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范躍紅通訊員陳慧芳)“這份《指引》對侵犯商業秘密罪的辯護有很大幫助?!?月14日,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檢察院《侵犯商業秘密刑事案件審查指引》(下稱《指引》)一發布,上海靖予霖律師事務所黃律師就轉發至朋友圈點贊。
近年來,濱江區檢察院立足國家級高科技創新區的區域定位,先后辦理了一批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侵犯商業秘密刑事案件。為有效解決侵犯商業秘密刑事案件辦理過程中商業秘密界定不清、侵權行為判定標準不易把握等痛點、難點,該院在總結辦案經驗的基礎上出臺了《指引》。
《指引》圍繞商業秘密的界定、侵權行為的辨析、入罪門檻的變化與認定、主觀故意的認定、損失數額確定、司法鑒定的審查和采信、證據的分類以及刑民交叉問題的處理等辦案中常見的問題提出了審查的重點和規范。
針對商業秘密界定難、侵權行為辨析難、損失認定難的三大瓶頸,以及依托網盤傳輸是否喪失非公知性、內外勾結情況下跳槽員工侵權行為定性等侵犯商業秘密刑事案件的爭議焦點與疑難問題,《指引》總結相關案例處理經驗,明確商業秘密的非公知性認定爭議、喪失非公知性的非典型情況判斷、商業秘密的非公知性與專利的新穎性等標準,為處理重點疑難問題提供有益指引。
《指引》還明確了通過訴訟參與人(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或案外人申請以及檢察機關依職權啟動保密程序的途徑,明確保密措施及涉案工作人員保密義務,著重保護商業秘密權利人合法權益,防止因辦案造成商業秘密的二次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