是如此的,有一些朋友在種植的過程中,這可能是運氣比較好,在一個適度的季節種植,在一個適度的季節播種,就會帶來好的收入,但是大家一定要明白,運氣并不是一直有的,需要懂得一些嚴格的事實規律,比如說在播種的過程中,應該注意溫度的變化,這是最重要的一個項目,種植時間基本上在每年的4月份,另外也可以在每年的六七月份,總之要控制好溫度,10到15度最好,這兩個期間是生長發育最棒的一個時期。
3、田間的管理模式也需要了解
什么叫正確的管理模式?有一些朋友在這里絞盡腦汁,卻不知道應該怎么樣管理,其實管理模式非常的簡單,第一件事情就是檢查幼苗的生長,幼苗的生長,關系到方方面面的問題,如果不做好排查的工作,就有可能影響后期的成活率。除了這方面之外,除草的問題也是重點,施肥的問題也是重點
4、肥水的管理
在種植的過程中,肥水的管理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不同的生長時期,對于養分的需求不一樣,就應該做好施肥工作,土地的基肥施足。不管怎么說,這也是第一個養分,一定要做好。進行追肥的工作,一年進行兩次追肥,就可以保證它的生長,當然也有一些特殊的條件,在這里不做過多的介紹,因為是很少出現的。
如下:
一、油葵的種植時間和***
夏播時間宜晚不宜早,可在6月25日以后至7月上旬播種,為的是花期10天左右可以避開雨季,防止病害發生和影響受粉,空籽增多,影響產量。
播種前曬種3-4天,提高發芽率和殺死種子表面的病菌,曬種后精選種子,除去秕、碎、爛籽和雜質。可人工穴播,也可用精量點播機。
一般每畝用種0.3-0.5公斤,實行寬窄行播種,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50厘米,株距25-30厘米,或50厘米等行距播種,一般每畝留苗4000株左右,播種深度3-4厘米,播后鎮壓。
二、油葵種植技術與管理要點
1、油葵的品種選擇
油葵多為雜交品種,具有抗病、抗倒、籽大、高產等特點,深受種植戶的喜愛,適合我地種植的中早熟油葵雜交種有矮大頭567dw、667dw、矮早豐、美國迪卡g101、康地5號等。
2、油葵的苗期管理技術
(1)查苗補苗:播種時發現漏播的,要做好標記,進行補種,出苗后發現缺苗的要及時催芽補種,或播種時多播一行,做移栽補苗用。
(2)間苗、定苗:一對真葉時間苗,兩對真葉時定苗,要求留苗均勻,去弱留壯、去病留健,不留雙株。
(3)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結合間苗、定苗進行,深3-4厘米,一星期后第二次中耕,深7-8厘米,每畝可追尿素5-10公斤。
3、油葵的蕾期管理要點
(1)中耕施肥、開溝培土:現蕾前后進行第三次中耕,結合中耕每畝追尿素15公斤,施肥深度應以8-10厘米為宜,并結合中耕進行根部培土。
(2)遇旱澆水,遇澇排水:夏季雨量充沛,現蕾前一般不需澆水,若雨水過大要注意排水,地面不能有積水,遇干旱年份則應澆水。
4、開花至籽粒充實期管理
(1)及時澆水:我地在立秋以后往往形成秋旱天氣,對產量形成極為不利,開花期一定要保證水分的充足供應,如遇干旱要適量澆水,一般在終花后15天內灌足最后一次水。
(2)葉面噴肥:開花前用0.3%的硼肥溶液加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葉面噴施,每畝用兩噴霧器水(30公斤),隔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3)打杈和人工授粉:有的向日葵品種有分枝的特性,影響主莖花盤的發育,因此,當植株出現分杈,應及時打掉。在蜂源缺乏的地方,需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授粉的時間,可在上午9-11時左右進行。
油葵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有很多的地區都在種植油葵。那么油葵的種植***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種植油葵的***,希望對您有用。
種植油葵的***
一、整地造墑,施足基肥
我地麥收前后常干旱少雨,墑情不足時要灌水造墑,底施三元復合肥30-40公斤,硼砂1公斤,對土壤進行耕翻,然后整平耙細,等待播種。為預防地下害蟲,可用辛硫磷顆粒劑1.5公斤,隨耕地時一并翻入土中。
二、輪作倒茬
向日葵連作會使土壤養分特別是鉀素消耗過多,地力難以恢復,病蟲草害也會因連作而加劇。輪作周期一般為3-4年,與豆類、禾谷類作物倒茬輪作。
三、品種選擇
油葵多為雜交品種,具有抗病、抗倒、籽大、高產等特點,深受種植戶的喜愛,適合我地種植的中早熟油葵雜交種有矮大頭567DW、667DW、矮早豐、美國迪卡G101、康地5號、新葵雜4號、新葵雜6號等。
四、播種及化學鋤草
1.適時播種:我地夏播時間宜晚不宜早,可在6月25日以后至7月上旬播種,為的是花期10天左右可以避開雨季,防止病害發生和影響受粉,空籽增多,影響產量。
2.播種量及播種方式:播種前曬種3-4天,提高發芽率和殺死種子表面的病菌,曬種后精選種子,除去秕、碎、爛籽和雜質。可人工穴播,也可用精量點播機,一般每畝用種0.3-0.5公斤,實行寬窄行播種,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50厘米,株距25-30厘米,或50厘米等行距播種,一般每畝留苗4000株左右,播種深度3-4厘米,播后鎮壓。
3.化學除草:在土地耕翻后,每畝用48%氟樂靈乳油2-3兩兌水30公斤,均勻噴施在地表,然后耙地,使藥劑與表層土壤充分混合,過幾天后播種;也可以在播種后出苗前用90%乙草胺2-3兩兌水30公斤,均勻噴施在地表,可有效防除前期雜草。苗后雜草的防除可選擇蓋草能、精禾草克等。
五、苗期管理
1.查苗補苗:播種時發現漏播的,要做好標記,進行補種,出苗后發現缺苗的要及時催芽補種,或播種時多播一行,做移栽補苗用。
2.間苗、定苗:一對真葉時間苗,兩對真葉時定苗,要求留苗均勻,去弱留壯、去病留健,不留雙株。
3.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結合間苗、定苗進行,深3-4厘米,一星期后第二次中耕,深7-8厘米,每畝可追尿素5-10公斤;
六、蕾期管理
1.中耕施肥、開溝培土:現蕾前后進行第三次中耕,結合中耕每畝追尿素15公斤,施肥深度應以8-10厘米為宜,并結合中耕進行根部培土。
2.遇旱澆水,遇澇排水:夏季雨量充沛,現蕾前一般不需澆水,若雨水過大要注意排水,地面不能有積水,遇干旱年份則應澆水。
七、開花至籽粒充實期管理
1.及時澆水:我地在立秋以后往往形成秋旱天氣,對產量形成極為不利,開花期一定要保證水分的充足供應,如遇干旱要適量澆水,一般在終花后15天內灌足最后一次水。
2.葉面噴肥:開花前用0.3%的硼肥溶液加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葉面噴施,每畝用兩噴霧器水(30公斤),隔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3.病蟲害防治:生育期要注意防治棉鈴蟲,防治的***是用BT乳劑+輝豐菊酯在棉鈴蟲卵期和幼蟲期防治1-2次,也可選用甲維鹽、康寬等農藥防治;開花后若遇連陰雨天氣,容易導致菌核病、霜霉病的發生,菌核病防治可用50%菌核凈500倍液噴霧,七天一次,連噴2-3次;霜霉病防治用5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9%烯酰·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隔7天噴一次,連續防治2-3次,可有效控制霜霉病的蔓延,同時,可結合噴灑葉面肥,效果更佳。
4.打杈和人工授粉:有的向日葵品種有分枝的特性,影響主莖花盤的發育,因此,當植株出現分杈,應及時打掉。向日葵主要靠蜜蜂傳粉。放蜂授粉,5-7畝地需放一箱蜂。在蜂源缺乏的地方,需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結實率。人工授粉的時間,可在上午9-11時左右進行。這時花粉粒多,生活力旺盛,授粉效果好。人工授粉的***是,在開花盛期將兩個花盤對在一起輕搓一下,或用干凈毛巾內墊直徑5-10厘米紙板做成圓形粉撲在每一花盤上輕輕擦過,隔天進行一次,增產十分顯著。
八、適時收獲
在植株上部4-5片葉和莖桿上部以及花盤背面變黃,子粒變硬時就可以收獲了。
油葵的種植技術
一、油葵的主要特點
1、適應性強:油葵在各類土壤,各種地貌都可以正常生長,具有很強的抗逆性、抗干旱、抗瘠薄、抗鹽堿,適應性廣能獲取較好的效益。
2、生長期短:春播100—110天,夏播85—95天,且播期長,從3月下旬到7月下旬均可播種。油葵生長期短,一年可種植兩季。
3、產量高:一般地塊產量150—200公斤。水澆地250公斤左右,最高可達300公斤。畝產值500—1000元。
4、出油率高:一般為40%,有的高達43%以上。
5、油質好:葵花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在50%以上,高于花生油、菜籽油和豆油,冬天不凝固,是目前唯一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食用油,享有“健康營養油”之美譽。
6、管理簡單:油葵與其它作物相比,具有明顯的作業簡單,管理粗放,省工、省肥、省水、成本低,效益高的特點。
7、油葵全身是寶:油葵餅是家畜很好的蛋白飼料,粉碎的葵盤是喂豬極好的粗飼料,秸稈可***纖維板,造紙,做燃料,還可以提取果膠。二、油葵栽培技術
1、備種:畝用種量0.4—0.5公斤。嚴禁使用雜交后代種子,以免造成減產。
2、施肥:耕前盡量澆好底墑水,并施磷鉀肥,輕施氮肥。可畝施磷二胺5—8公斤或尿素10公斤,過磷酸鈣20公斤,***鉀8公斤,有條件的最好增施農家肥。
3、播種遵循“春早播,夏晚播”的原則,這樣可使春播油葵成熟期和夏播油葵開花期避開高溫高濕天氣,避免爛盤和授粉不良造成的損失。春播適宜時間為3月上旬,夏播7月上中旬。向日葵耐低溫性很強,出苗后遇零度低溫不會造成凍害,地溫達到10℃以上,即可發芽。春播地膜覆蓋可在3月初播種,以提早收獲。密度每畝3500株—4000株,播種方式可采用等行距,一般行距66厘米,株距26厘米左右。穴播或開溝點播或機播耬播均可,播深視土壤墑情深度以3~5厘米為宜。
三、田間管理
1、及時查苗補苗,確保全苗。由于油葵是雙子葉作物,子葉大,出苗比較困難,尤其是整地質量不好,天氣干旱少雨時,易造成缺苗。點播時可在行間播種備用苗,缺苗時及時移苗補栽,移栽時要坐水栽植或雨后及時移栽。
2、間苗與定苗。當油葵第一對真葉展開時進行間苗,第二對真葉展開時進行定苗。
3、中耕除草培土。油葵生育期內要進行2-3次中耕,第一次中耕結合間苗進行,第二次中耕定苗一周后進行,第三次中耕在現蕾前進行,并結合培土,培土高度為10厘米以上,以促進油葵根深葉茂,防止倒伏。
4、打杈、打葉及輔助授粉。有些品種在花盤形成期,油葵中上部的腋芽會長出分枝,形成的花盤小,籽粒不飽滿,還會影響到主莖花盤的發育。因此要及時摘除分枝,促進主莖花盤的生長。對于過于繁茂或葉片有病斑發生的,以及下部的老黃葉要及時摘除,以利于通風透光。
人工輔助授粉可提高油葵的結籽率,時間應從花盛開時開始進行人工授粉,***是將相鄰的兩個花盤相互輕按,一般隔三天一次,每次授粉時間在早晨露水干后的上午9—12時或下午3—6時。
5、肥水管理。油葵對肥料的吸收前期較少,后期較多。春播油葵在施足基肥的情況下,一般不需要追肥。播種時沒施基肥的,可在7~8對真葉時追施氮鉀肥,畝施碳酸氫銨25公斤,或尿素8公斤加氯化鉀15公斤。夏播油葵在苗期每畝可追施尿素5 -7公斤,現蕾期結合澆水畝追尿素5公斤。花期和灌漿期可從葉面噴灑0.2%尿素溶液或300倍的磷酸二氫鉀或二胺溶液。注意追肥時,肥量不宜過大,離植株不宜太遠(一般15厘米)否則,因花盤過大,易倒伏、爛盤、造成減產。
油葵生長前期需水量小,雨水過多還會造成徒長,地表積水時,應及時排水,防止爛根死亡。在現蕾至灌漿期,如遇到旱情,應及時澆水。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種植油葵的***”
科學管理。
1.
肥水
管理。
油葵
對
肥料
的吸收前期較少,后期較多;需鉀較多,需氮次之,需磷最少。在苗期每畝可追施
尿素
5-7公斤,
花期
追肥結合澆水開溝,每畝施尿素15-20公斤、
***鉀
10-15公斤,施肥
深度
10厘米左右。油葵生長前期
需水量
小,
雨水
過多還會造成
徒長
,
地表
積水時,應及時排水,防止爛根死亡。在
現蕾
至
灌漿期
,如遇到
旱情
,應及時澆水。[2]
2.中耕除草。油葵生育期內要進行2-3次中耕,第一次中耕結合間苗進行,第二次中耕
定苗
一周后進行,第三次中耕在現蕾前進行,并結合培土,培土高度為10厘米以上,以促進油葵根深葉茂,防止倒伏。[1]
3.打杈通風。有些
品種
在
花盤
形成期,油葵中上部的
腋芽
會長出
分枝
,雖然也能形成花盤,但通常花盤小,
籽粒
不飽滿,還會影響到主莖花盤的發育。要及時摘除分枝,促進主莖花盤的生長。對于過于繁茂或
葉片
有病斑發生的,以及下部的老
黃葉
要及時摘除,以利于通風透光。[2]
4.放蜂授粉。油葵是蟲媒花
作物
,靠
昆蟲
授粉才能結實。一般采用放養蜜蜂授粉,一箱蜂可負擔5-6畝地授粉。如無蜂源,一定要
人工輔助授粉
,***是將一對花盤對
在一起
,輕輕地搓一下即可,時間應從花盛開時開始,每隔1-2天進行一次,一般2-3次。每次授粉在早晨
露水
干后至上午11點效果最好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