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對于蕓豆種植技巧和蕓豆種植注意事項蕓豆的種植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蕓豆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蔬菜之一,那么我們知道蕓豆是如何種植的嗎?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蕓豆種植***,希望對您有用。
蕓豆種植***
一、蕓豆的形態特征
大白蕓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屬豆科蕓豆屬。根系發達,入土深,比較耐旱。莖蔓生,長勢旺,分枝力強,莖長4米以上。葉綠色,互生三出復葉,心臟形,子葉不出土。花為蝶形花,總狀花序,種子腎臟形,千粒重800—1500克。
二、蕓豆的類型
蕓豆的類型有兩種即大白蕓豆和大黑蕓豆。開白花的籽實為白粒,叫大白蕓豆;開紅花的籽實多為紫底黑色大斑塊或斑紋,叫大黑蕓豆或大花蕓豆。
三、蕓豆的種植條件
1、溫度:蕓豆比較耐冷,忌高溫,在氣溫低于5℃時才受凍,遇霜凍地上部分死亡。生長發育要求無霜期120天以上,最適宜的發芽溫度為20-25℃,適宜生長的溫度18-20℃,高于30℃或低于15℃授粉結實困難。
2、光照:屬異花授粉、短日照作物,并喜歡陽光充足。日照時間越短,陽光充足,蕓豆開花、結莢、成熟時間越提前。反之,日照延長,陽光不足,蕓豆開花、結莢、成熟時間延長,枝葉徒長,甚至不能開花結莢。
3、水分:在全生育期內,蕓豆要求比較充足而均勻的水分,開花結莢期是需水最多的時期,也就是需水臨界期。此時若缺水,對產量影響較大。
四、蕓豆的種植技術
1、選用良種:良種是提高蕓豆產量、品質及其商品價值的關鍵,海拔2000米以上地區以大白蕓豆、大花蕓豆為主。播種前應進行粒選,選用粒大、飽滿、整齊度高、光澤度一致、無病蟲害和破損的種子。播種前,在太陽下曬種一至兩天,促進發芽整齊,防止早春低溫播種的爛種現象。
2、精細整地:種植蕓豆的田塊要提前翻耕,曬垡以利提高地力。首先選擇土層深厚,肥力中等,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通風向陽,有機質含量相對較高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種植。施足底肥,整地前每畝撒施農家肥1500-2000㎏,播種前每畝用25㎏復合肥作種肥,但切忌磷鉀與種子接觸。種植田塊應保持深耕碎壟,開溝、打塘、播種應在當天搶時種植,以減少水分蒸發流失。
3、適時播種:大白蕓豆不宜重茬,采取與玉米或馬鈴薯隔年種植。蕓豆最佳播種期為4月20日至5月5日,也就是谷雨至立夏。應利用液潮地種植,深塘深播,以便保持土壤水分,保證一次性全苗,播種深度在10-15㎝。蓋土約6㎝左右。
4、合理密植:蕓豆壟作栽培,蕓豆喜濕而怕澇,壟作栽培能提高地溫,利于排水排濕,保持土壤通透性。凈種蕓豆以行距2.0-2.5尺起壟,塘距2000-2500塘,畝用種5-6公斤,每塘播3-4粒。上等田每畝1500塘,種植規格為90㎝×50㎝,中下等田每畝1600-1800塘,種植規格90㎝×40㎝。畝播種量一般為8-10㎏,凈種一般為單行打塘播種。合理密植應把握肥地稀播,瘦地密植的原則。肥地利用地力,以植株優勢實現高產,瘦地利用群體的優勢增加產量。
五、蕓豆田間管理
①定苗間苗:在幼苗出現2-3片真葉進行,根據要求,留足狀苗,去弱苗、畸形苗。每塘留2-3苗。
②抽蔓前管理:及時進行除草、培土、理壟、插桿,有利于通風透光,結莢飽滿,提高產品質量。
③及時搭架,調整植株:當苗高30㎝時應插支架,并引蔓上桿,每塘插竹或木支架一根,長度約2m以上,以防風害,一次插不穩,透雨后再插一次。
④打頂摘心:蕓豆側枝很多,莖葉繁茂,互相擁擠,影響通風透光,常導致落花落果,所以應適當打去過多的側枝。蕓豆花很多,但結莢少,為了使養分集中供應下部花,及早將花梗尖端的花柄打去一部分,以使籽粒肥大。大白蕓豆8月以后結的莢多數不能成熟,此時應將植株主側蔓的頂尖摘掉,使植株形成矮灌叢生狀,減少高度,增加開花結莢數,使養分集中于莢果,提早成熟。
⑤病害防治:主要有白粉病、炭疽病和花葉病,采用波爾多液、石流合劑等防治。
⑥蟲害防治:主要有地老虎、跳甲、卷葉螟、豆莢螟。地老虎可在犁地及播種等農事操作時人工捕殺,其它蟲害可用除蟲菊等植物源農藥防治。
蕓豆種植技術
六、及時采收蕓豆
成熟一批采摘一批,蕓豆的豆莢成熟期歷時一個多月,早晚不一致,加之以在雨季,豆莢成熟后如不及時采收,易霉爛變質或使豆粒表皮變黑影響其商品價格,所以要分批采收,并帶莢放于陰涼處風干,不要暴曬,在出售前一次脫粒,這樣籽粒色澤好、充實度高,能有效的提高其商品等級。
七、蕓豆選種留種
俗話說“種子年年選,產量節節高”。蕓豆單株個體產量懸殊很大,所以在田間選擇早熟、豐產單株,掛牌單收單藏。選擇標準:一是結莢多,特別是下部結莢多而集中的;二是每莢平均籽粒多飽滿的,在株選的基礎上,再進利粒選,質量更好。
蕓豆種植要點
溫度:菜豆喜溫,不耐霜凍。其種子發芽適宜溫度為20-25℃,35℃以上或10℃以下時不易發芽;幼苗生育的適宜氣溫為18-20℃,其生育臨界地溫為13℃,低于13℃,根少而短,不生根瘤,莖葉生長不良。
花芽分化最適宜溫度為20-25℃,30℃以上的高溫、干旱會使花粉喪失生命力而落花,低于15℃或高于27℃時易出現不完全開花現象,同樣引起落花。開花結莢期的適宜溫度為18-25℃,高溫或低溫均可引起大量落花,高溫35℃時落花率達95%以上,高夜溫落花落莢尤為嚴重。
光照:菜豆喜光,對光照強度的要求僅次于茄果類,其光飽和點為2.5萬勒克斯,補償點為1500勒克斯。菜豆對光照變化極為敏感,光照弱時植株徒長,莖蔓節數和葉片減少,花期光照弱結莢率低,連續2天陰天就會落花。
水分:菜豆要求土壤透氣性良好,其土壤含水量在60%-70%為好,低于60%根系生長惡化;土壤過濕或積水,土壤氧氣不足,會引起葉片黃化脫落,甚至造成全株死亡。開花期土壤積水,空氣濕度大,花粉不能破裂發芽,落花落莢多。結莢期土壤干旱,嫩莢生長緩慢,果皮易硬化,形成革質層,品質粗硬。
土壤營養:菜豆最適于腐殖質多,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此土壤有利于根系的生長和根瘤菌的活動。粘重地或低濕地,排水、通氣不良,影響根的吸收機能,且易感病,甚至引起落葉減產。
菜豆生育期吸收鉀肥較多,磷肥吸收量雖不多,但缺磷時植株和根瘤菌生育不良,開花結莢少,產量低。菜豆以嫩莢供食用,根瘤菌不甚發達,供給適量氮肥,有利于增產和改進品質。
微量元素硼和鉬對菜豆的生育,根瘤菌的活動都有良好作用,缺少這些元素,就會破壞植株正常的生長發育。適量施用硼砂和鉬酸銨可提高菜豆的品質和產量。
“蕓豆”一般是指“菜豆(蔬菜)”,即是蔬菜又是糧食,還可作糕點和豆餡,是出口創匯的重要農副產品,以下就是我整理的蕓豆的種植技術,希望對你有用。
蕓豆的種植技術
環境條件
1、溫度:菜豆適宜在溫帶和熱帶高海拔地區種植,比較耐冷,忌高溫。在氣溫低于5度時才受凍,遇霜凍地上部分死亡。生長發育要求無霜期120天以上地區,最適宜的發芽溫度為20-25℃,適宜生長的溫度18-20℃,高于30或低于15授粉結實困難。特別適宜云南的高原山區種植。
2.光照:屬自花授粉、短日照作物,并喜歡陽光充足。日照時間越短,陽光足,菜豆開花、結莢、成熟時間越提前。反之,日照延長,陽光不足,菜豆開花、結莢、成熟時間后延,枝葉徒長,甚致不能開花結莢。
3.水分:在全生育期內,菜豆要求比較充足而均勻的水分,開花結莢期是需水分最多的時期。此時若缺水,對產量影響較大。而在云南、貴州,天然降雨通常能滿足要求,可以不灌水。
4.土壤:菜豆根系比較發達,適于在土層深厚和排水良好的中壤類型的土壤種植,對粘重和排水不良的土壤不太適宜。土壤酸堿度以中性和稍酸性為好。
技術特點
菜豆為喜溫植物。生長適宜溫度為15~25℃,開花結莢適溫為20~25℃,10℃以下低溫或30℃以上高溫會影響生長和正常授粉結莢。屬短日照植物,但多數品種對日照長短的要求不嚴格,栽培季節主要受溫度的制約。中國的西北和東北地區在春夏栽培;華北、長江流域和華南行春播和秋播。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對土壤要求不嚴格。
1.抓最佳節令、適時播種。在土壤溫度10度時就可以播種,一般在4月至6月都可播種,畝播種量為6.5-8公斤,要求播種深度在10-15厘米。
2.施足底肥,適時追肥。畝施農肥1500公斤左右,復合肥40-50公斤(磷肥30公斤,鉀肥10-15公斤)作底肥。追肥在始花期和結莢期適當追施兩次復合肥,每次每畝10-15公斤。
3.合理密植。要求作單壟或雙壟高墑栽培,行距為0.8-1米,株距0.35-0.45米。每塘播2-3粒,每畝1500-2200塘。可純種或與玉米、洋芋間套種(2:1,4:1)。
4.搭架和去頂。在主莖高30-40厘米或出現5-6片真葉時搭架,架高2米以上;在株高50厘米左右時摘除技頭。通過多次摘除新生枝頭,使植株形成矮灌叢狀,減少高度,增加開花結莢數。
5.及時防治病蟲草害(萎蔫病、白粉病、病毒病,蚜蟲、豆莢螟、紅蜘蛛、綠豆象)。
蕓豆的介紹
蕓豆是草生植物,莖蔓生,小葉闊卵形,花白色、黃色或紫色,莢果較長,種子近球形。別名又叫菜豆、四季豆、刀豆。
蕓豆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粗纖維等營養成分。具有溫中下氣、利腸胃、益腎、補元氣等功效。
由于蕓豆營養豐富,因此食用方面,老少皆宜。但要注意不能生食或者食用半生不熟的蕓豆,主要由于鮮蕓豆中含皂甙和細胞凝集素,皂甙存于豆莢表皮,細胞凝集素存于豆粒中,食后容易中毒,導致頭昏、嘔吐,甚至死亡
蕓豆的種類
(一)蔓生種
蔓長2-3米,分枝少,較晚熟,采收期長達40-50天,產量高,品質佳。品種有:
1、豐收1號(泰國白粒架豆)生長勢及分枝力均強。莢扁,長20-25厘米,淺綠色,莢厚,纖維少,不易老化。種子白色。抗病性強,早熟,豐產,采收期集中,春秋兩季均可栽培。
2、12號菜豆豐產,優質,味甜,纖維少,耐貯運,耐寒抗病,適應性廣,長勢強,分枝中等,莢長18厘米,淺綠色,中晚熟種,全生育期90-120天。
3、白籽四季豆華東、華中、西南等地栽培較多。植株具有3-4個分枝,早熟,白花,莢長10-14厘米,色淺綠,莢厚質嫩,不易老化,種子白色。適于春秋栽培,除鮮食外不可制罐。
4、黑籽四季豆南京、頻繁、湖北等地栽培較多。具3-4個分枝,紫色,莢近圓形,種子黑色。莖葉粗壯,抗風、抗病、耐熱。適于春秋兩季栽培,比白籽四季豆遲熟。主要作鮮菜供應。不適于加工。
5、中花玉豆兩廣栽培較多。分枝力強,白花,莢近圓形,微彎曲,長7-12厘米,綠色,種子黃褐色。遲熟,耐寒,抗銹病能力強,品質優,耐貯運。適于春秋栽培。
6、將軍(一點紅)油豆蔓生、生長勢強、基部分枝多。中熟,從播種到采收65天。嫩美扁條形,商品性好,著光部位莢尖有紫紅色條紋。平均單莢長20cm,寬2.1cm,單莢重25g,肉質面,無纖維,是典型的優質油豆角。特耐貯運,貨壽命長,采摘后可保貨架商品壽命15天,貯運過程損耗小,由此適于各地區種植,實現"南菜北運"和"北菜南運"。抗逆性強,適應性廣,萬用于各種方式種植。高產穩產,一般每畝可產嫩莢2000kg。
(二)矮生種
植株直立,一般主枝4-8節后開花封頂,株高35-60厘米,生長期短,早熟。采收期比較集中,供應期僅20余天,產量較低。
1、供給者株高40厘米,生長勢強,分枝較多,嫩莢綠色,圓棍形,莢長12-14厘米,莢厚質脆,纖維少,品質好,種子紫紅色,春播后50天采收。耐寒抗病。適于春秋兩季栽培。
用手指在土壤中鉆幾個小洞,約5厘米深即可,每個小洞之間留有一定的間距,不可過密。每個小洞中撒1粒至3粒蕓豆種子,然后將小洞用泥土填滿。這時要一次性把水澆足,但不可出現水澇與積水現象。澆水時注意,不要把種子沖出來。
蕓豆屬短日照植物,但多數品種對日照長短的要求不嚴格,栽培季節主要受溫度的制約。中國的西北和東北地區在春夏栽培;華北、長江流域和華南行春播和秋播。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
擴展資料:
主要營養價值
蕓豆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維生素A、蘿卜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C、維生素E、鈣、磷、鈉等成分。
蕓豆是補鈣冠軍。每100克帶皮蕓豆含鈣達349毫克,是黃豆的近兩倍。其蛋白質含量高于雞肉,鈣含量是雞的7倍多,鐵為4倍,B族維生素也高于雞肉。蕓豆也富含膳食纖維,其鉀含量比紅豆還高。因此,夏天吃蕓豆能很好地補充礦物質。
嫩莢約含蛋白質6%,纖維10%,糖1~3%。干豆粒約含蛋白質22.5%,淀粉59.6%。鮮嫩莢可作蔬菜食用,也可脫水或制罐頭。
蕓豆是一種難得的高鉀、高鎂、低鈉食品,這個特點在營養治療上大有用武之地,適合心臟病、動脈硬化,高血脂、低血鉀癥和忌鹽患者食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蕓豆
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