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肖戰,倍輕松仍不輕松
原創?任建新?斑馬消費?
盡管有頂流肖戰的再次加持,倍輕松在2022年仍過得不輕松。
規模下降、業績虧損、高管離職、股價暴跌……正在全方位考驗這個中國便攜***器具的開創者。
同城的未來穿戴(SKG)正在加緊沖擊創業板,一旦它上市成功,倍輕松的資本優勢不再,雙方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業績轉虧
經常出差的人應該會注意到,很多大城市的高鐵站、機場等交通樞紐地帶,都會有倍輕松的門店。這里人流量密集,不僅能直接帶來銷量,更可增加品牌的曝光量,推動其他線下渠道及電商渠道的銷售。
這正是倍輕松重要的開店策略之一。公司在2021年首發上市時,也曾計劃,未來還將重點在機場、高鐵站等地帶繼續拓展門店。
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擁有線下門店202家,其中174家為直營店,直營店中購物中心店107家、交通樞紐店67家。
但讓公司沒有預料到的是,疫情不斷反復,商旅出行人數暴降,直接影響公司收入。
數據顯示,今年3-6月,全國鐵路每月客運量分別為1.01億人、0.57億人、0.92億人和1.67億人,同比分別下降58.42%、79.76%、68.64%和31.99%,同期,民航客運量分別為0.15億人、0.08億人、0.12億人和0.22億人,同比分別下降67.98%、84.58%、76.35%和46.70%。
這直接導致公司位于機場、高鐵站等地區門店客流量驟減。
最新披露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線下渠道收入1.29億元,同比下滑38.94%。雖然,線上收入仍增長了6.33%,達到3.14億元,但增速較上年同期的49%大幅下降。
線上線下雙雙顯出頹勢,致使公司今年上半年收入下降15.65%至4.59億元,同期,公司歸母凈利潤-3546萬元,同比下滑185.72%。
市值一年蒸發7成
在公司陷入增長瓶頸之際,高級管理人員頻繁離職,更讓公司雪上加霜。
2012年,已56歲的賀小潮加入倍輕松擔任公司副總經理。過去,她一直在重慶的新華書店系統工作,曾擔任重慶新華集團出版分公司副總經理。今年2月,她因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向公司申請辭去副總經理職務。
幾個月后,公司副總兼財務總監張大燕,因個人家庭原因,向公司遞交辭呈。她已在公司工作了長達15年。
最近,副總經理、核心技術人員、企劃部總監陳晴辭職。他曾有過在富士康、華為等企業的從業經歷,2017年進入公司。
至此,公司上市前的6名高級管理人員,半數已從公司離開。
2021年7月15日,倍輕松(688793.SH)以“智能便攜***器第一股”的身份,登陸上交所科創板。上市首日,公司受到了市場的強烈追捧,開盤報160元,最終以171.18元/股收盤,較發行價27.4元上漲超過500%,公司總市值破百億,實控人馬學軍的財富暴增至40多億元。
不過,公司的高光時刻,也就定格在了這一刻。此后的一年內,公司股價持續震蕩下行。昨日,公司股價收報于41.47元/股,跌6.09%,總市值25.56億元。短短一年內,市值已蒸發超過7成,馬學軍的個人才縮水至10億元。
同城德比
當前,中國***器具的市場規模與歐美發到國家相比還不大,約在150億元左右,但有3000家企業參與競爭,因此,總體呈現出小而散的局面,年銷售規模超過1億元的企業僅有10-20家。
倍輕松是國內眼部和頭部便攜***器這個品類的開創者,早在2001年,公司就推出了國內首款眼部***儀,并以此為基礎,拓展至頸部、頭部及頭皮健康智能硬件,成為國內健康智能硬件領域的領軍企業。2021年,倍輕松順利登陸科創板,在資本運作上拔得頭籌。
2007年,未來穿戴(SKG)在深圳成立,與倍輕松展開了一場同城德比。
兩家公司不僅在產品上有極大的相似之處,就連在代言人的選擇上,也有針鋒相對的意思。
2019年,古裝偶像劇《陳情令》大火,王一博、肖戰組隊出圈,粉絲們給這對CP取名“博君一肖”。
2020年10月,SKG宣布簽下王一博成為品牌代言人,次年4月,倍輕松力邀肖戰成為全球品牌代言人。合約期滿后,兩家企業又與王肖二人雙雙續約。這不僅是兩個品牌的較量,更是兩個頂流的角逐。
作為行業后來者,未來穿戴在2019年-2020年,營業收入超過倍輕松,2021年,倍輕松營業收入大增43.93%至11.90億元,再次蓋過未來穿戴。不過,未來穿戴在盈利水平上,始終壓倍輕松幾個頭。
當前,未來穿戴正在沖擊創業板,一旦上市成功,兩家公司的擂臺賽將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