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長江從哪里開始到哪里結束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長江從哪里開始到哪里結束地圖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長江起點在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
長江正源是一個寬闊的地理單元,它包括昆侖山至唐古拉山間的廣闊地域,東西長約400公里,南北寬約300公里,總面積達10萬多平方公里。
區內地形起伏和緩,平均海拔4400-4700米,年均氣溫-4℃以下,氣溫低,植被稀疏,常年凍土廣泛分布,動物種類簡單,多為高原特有的種類,包括野驢,白唇鹿、野耗牛、雪豹、藏羚羊、棕熊、狼、巖羊等。
長江源由北源楚瑪爾河,南河當曲和正源沱沱河組成,楚瑪爾河發源于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深處的可可西里湖,藏語意為“紅水河”,全長約515公里,流量小,夏季經常斷源,最后流入長江上游的通天河。
終點在上海崇明島,匯入東海。
拓展資料:
長江流域位于東經90°33′~122°25′,北緯24°30′~35°45′之間。
由江源至河口,整個地勢西高東低,形成三級巨大階梯。第一階梯由青海南部和四川西部高原和橫斷山區組成,一般高程在3500~5000m。
第二階梯為云貴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和鄂黔山地,一般高程在500~2000m。第三階梯由淮陽山地、江南丘陵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組成,一般高程在500m以下。流域內的地貌類型眾多,有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和平原。
長江流域氣候溫暖,雨量豐沛,由于幅員遼闊,地形變化大,因此有著多種多樣的氣候類型。也經常發生洪、澇、旱、冰雹等自然災害。長江中下游地區四季分明,冬冷夏熱,年平均氣溫16~18℃,夏季最高氣溫達40℃左右,冬季最低氣溫在零下4℃左右。四川盆地氣候較溫和,冬季氣溫比中下游增加約5℃。
昆明周圍地區則是四季如春。在金沙江峽谷地區呈典型的立體氣候,山頂白雪皚皚,山下四季如春。江源地區屬典型的高寒氣候,年平均氣溫-4.4℃,四季如冬、干燥、氣壓低、日照長和多冰雹大風。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長江
長江源頭位于青藏高原腹部,源流主要有沱沱河、當曲河和楚瑪爾河三支,其中沱沱河為長江正源.。沱沱河全長358公里,發源于唐古拉山脈主峰,海拔6621米的各拉丹冬雪山西南側。長江的終點是東海,長江于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
2008年,青海省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歷經41天的實地考察后,利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遙感科技等先進技術,測得沱沱河長度為348.63公里,而一度被認為是長江支流的當曲的長度則為360.34公里,比沱沱河長11.71公里,這也就意味著,這個結論將通過國家認定,長江源頭的地理定位將被改寫。
擴展資料
尋找“長江源”
當曲流域位于玉樹州雜多縣西部,是長江三源之一的南源,也是真正的長江正源。源出唐古拉山東段霞舍日阿巴山東麓,河長360.34公里,流域面積30,219平方公里,根據遙感衛星探測計算以及多支探險隊測量,水量為長江各源頭之最,其長度居長江源諸河之冠。
2008年,青海省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歷經41天的實地考察后,利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遙感科技等先進技術,測得沱沱河長度為348.63公里,而一度被認為是長江支流的當曲的長度則為360.34公里,比沱沱河長11.71公里,在科考成果通過評審后,經過有關程序審核批準,將長江源頭定位于當曲的且曲。且曲發源于唐古拉山脈東段北支5054米的無名山地東北處,行政隸屬玉樹州雜多縣結多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長江
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最終在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
干流流經青海、***、四川、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于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
全長6300余公里,比黃河長8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長度僅次于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孫河,居世界第三位。但尼羅河流域跨非洲9國,亞馬孫河流域跨南美洲7國,長江則為中國所獨有。
擴展資料:
長江流域:
橫跨中國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經濟區,共計19個省、市、自治區,是世界第三大流域,流域總面積180萬平方公里,占中國國土面積的18.8%,流域內有豐富的自然資源。
根據2015年12月發布的《農業部關于調整長江流域禁漁期制度的通告》,長江流域首次實行4個月禁漁期制度。調整后的長江流域禁漁期從3月1日0時開始實施,至6月30日24時結束。
禁漁區范圍包括:
長江流域青海省曲麻萊縣以下至長江河口(東經122°)的長江干流江段;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烏江、漢江等重要通江河流在甘肅省、陜西省、云南省、貴州省、四川省、重慶市、湖北省境內的干流江段;大渡河在青海省和四川省境內的干流河段;鄱陽湖、洞庭湖;淮河干流河段。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長江
發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干流流經青海省、***自治區、四川省、云南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上海市共11個省級行政區(八省二市一區),于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
古長江形成于遠古時代,長江流域的絕大部被海水所淹沒。距今2億年前的三疊紀時,長江流域部仍被古地中海(即特提斯海)所占據,當時***、青海部分、云南西部和中部、貴州西部都是茫茫大海。湖北西部,是古地中海向東突出的一片廣闊的海灣,海灣一直延伸到今日長江三峽的中部。長江中下游的南半部也浸沒在海底,中下游的北部和華北、西北亞歐古陸的東部,地勢較高。發生于距今1.8億年前三疊紀末期的印支造山運動,那時開始出現了昆侖山、可可西里山、巴顏喀拉山、橫斷山脈,秦嶺突起,長江中游南半部隆起成為陸地,云貴高原開始呈現。在橫斷山脈、秦嶺和云貴高原之間,形成斷陷盆地和槽狀凹地。同時,云夢澤、西昌湖、滇湖等相互串聯,從東向西,經云南西部的南澗海峽,流入地中海,與今長江的流向相反。
長江是中國水量最豐富的河流,水資源總量9616億立方米,約占全國河流徑流總量的36%,為黃河的20倍。在世界僅次于赤道雨林地帶的亞馬遜河和剛果河(扎伊爾河),居第三位。
長江流域氣候溫暖,雨量豐沛,由于幅員遼闊,地形變化大,因此有著多種多樣的氣候類型。也經常發生洪、澇、旱、冰雹等自然災害。長江中下游地區四季分明,冬冷夏熱,年平均氣溫16~18℃,夏季最高氣溫達40℃左右,冬季最低氣溫在零下4℃左右。四川盆地氣候較溫和,冬季氣溫比中下游增加約5℃。昆明周圍地區則是四季如春。在金沙江峽谷地區呈典型的立體氣候,山頂白雪皚皚,山下四季如春。江源地區屬典型的高寒氣候,年平均氣溫-4.4℃,四季如冬、干燥、氣壓低、日照長和多冰雹大風。
長江流域夏季和夏季前后,盛行分別來自太平洋和印度洋挾帶著大量水汽的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在季風進退與冷暖氣流交鋒過程中,形成降水。6月中旬副高脊線躍進到北緯20°~25°,中下游地區進入梅雨季節。7月中旬北躍,該地區出梅,進入伏旱天氣。冬季和冬季前后,流域內盛行來源于極地和亞洲高緯度地區寒冷又干燥的冷空氣,降水很少。長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近1100毫米。雨季為4~10月,其降水量可占年降水量的85%。流域內除金沙江白玉以上,支流雅礱江爐霍以上,其余150萬千米的廣大地區時有暴雨出現。
長江發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干流流經青海省、***自治區、四川省、云南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上海市共11個省級行政區(八省二市一區),于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6387公里。
長江的形成發在距今1.4億年前的侏羅紀時的燕山運動,在長江游形成了唐古拉山脈,青藏高原緩緩抬高,形成許多高山深谷、洼地和裂谷。長江中下游大別山和川鄂間巫山等山脈隆起,四川盆地凹陷,古地中海進一步向西部退縮。距今1億年前的白堊紀時,四川盆地緩慢上升,夷平作用不斷發展,云夢、洞庭盆地繼續下沉。距今3000-4000萬年前的始新世,發生強烈的喜馬拉雅山運動、青藏高原隆起,古地中海消失,長江流域普遍間歇上升。其上升程度,東部和緩,西部急劇。金沙江兩岸高山突起,青藏高原和云貴高原顯著抬升,同時形成了一些斷陷盆地。由于河流的強烈下切作用,出現了許多深邃險峻的峽谷,原來自北往南流的水系相互歸并順折向東流。長江中下游上升幅度較小,形成中、低山和丘陵,低凹地帶下沉為平原(如兩湖平原、南襄平原、都陽平原、蘇皖平原等)。到了距今300萬年前時,喜馬拉雅山強烈隆起,長江流域西部進一步抬高。在地勢作用下,向西流的那支古長江開始向東流去,形成了現今的長江。
長江是中國水量最豐富的河流,水資源總量9616億立方米,約占全國河流徑流總量的36%,為黃河的20倍。
長江流域氣候溫暖,雨量豐沛,由于幅員遼闊,地形變化大,因此有著多種多樣的氣候類型。也經常發生洪、澇、旱、冰雹等自然災害。長江中下游地區四季分明,冬冷夏熱,年平均氣溫16~18℃,夏季最高氣溫達40℃左右,冬季最低氣溫在零下4℃左右。四川盆地氣候較溫和,冬季氣溫比中下游增加約5℃。昆明周圍地區則是四季如春。在金沙江峽谷地區呈典型的立體氣候,山頂白雪皚皚,山下四季如春。江源地區屬典型的高寒氣候,年平均氣溫-4.4℃,四季如冬、干燥、氣壓低、日照長和多冰雹大風。
長江流域夏季和夏季前后,盛行分別來自太平洋和印度洋挾帶著大量水汽的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在季風進退與冷暖氣流交鋒過程中,形成降水。6月中旬副高脊線躍進到北緯20°~25°,中下游地區進入梅雨季節。7月中旬北躍,該地區出梅,進入伏旱天氣。冬季和冬季前后,流域內盛行來源于極地和亞洲高緯度地區寒冷又干燥的冷空氣,降水很少。長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近1100毫米。雨季為4~10月,其降水量可占年降水量的85%。
你問的是長江源頭的起點和終點,不是長江的終點。對吧?
長江源頭部分稱為通天河。通天河有幾個源頭,在青藏高原腹地昆侖山脈和唐古拉山脈之間,均位于青海省南部。
長江三源,北源楚瑪爾河、正源沱沱河、南源當曲。
正源本支(南支)是一級通天河,即古代所稱通天河的上段,大體即布曲。正源南支當曲來自于唐古拉山脈東段山麓的沼澤地。正源西支沱沱河開始于唐古拉山脈主峰格拉丹東大冰峰,接納沱沱河就形成第三級通天河。北源楚瑪爾河出于昆侖山南支的可可西里山黑脊山南麓,接納它就形成第四級通天河。
目前公認的是,發源于唐古拉山脈主峰格拉丹東大冰峰姜古迪如冰川的沱沱河為長江正源。但有爭議。
長江源頭的終點在青海-四川省界附近。
長江在青海省境內稱為通天河,通天河統稱為“長江源頭”。
通天河在青海省玉樹州直門達(稱多縣境內)巴塘河匯入后,始稱金沙江。這里是青海-四川省界的青海一側。而金沙江已被稱為“長江上游”,而不是“長江源頭”了。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