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十二生肖我當遇什么意思這個問題,遇字解一生肖是什么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你好,是羊,這樣的人消極性:總是隱藏自己的內心世界,即便是想成為朋友,也很少主動搭話。*……以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你……*
口訣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1975年12月,湖北云夢睡虎地發掘兩批秦代竹簡,其中有關“盜者”的內容:
“子,鼠也,盜者銳口,稀須,……丑,牛也,盜者大鼻長頸,……寅,虎也,盜者狀,希須,面有黑焉。卯,兔也,盜者大面頭。辰,盜者男子,青赤色……巳,蟲也,盜者長而黑蛇目。午,鹿也,盜者長頸小哘,其身不全。……未,馬也,盜者長須耳。申,環也,盜者圓面……酉,水也……戌,老羊也……亥,豕也。”
上述與現代生肖次第基本相同,但辰未寫生肖;午對鹿;未對馬;戌對老羊
1986年4月,甘肅天水放馬灘秦代墓葬出土甲、乙兩種《日書》竹簡,年代與睡虎地秦簡相近。甲種竹簡也有盜者的記錄:
子,鼠矣。丑,牛矣。寅,虎矣。卯,兔矣。辰,蟲矣。巳,雞矣。午,馬矣。未,羊矣。申,猴矣。酉,雞矣。戌,犬矣。亥,豕矣。
該記錄生肖與地支的對應關系與現代相比,除“辰蟲巳雞”外,其余完全相同。
擴展資料:
漢族生肖中的十二種動物的選擇并不復雜,它與漢族人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相接近的,是可以猜測的。
在十二種生肖動物,大致可將其分為三類:一類是已被馴化的“六畜”,即牛、羊、馬、豬、狗、雞,它們是人類為了經濟或其它目的而馴養的,占十二種動物的一半。
“六畜”在中國的農業文化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六畜興旺”代表著家族人丁興旺、吉祥美好。春節時人們一般都會提“六畜興旺”,因此這六畜成為生肖是有其必然性的。
第二類是野生動物中為人們所熟知的,與人的日常、社會生活有著密切關系的動物,它們是虎、兔、猴、鼠、蛇,其中有為人們所敬畏的介入人類生活的,如虎、蛇;也有為人們所厭惡、忌諱,卻依賴人類生存的鼠類;更有人們所喜愛的,如兔、猴。
第三類是中國人傳統的象征性的吉祥物——龍,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集許多動物的特性于一體的“人造物”,是人們想象中的“靈物”。龍代表富貴吉祥,是最具象征色彩的吉祥動物,因此生肖中更少不了龍的位置。
十二生肖的傳說故事:?
相傳,混沌初分,天干地支剛定時,玉皇大帝下令普召天下動物,要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字的地支,選拔十二個屬相。
消息傳來,驚動了花貓和老鼠這兩個相好的朋友。花貓對老鼠說:“明天五更去天庭應選,我有個貪睡的毛病,到時你可要喊我一聲啊!”老鼠連聲道:“好說,好說!”
可是第二天一早,不講信義的老鼠卻偷偷起床,不辭而別了。
這天,靈霄寶殿里禽獸如云集,開始應選。玉帝按天地之別,單挑了龍、虎、牛、馬、羊、猴、雞、狗、豬、兔、蛇、鼠十二種大家族水陸獸類來做十二屬相。公雞當時長著兩只美麗的角,也被列入獸類里。
玉帝剛要給它們排下一次座次,只見班中閃出黑豬來。這老黑,別看生得笨嘴拙腮,卻專愛惹事生非。它奏道:“明君既已選好十二首領,小臣愿意替君分擔劬勞,當個公正人,為兄弟們依次排位。”玉帝聞言大喜,囑咐黑豬要秉公而斷,就退朝了。
玉帝一走,十二屬相就鬧成了一鍋粥。
開頭,大家一致推選溫和、寬厚的老黃牛居首位,連威武的老虎、蒼龍也敬它幾分,表示同意。可是,縮在墻角的老鼠卻鉆了出來,提出***。它說:“論大數我大,不信咱到人間比試比試,聽聽百姓的評論。”于是老黃牛和老鼠來到街頭鬧市。
黃牛在人群中走過時,人們毫無反應。這時,老鼠“哧溜”一下子爬到牛背上,打起立樁來,街上的人們紛紛亂嚷:“好大的老鼠!”等人們拿出棍棒趕來撲打時,老鼠早已跑遠了。
老鼠回來大吹大擂,眾首領都替黃牛打抱不平,只有黑豬暗自高興。它覺得只有這樣大小不分,好壞難辨,才能魚目混珠,自己也從中漁利。他大筆一揮,先排了老鼠,后排了黃牛。
一旁惹惱了老虎和蒼龍,它倆大聲喧叫起來,震得天庭發抖。眾首領忙向龍和老虎朝拜,一致推選老虎為山中之王,蒼龍為海中之王,統管天下。猴子為老虎寫了“王”字金匾,掛在老虎前額上,公雞把兩只角送給了蒼龍。
從此,蒼龍戴上了桂冠。老虎、蒼龍有了人間權勢,也就甘居老鼠和老黃牛之后了。這時,又跳出一個多事的野兔,它冷笑一聲說:“嘿嘿!論長相我和老鼠差不多,論個子我比老鼠大,我是山王的護衛,應該排在海王前面。”
蒼龍一聽大怒,說:“你休得胡攪蠻纏,不服氣咱也比試比試。”黑豬一聽正中下懷,忙說:“一言為定,你們就比比賽跑吧,讓獵狗做你們的裁判員。”
獵狗和公雞素來不和,他見公雞討好蒼龍,便想借機捉弄它們一下。他選了條荊棘叢生的跑道,暗地里對野兔說:“你的尾巴太長,會妨礙比賽的,要忍痛割愛。”它給野兔剪斷了一大截尾巴,只剩下一點尾巴根。
賽跑開始了,蒼龍騰云駕霧,片刻間就飛到前面去了。可是當跑到灌木叢中角就被樹枝野藤掛住了,怎么也摘不下來。野兔一躥十八垅,一口氣跑到了終點。
黑豬不顧眾首領的反對,把野兔排在蒼龍之前,老虎之后。
豬狗去給野兔賀喜,它向野兔賣好說:“要是不選這樣的跑道,不幫你割尾巴,你哪有今天的勝利啊!”野兔正捧著那截粗大的尾巴惋惜,聽了獵狗的話,撇著三瓣嘴說:“哼!我是憑本領取勝的,沒有你,我還丟不了這條漂亮的尾巴呢!”
獵狗一聽,眼都氣紅了,它說:“既然你有本領,那咱倆也遛一遭!”野兔傲慢地說:“這有什么難的,我先跑,你要能追上我,我請你啃骨頭。”說著,就得意洋洋地跑起來。獵狗磨了磨爪子,一煞腰,箭一樣地追去。不一會,就攆上了野兔。他用嘴咬住野兔的脖子,一邊吃,一邊說:“好了,這下該我啃骨頭了。”
為這事,獵狗也受了處分,被排到最后頭。
蒼龍賽跑失敗后,經常背地里抱怨那對雞角掛累了它。公雞聽到后又后悔又傷心,它來到海邊,對蒼龍說:“龍哥哥,既然這兩只角對你毫無益處,那就請你還給我吧。”蒼龍狡詐地說:“這雙角雖然害了我,但能裝飾我的儀表。
還你不難,要等到太陽出西山,月亮下東海。”說完,一個猛子扎入海底去了。天真的公雞信以為真,它每天天不亮就起來,盼望太陽從西山出來,還不時伸長脖子,向天海呼叫:“龍哥哥―――!角―――還―――我―――”
從此,公雞失去了兩只角,也被排在后頭。
只剩下猴,蛇,馬,羊,豬幾位首領沒有揭曉了。黑豬又別有用心地煽動起來:“猴弟是陸上的雜耍大王,蛇弟是水中的泅渡能手,你倆誰先誰后呢?”經過一番議論,它們決定再到人間進行一次民意測驗,進行雜耍表演。青蛇邀了紅馬,猴子邀了山羊,讓它倆幫助做服裝道具。
當時,蛇腹下有十二條腿,行走起來又笨又慢。紅馬是個助人為樂的實干家,它不聲不響地用薄皮給蛇做了一身長筒龍衣,龍衣上面用馬鬃編織了方格花紋,煞是好看。紅馬又從腹下刮了一層油脂涂在龍衣上,使龍衣滑膩非常。青蛇穿上龍衣,遮住了笨腿,用滑行代替了步行,既靈敏又美觀。
山羊平時就討厭猴子,嫌它整天躥上跳下,給它踩壞了青草,所以對猴自的幫助不那么熱心。猴子想彌補一下光腚的缺陷,向山羊求援道:“羊大哥,請你剪給我一點絨毛,讓我補補后腚吧。”山羊不高興地說:“天要冷了,你知道我全憑著這身寶衣呢。”猴子沒辦法,只好光著腚。
比賽那天,青蛇披著龍衣,一會兒在樹枝上盤卷如藤,一會兒在水面上滑行如梭。它昂起頭頸,只用尾尖著地,表演各種雜技,人們連連喝彩。輪到猴子表演了,只見它攀杠子,蕩秋千,也贏來不少喝彩。當表演到“倒掛竹簾”時,猴子用尾尖卷在樹枝上,頭朝下做起各種驚險動作。
忽聽有人喊:“看啊!猴***眼著火了!”人們都大聲哄笑起來。猴子向來護短。它臉紅心慌,忙用尾巴去遮***,只聽“撲通”一聲,頭朝下跌了個滿臉花。
就這樣,青蛇和紅馬排在了前頭,山羊和猴子排在了后頭。
給眾首領排完座次,黑豬把自己寫在最前頭,心里說:這回可是我升官發財、名利雙收的時候了!
他來到靈霄殿,見了玉帝。玉帝接過座次表,看了一眼,二話沒說,就把前面黑豬的名字勾掉,填在最后頭。于是,玉帝讓太白金星按地支排寫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十二生辰表。降下一道勒旨,令值日功曹到人間發布。
排選已定,玉帝怒氣未消,又給黑豬批了幾句話:
無用蠢才,顛倒黑白。罰去吃屎,一年一宰。黑豬被貶,一下氣了個大肚子。它終日躺在茅窩里,再也難得管閑事了。可是,有時心里仍然發癢,按捺不住,用嘴巴拱這拱那,撥弄是非。
老鼠回到家里,高興地捋著三根半胡須跳起舞來,把熟睡的花貓驚醒了.花貓問:“還不到時侯呀?”老鼠說:“早過了,咱們還爭第一呢!”他向花貓繪聲繪色地吹噓起自己乖巧。
花貓惱悔地說:“我再三和你說,你怎么不叫我一聲呢?”老鼠卻搶白花貓說:“你自己沒長耳朵?我叫你去,你還興拱了我的位置呢!”花貓一聽,氣得長須倒豎,杏眼圓睜,它張開鋒利的爪子,一個箭步撲上去,把老鼠吃掉了。
從此,貓和老鼠就成了世代冤家。
其實,這只是傳說.十二生肖兩兩相對,體現了我們祖先對中國人全部的期望和要求。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十二生肖
天肖是兔、馬、猴、豬、牛、龍,這六個生肖。?
兔:
兔是中國的十二生肖之一,排名第四,對應地支中的卯。性格溫柔善良,說話悄聲細語,人際關系較為和諧,能夠擁有不少知心朋友。喜歡安靜,討厭吵鬧,懂得享受高品質生活。但思想較為單純,不喜歡思考,也不具備縝密的心思,所以往往會與絕佳的機會失之交臂。非常看重友情,討厭被背叛,較為情緒化,事業上難成大事。
馬:
馬是十二生肖之一,地支的第七位,故午屬馬,在時間上表示上午11時至下午1時(午時)。天性聰明,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捷徑,善于思考,遇到事情積極主動。活潑好動,喜歡結交各類朋友,但知心朋友并不多。事業心比較重,具有領導才華,不甘心屈居于人,自主創業的可能性相當大。性格剛強,做事有毅力,但有時候不喜歡聽取他人的虛心建議。
猴:
猴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九,與十二支配屬“申”,故一天十二時辰中的“申時”,下午三點到五點又稱“猴時”。性格積極外向,活潑好動,思維敏捷,聰明伶俐。比較好強,競爭心理特別強烈,不過能力一般,所以往往并不能在最后取勝。社交手腕高明,能夠周旋與多人之間,保持平衡關系,為個人發展,鋪墊道路。
豬:
豬是中國古代生肖屬相中排第十二的生肖,亥是地支的十二位,就像自然數的12。勤勞而又質樸,為人單純,沒什么壞心思,與人交往過程中,真誠而坦率,所以人際關系十分和諧。脾氣很好,追求一種平和的狀態,所以從不與人爭吵和辯論。對物質生活有較高的追求,喜歡吃吃喝喝,享受生活,但不太會理財。
牛:
生肖牛指的是十二生肖之一的牛,牛在十二生肖中居次位,與十二地支配屬“丑”。比較老實,能夠得到身邊人的信任,注重誠信,答應的事情一定會完成。為人質樸,不會眼高手低,好高騖遠,而是會腳踏實地,過好眼前的每一天。到了中年,生活會相當富足,手頭有不少財富。但表面上,依然會特別低調,炫富這種事情,絕對不可能發生在其身上。
龍:
辰龍是十二地支與十二生肖的形象化代表,傳統的說法是生肖屬龍者天生強運。人品極好,不屑于耍小手段,胸懷寬廣,慷慨大方。積極向上,熱愛生活,對未來總是充滿著美好的幻想,并愿意為之努力拼搏。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有些冷漠,甚至是嚴肅,但其實內心具有特別強烈的肝膽俠義,善于為他人著想,看到落難之人,絕對不會袖手旁觀。
地肖:
十二生肖中地肖就是鼠、虎、蛇、羊、雞、狗。
鼠:
作為地肖之首的屬鼠人其實特性還是很容易就讓人了解到的,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睿智,睿智的一面足以讓他們應對很多難題。也正是因為有著如此聰明的大腦,他們晉升的速度往往也會比一般人快上許多。如果說屬鼠人天生就是成才的料,那么這句話說的一點兒也不過分。這類地肖人一般在早年間都會取得比較優異的一面,今后的成長道路也是比較順利的。
虎:
屬虎人也是地肖之中的其中一個,其實天當地當之間并沒有什么另外的說道。只是古人在排列生當的時候將生肖分成了兩組而已,恰巧屬虎人就是地肖。地肖中的屬虎人最大的特性就是敢于拼搏,他們一般都不太注重后果,所以說難免會在做事的時候出現一些瓶頸。屬虎人也是唯一一個容易把自己陷入困境的生肖,馬虎大意、做事激進是屬虎人的作風。
蛇:
在地肖中也有屬蛇人的份,屬蛇人最大的特性就是穩定。不論做什么事情考慮的都是比較周全的,因為迄今為止最不容易出錯的一個生肖,屬蛇人做事風格偏柔和,不太喜歡激進的做事風格,他們認為如果一個人激進了就很有可能頻繁出錯。屬蛇人善于將惡果扼殺在搖籃里,他們屬于穩健派。屬蛇人早年間可能遇到的事情比較多,中后期會變得較為安逸一些。
羊:
屬羊人在地肖中也是擁有著一定的地位的,屬羊人最明顯得特征就是柔和。他們做事不喜歡沖在前頭,更喜歡在別人的身后默默地支持著。屬羊人有著很完美的性格,能夠救人于水火,也能夠成為別人路上的指路明燈。他們的做事效率雖然不快,但總會一心為別人著想。屬羊人的成就往往都比較晚,早年間不會出現太大的成果,但是未來的成就是不可估量的。
雞:
屬雞人也是地肖之中的其中一員,他們的特性也是非常明顯的。那就是認真勒懇,在做事的時候不太容易出現差錯。并且屬雞人總是喜歡把自己考慮的比較全面,為人稍帶有些自私和刻薄。屬雞人有的時候不能夠考慮到其他人的感受,所以看起來會比較冷血。但是屬雞人在辦事效率上的確是值得夸贊的,而且他們有著比較敏銳的直覺,能夠洞悉事情的發生。
狗:
最后一個地肖就是屬狗人了,屬狗人給人的感覺就是殷實而且靠得住。他們基本上沒什么怨言,也特別喜歡積極做事。屬狗人是唯一一個能夠讓人放心的生肖,他們經常會成為別人的左膀右臂,而且從來都不貪圖其他利益。屬狗人可以成為別人堅強的后盾,也可以成為別人的指路明燈。總的來說屬狗人是比較全面的地肖。
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又叫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家野肖:
家肖:牛,馬,羊,雞,狗,豬。
野肖:鼠,虎,兔,龍,蛇,猴。
琴棋書畫肖:
琴肖:雞,蛇,兔。
書肖:馬,龍,虎。
棋肖:鼠,牛,狗。
畫肖:羊,豬,猴。
春夏秋冬肖:
春,東,風,生肖:兔,虎,龍。
夏,南,雷,生肖:馬,蛇,羊。
秋,西,云,生肖:雞,猴,狗。
冬,北,雨,生肖:鼠,豬,牛。
朝夕肖:
朝肖:兔,龍,蛇,馬,羊,猴。
夕肖:鼠,牛,虎,雞,狗,豬。
男女肖:
男肖:鼠,牛,虎,龍,馬,猴,狗。
女肖:兔,蛇,羊,雞,豬。
紅綠藍肖:
紅肖:鼠,兔,馬,雞。
藍肖:虎,蛇,猴,豬。
綠肖:牛,龍,羊,狗。
金木水火土肖:
金肖:猴,雞。
木肖:虎,兔。
水肖:鼠,豬。
火肖:蛇,馬。
土肖:牛,龍,羊,狗。
陰陽肖:
陰肖:鼠,龍,蛇,馬,狗,豬。
陽肖:牛,虎,兔,羊,猴,雞。
十二生肖的傳說故事:
話說混沌初分,天干地支剛定時,玉皇大帝下令普召天下動物,要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選拔十二個屬相。消息傳出后,驚動了花貓和老鼠這兩個相好的朋友。花貓對老鼠說:“明日五更去天庭應選,我有個貪睡的毛病,到時你可要喊我一聲啊!”老鼠連聲道:“好說,好說!”
可是第二天一早,不講信義的老鼠卻偷偷起床不辭而別了。這天,靈霄寶殿上禽獸云南集,開始應選,玉帝按天地之別,單挑了龍、虎、牛、馬、羊、猴、雞、狗、豬、兔、蛇、鼠十二種水陸獸類來作十二屬相。
公雞當時長著兩只美麗的角,也被列入獸類里。豬的搬弄是非玉帝剛要給它們排一下座次,只見豬閃了出來,別看它生得笨嘴拙腮,卻專愛惹事生非,它奏道:“玉帝既已選好十二屬相,小臣愿替君分憂解愁,當個公正人,為兄弟們依次排位。”玉帝聞言大喜,囑咐豬要秉公而斷,就退朝了。
玉帝一走,十二生肖就鬧成了一鍋粥。老鼠第一開頭,大家一致推選溫和、寬厚的老黃牛居首位,連威武的老虎、蒼龍也敬它幾分,表示同意。可是,縮在墻角的老鼠卻鉆了出來,提出***。它說:“論大數我大,不信咱們到人間比試比試,聽聽百姓的評論。”于是,老黃牛和老鼠來到街頭鬧市。
牛在人群中走過時,人們毫無反應。這時,老鼠“哧溜”一下子爬到牛背上打起立樁來,街上的人們紛紛亂嚷:“好大的老鼠!”等人們拿出棍棒趕來撲打時,老鼠早已跑遠了。老鼠回來大吹大擂,眾動物都替黃牛打抱不平,只有黑豬暗自高興,它覺得只有這樣大小不分,好壞難辨,才能魚目混珠,自己也從中漁利,于是,它大筆一揮先挑了老鼠,后排了老牛。
山中虎王,海中龍王:
這可惹惱了在一旁的老虎和蒼龍,它倆大聲喧叫起來,震得眾動物們發抖。眾動物忙向龍和虎朝拜,一致推選老虎為山中之王,蒼龍為海中之王,統管天下。猴子為老虎寫了“王”字金匾,掛在老虎前額上,公雞把兩只角送給了蒼龍。
從此,蒼龍戴上了桂冠。老虎、蒼龍有了人間權勢,也就甘居老鼠和老黃牛之后了。龍兔賽跑這時,又跳出一個多事的野兔,它冷笑一聲說:“嘿嘿!論長相我和老鼠差不多,論個子我比老鼠大,我是山王的護衛,應該排在海王前面。”
蒼龍一聽大怒,說:“你休得胡攪蠻纏,不服氣咱就比試比試。”黑豬一聽正中下懷,忙說:“一言為定,你們就比比賽跑吧,讓獵狗來做你們的裁判員。”狗和雞素來不和,它見雞討好龍,便想借機捉弄它們一下,它選了條荊棘叢生的跑道,暗地里對兔說:“你的尾巴太長了,會妨礙比賽的,要忍痛割愛。”它給兔子剪斷了一大截尾巴,只剩下一點尾巴根。
比賽開始了,蒼龍騰云駕霧,片刻間就飛到了前面去了,可是,當跑到灌木叢中時角就被樹藤掛住了,怎么也摘不下來。野兔一躥十八個垅,一口氣跑到了終點。黑豬不顧眾動物的反對,把兔子排在了蒼龍之前老虎之后。
狗兔之爭
狗去給野兔賀喜,它向兔賣好說:“要是不選這樣的跑道,不幫你割斷尾巴,你哪有今天的勝利呀。”野兔正捧著那截粗大的尾巴惋惜,聽了狗的話,撇著三瓣嘴說:“哼!我是憑本領取勝的,沒有你,我還丟不了這條漂亮的尾巴呢!”狗一聽,眼都氣紅了,它說:“既然你有本領,那咱們也遛一遭!”
野兔傲慢地說:“這有什么難,我先跑,你要能追上我,我請你啃骨頭。”說著就得意洋洋地跑起來。獵狗磨了磨爪子,箭一樣地追了上去。不一會兒,就攆上了野兔,它用嘴咬住野兔的脖子,一邊吃一邊說:“好了,這下該我啃骨頭了。”為這事,狗也受了處分,被排到最后頭。從之后,狗和兔子之間有了不解的仇恨,獵狗經常幫助人們上山逮野兔。
公雞失雙角:
蒼龍比賽失敗后,經常背地里抱怨那對雞角掛累了它,公雞聽到了又后悔又傷心,它來到海邊對龍說:“龍哥哥,既然這兩只角對你毫無益處,那就請你還給我吧。”龍狡猾地說:“這雙角雖然害了我,但能裝飾我的儀表,還你不難,要等太陽出西山,月亮下東海。”
說完,便一個猛子扎下海底去了。天真的公雞信以為真,它每天天不亮就起來,盼望太陽從西山出來,還不時伸長脖子,向大海呼叫:“龍哥--哥!角--還--我……”。從此,公雞失去了兩只角,也被排在后頭。
雜技表演定排位:
只剩下猴、蛇、馬、羊、豬的排位沒有確定了。豬又別有用心地煽動起來:“猴弟是陸上的雜耍大王,蛇弟是水中的泅渡能手,你們誰先誰后呢?”經過一番議論,它們決定再到人間進行一次民間測驗,進行雜技表演。青蛇邀了馬,猴子邀了山羊,讓它倆幫助做服裝道具。
當時,蛇腹下有十二條腿,行走起來又笨又慢。馬是個助人為樂的實干家,它不聲不響地用薄皮給蛇做了一身去筒龍衣,龍衣上面用馬鬃編了方格花紋,煞是好看。馬雙從腹下刮了一層油脂涂在龍衣上,使龍衣非常滑膩。青蛇穿上龍衣,遮住了笨腿,用滑行代替了步行,既靈敏又美觀。從此之后,蛇沒有了腳,用滑行前進。
山羊平時就討厭猴子,嫌它整天躥上跳下,給它踩壞了青草,所以對猴子的幫助不那么熱心,猴子想彌補一下光腚的缺陷,身山羊求援道:“羊大哥,請你剪給我一點絨毛,讓我補補后腚吧。”山羊不高興地說:“天要冷了,你知道我全憑這身寶衣呢!”猴子沒辦法,只好仍舊光著腚。
比賽那天,青蛇披著龍衣,一會兒在樹枝上盤卷如藤,一會兒在水面上滑行如梭。它昂起頭頸,只用尾尖著地,表演各種雜技,人們連連喝彩。
輪到猴子表演了,只見它攀杠子、蕩秋千,也贏來不少喝采,當表演到“倒掛竹簾”時,猴子用尾尖卷在樹枝上,頭朝下做起各種驚險動作,忽聽有人喊:“看啊!猴***眼著火了!”人們都大聲哄笑起來。猴子向來護短,它臉紅心慌,忙用尾巴去遮***,只聽“撲通”一聲,頭朝下跌了個滿臉花。就這樣,青蛇和紅馬排在了前頭,山羊和猴子排在了后頭。
黑豬被貶:
豬的私心給眾動物排完座次,豬把自己寫在最前頭,心里說:“這回可是我升官發財、名利雙收的時候了!”豬來到靈霄殿,見了玉帝。玉帝接過座次表,看了一眼,二話沒說,就把前面黑豬的名字勾掉,填在最后頭。
于是,玉帝讓太白金星按地支排寫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十二生辰表,并降下一道諭旨,令值日功曹到人間發布。倒霉的豬排選已定,玉帝怒氣未消,又給豬批幾句話:“無用蠢才,顛倒黑白。罰去吃屢,一年一宰”。
黑豬被貶,一下子氣了個大肚子。它終日躺在茅窩里,再也懶得管閑事了。可是,有時仍然心里發癢,按捺不住,用嘴巴拱這拱那,撥弄是非。
貓與鼠的仇恨:
老鼠回到家里,高興地捋著三根半胡須跳起舞來,把熟睡的花貓驚醒了。花貓問:“還不到時候嗎?”
老鼠說:“早過了,咱還爭了第一呢!”鼠向花貓繪聲繪色地吹噓起自己的乖巧。
花貓惱悔地說:“我再三跟你說過,你怎么不叫我一聲呢?”
老鼠卻搶白花貓說:“我叫你去?你沒準會搶了我的位置呢!”貓一聽,氣得長須倒豎,杏眼圓睜,它張開鋒利的爪子,一個箭步撲上去,把老鼠吃掉了。從此,貓和老鼠就成了世代冤家。
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種源于自然界的動物即鼠、牛、虎、兔、蛇、馬、羊、猴、雞、狗、豬以及傳說中的龍所組成,用于記年,順序排列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在多個國家和民族被廣泛使用。
來源歷史
介紹
用12生肖紀年,在我國至少在南北朝時開始了。《北史·宇文護傳》中,記載了宇文護的母親寫給他的一封信,信中說:“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表明當時民間已有12生肖的用法了。但是,12生肖的來歷如何呢?我國古籍中記載,我國古代的中原地區,最初使用的是“干支紀年法”,即用10個天干符號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個地支符號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來紀年。在我國西北地區的少數游牧民族則以動物來紀年。《唐書》中記載:“黠戛斯國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曰虎年。”另外,《宋史·吐蕃傳》中也記載說,吐蕃首領在敘事時,以物紀年,所謂“道舊事則數十二辰屬日,兔年如此,馬年如此。”以后,在中原同少數民族的交往中,兩種紀年法相互觸合形成現在12生肖。正像清代趙翼在《陔余叢考》中指出的那樣,“蓋北俗初無所謂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浸尋流傳于中國,遂相沿不廢耳。”這種關于12生肖來歷的解釋,已經被許多人認可。
另外,關于12生肖來歷的說法還有:洪巽的《陽谷漫錄》中說,12地支中位居奇數者,以動物的指或蹄也為奇數相配,如子位居首位,與它相配的鼠為5指,地支中居偶數位的,則取相屬之偶數以為名,如牛與丑相配,為4爪。葉世杰在《草木子》中,把12生肖的來歷解釋為:術家以12肖配12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無牙、牛無齒、虎無脾、兔無唇、龍無耳、蛇無足、馬無膽、羊無瞳、猴無臀、雞無腎、犬無胃、豬無筋、人則無不足。”
其它的說法還有種種。諸如:黃帝要選拔12種動物在天上按時值班……通過競賽而選中了鼠、牛、虎等12種動物;12生肖來源于原始社會一些氏族的圖騰崇拜;12生肖可能是從天竺引進的;或28個星宿分布周天,以值12個時辰。每個星宿都以一種動物命名。從每個時辰值班的動物中挑選某種常見的作某一年的代稱等等,不一而足。
盡管人們不能確定12生肖的確切來歷,但因為它的通俗、方便又具有趣味性,所以一直沿用至今,成為古人留給我們的一種仍有實用價值的寶貴遺產。
神話傳說
十二生肖的由來流傳著一個神話傳說:說玉皇大帝想選出12種動物作為代表,然后他就派神仙下凡跟動物們說了這件事,又定了時間在卯年卯月卯日卯時到天宮來競選,來的越早的排的越靠前,后面的排不上。而那個時候的貓和老鼠還是好朋友。貓愛睡覺但他也想被選上,所以就叫老鼠到時候叫他。可是老鼠一轉頭就忘記了。老鼠去找老牛,說他起得早跑得快,叫牛到時候帶帶他。老牛答應了。那個時候的龍是沒有犄角的,而雞是有犄角的。龍就跟雞說,雞已經很漂亮了,用不著犄角,叫雞借他。雞一聽龍的奉承,很高興,就把犄角借給了龍,并叫龍競選后記得按時還他。龍滿口答應了。到了卯年卯月卯日卯時,眾動物紛紛趕向天宮,而貓還在睡覺。鼠坐在牛的背上。到達天庭后,老鼠“蹭”的一跳。玉皇大帝就說老鼠最早到達,讓老鼠排第一;老牛排第二;老虎也隨后到了,排第三;兔子也到了,排第四;龍來得很晚,但他個兒大,玉皇大帝一眼就看到了他,并看他這么漂亮,就讓他排第五,還說讓他的兒子排第六,可龍很失望,因為他兒子今天沒來。這時后面的蛇跑來說:“他是***爸我排第六!我排第六!”蛇就這么排了第六;馬和羊也到了,他倆你讓我我讓你的:馬兄你先,羊兄你先,他們推來推去的,玉皇大帝看他們這么有禮貌,就讓他們排了第七第八;猴子本來排三十幾的,可是他憑自己會跳,就拉著天上的云朵跳到了前面,排到了第九;接著雞狗豬也紛紛被選上。競賽結束后貓才醒來,老鼠剛回家就被貓滿世界的追。競賽結束后龍來到大海邊,看到有犄角的他比以前漂亮多了,就不準備還雞了。為了躲雞,他從此就消失在人間,而雞很氣憤于是他從此以后天天一大早的起來對著大海喊:快還我!快還我!母雞就喊:快還他!快還他!小雞也叫:還!還!
史書記載
關于十二生肖的由來,歷史上的記載是:我國自帝舜時代就開始使用天干十個符號和地支十二個符號相配合的“干支紀年法”。以動物紀年的***最初起源于我國古代西、北部從事游牧的少數民族中。
《唐書》載:“黠戛斯國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曰虎年。”清代著名考據學家趙翼在《陔馀叢考》中考證云:“益北狄俗初無所謂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至漢時呼韓邪(單于)款塞人居五原,與齊民相雜,浸尋流傳于中國,遂相沿不廢耳。”十二生肖最早見于世界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詩經·小雅·車攻》曰:“吉日庚午,既差我馬。
十二生肖虎
”又見于《禮記·月令·季冬》:“出土牛,以送寒氣。”十二生肖之說,究竟產生于何時?有史料云:它最晚應形成于漢代。其依據是東漢王充《論衡·物勢篇》云:“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又云:“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申,猴也。”共提出十一種生肖名。加上東漢趙曄《吳越春秋》中有“吳在辰,其位龍。”恰好補上了“辰龍”,而成全了十二生肖。可見在東漢十二生肖已經形成。至于十二生肖的使用,至少在南北朝時代就已經出現。
北史《宇文護傳》記載了宇文護的母親寫給他的一封信,內容是:“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由此可見當時民間已普遍使用十二生肖記錄人的生年了。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即1975年12月間,在湖北云夢睡虎地第11號秦墓的出土文物中,發現了上千支竹簡。其中《日出·盜者》清楚地記載著用生肖占卜盜賊相貌特征的文字。這一奇跡的出現,證明了在春秋戰國時代就使用十二生肖了。因為第十一號秦墓,據考證葬于始皇帝三十年,即公元前217年。有人說:我們的祖先用生肖紀年,遠在秦始皇稱帝之前就開始了,而且具體地指出“始于夏,流傳于商周。”但如何引證,恐尚待史學和文物學者進一步探究了。我國古代南北朝不僅使用十二生肖紀年,而且出現了沈炯創作的《十二屬詩》: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虎嘯坐空谷,兔月向窗開。龍陰遠青翠,蛇柳近徘徊。馬蘭方遠摘,羊負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雞砧引清懷。狗其懷屋外,豬蠡窗悠哉。這首詩在首字按序嵌入了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種動物的生性特點,起到畫龍點睛之作用。
明朝大學者胡儼撰寫的十二生肖詩,不僅依次嵌入生肖名,而且一名一典,頗有情趣。詩云:鼷鼠飲河河不干,牛女長年相見難。赤手南山縛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驪龍有珠常不睡,畫蛇添足適為累。老馬何曾有角生,羝羊觸藩徒忿嚏。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雞空自老林邱。舞陽屠狗沛中市,平津放豕海東頭。首句“鼷鼠”即水鼠。二句的“牛女”即民間牛郎織女的傳說。五句的“驪龍”是龍的一個種類,其頦下有寶珠一顆,故謂之驪龍。八句的“羝羊”即公羊,“觸藩”指羊角觸籬笆。十一句的“舞陽”指漢高祖劉邦封名將樊噲為舞陽侯,他曾在江蘇沛縣以宰狗為生。最后一句是指漢武帝丞相公孫弘,當年曾在東海放過豬。十二生肖的來歷與傳說從文獻記載來看,黃帝時代就有十二地支,它跟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等十二星座有關,最早的十二地支、十二星座都代表著每年十二個不同的月令、節令。殷商時期發明了甲、乙、丙、丁等十個計算與記載數目的文字,后來研究命理的人把它稱為天干,并使之與地支結合運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計年、月、日、時。相傳以十二種動物取代十二地支,來代表十二個月令,是漢朝東方朔的杰作。有明確記載的是東漢王充所寫《論衡》中的《言毒篇》,他提到了十二種動物的名稱。用十二生肖來計年,也起于東漢。清朝趙翼所著《陔余從考》也指出這一史實。至于為什么要選定十二種動物作標志,最早可能與圖騰有關。古代各部落都選一種特別懼怕或特別喜愛
十二生肖龍
的動物,以其圖案作為本部落標志。
宋代洪巽的《旸谷漫泉》、明朝郎瑛的《七修類稿》等對此都作了解釋。另外佛經《大集經》記有十二生肖輪流***的故事,但其中無虎而有獅子,因此有人認為,十二生肖是由古印度傳入中國的,以虎代獅,可能與中原不產獅有關。也有人認為,十二生肖首先出現于記時。一晝夜是二十四小時,古代天文學家將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同時他們在觀天象時,依照十二種動物的生活習慣和活動的時辰,確定十二生肖。夜間十一點至次日凌晨一點,屬子時,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靜,頻繁活動之時,稱“子鼠”。凌晨一點至三點,屬丑時。牛習慣夜間吃草,農家常在深夜起來挑燈喂牛,故稱“丑牛”。凌晨三點至五點,屬寅時。此時晝伏夜行的老虎最兇猛,古人常會在此時聽到虎嘯聲,故稱“寅虎”。清晨五點至七點,屬卯時。天剛亮,兔子出窩,喜歡吃帶有晨露的青草,故為“卯兔”。早晨七點至九點,屬辰時。此時一般容易起霧,傳說龍喜騰云駕霧,又值旭日東升,蒸蒸日上,故稱“辰龍”。上午九點至十一時,屬巳時。大霧散去,艷陽高照,蛇類出洞覓食,故作“巳蛇”。中午十一點至一點,屬午時。古時野馬未被人類馴服,每當午時,四處奔跑嘶鳴,故稱“午馬”。午后一點至三點,屬未時。有的地方管此時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時候,故稱“未羊”。下午三點至五點,屬申時。太陽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時啼叫,故為“申猴”。下午五點至七點,屬酉時。太陽落山了,雞在窩前打轉,故稱“酉雞”。傍晚七點至九點,屬戌時。人勞碌一天,閂門準備休息了。狗臥門前守護,一有動靜,就汪汪大叫,故為“戌狗”。夜間九點至十一點,屬亥時。夜深人靜,能聽見豬拱槽的聲音,于是稱作“亥豬”。就這樣,一天的時辰和動物搭配就排列了下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后來人們把這種紀時法用于紀年,就出現了十二生肖。對十二種動物配十二時辰,還有一類似的說法。據說天地生成于子時,生之初,沒有縫隙,氣體跑不出來,物質無法利用,被老鼠一咬,出了縫隙,才使氣體跑出來,物質便能利用了。老鼠有打開天體之神通,子時就屬鼠了。老鼠打開了天地之縫,牛便出來耕耘在地,于是丑時就屬牛了。傳說人生于寅,“寅”字有敬畏之意,古時人最怕老虎,寅時便屬虎了。卯時已經進入清晨,但太陽還沒有出來,照亮大地的還是月亮,而月宮中唯一的動物是“玉兔”,于是卯時便屬兔。傳說辰時正是群龍行雨的時候,此時自然屬龍了。蛇善于利用草掩藏其行蹤,據說巳時蛇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動,不能傷人,所以巳時屬蛇。午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剛欲產生,馬跑離不開地,是屬陰類動物,故午時屬馬。傳說羊吃了未時的草,并不影響草的再生,未時就屬羊了。申有“伸”的意思,而猴子最善于伸屈攀登,故申時屬猴。酉時雞開始歸窩,此時當屬雞。戌時天漸漸黑了,狗開始“工作”,看家望門護院,這時就屬狗。亥時已入夜,萬物寂靜,天地混沌,而豬和天地混沌一樣,除“吃”以外一無所知,亥時自然就屬豬了。
十二生肖馬
《法苑珠林》引《大集經》言十二生肖由來曰:“閻浮提外,四方海中,有十二獸,并是菩薩化導。人道初生,當菩薩住窟,即屬此獸護持、得益,故漢地十二辰依此行也。”又云:“其所以分配之義,則《旸谷漫錄》言之頗詳。據之,子、寅、辰、午、申、戌俱陽,故取相屬之奇數以為名的鼠、虎、龍、猴、狗皆五指,而馬單蹄也;丑、卯、巳、未、酉、亥屬陰,故取相屬之偶數以為名的牛、羊、雞、豬皆四爪,兔兩爪,蛇兩舌也。”據此,十二種動物按足趾奇偶排列為:牛四趾,為偶;虎五趾,為奇;兔四趾,為偶;龍五趾,為奇;蛇無趾卻兩舌,為偶;馬一趾(單蹄),為奇;羊四趾,為偶;猴五趾,為奇;雞四趾,為偶;狗五趾,為奇;豬四趾,為偶;十二種動物中,只有鼠最特殊,前足為四趾,為偶;后足五趾,為奇。
十二生肖的特性與缺點
鼠:吸引力,社交能力,影響力,智力,儉省,魅力,緊張,權力欲,贅言,狡計,貪得,干預
牛:正直,創新,有目的,勤勉,穩定,善言,固執,冷漠,偏見,緩慢,報復
虎:熱誠,好運,勇敢,慈善,魅力,權威,沖動,吹噓,易怒,放縱,不服從,飄蕩
兔:機智,謹慎,技巧,長壽,德行,野心,秘密,業余,過于拘謹,憂郁,自炫,復雜
龍:力量,熱心,成功,膽量,健康,多情,僵直,迷惑,不信任,自夸,不滿多言
蛇:直覺,睿智,吸引力,機敏,謹慎,同情,掩飾,貪得,奢侈,傲慢,懶惰,孤芳自賞
馬:說服力,時尚,自治力,靈敏,受人歡迎,成就,自私,急促,狂妄,急躁,反抗,自負
羊:發明,奇想,敏感,有禮,毅力,品味,依附,悲觀,缺乏遠見,不實際,遲緩,擔憂
猴:即興,領導力,機智,聰慧,穩定,忠心,狡詐,自信,用計,愚蠢,饒舌,投機
雞:彈性,保守,熱心,漂亮,坦誠,幽默,傲慢,自炫,夸耀,盲目崇拜,放蕩
狗:持久,責任,英雄氣息,聰穎,可敬,道德感,不安,嘲諷,批評,不善,社交,自以為是,圓滑
豬:審慎,逸樂,勇敢,文化,真摯,誠實,輕信,重物質,憤怒,猶豫,愚頑
其它十二生肖
中國這個多民族國家里,生肖不是漢民族的專利,許多少數民族都使用十二生肖紀年。首先我們來看看各民族十二生肖對照表。
各族十二生肖
桂西彝族
十二獸:龍、鳳、馬、蟻、人、雞、狗、豬、雀、牛、虎、蛇。
哀牢山彝族
十二獸:虎、兔、穿山甲、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
川滇黔彝族
十二獸: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海南黎族
十二獸:雞、狗、豬、鼠、牛、蟲、兔、龍、蛇、馬、羊、猴。
云南傣族
十二獸:鼠、黃牛、虎、兔、大蛇、蛇、馬、山羊、猴、雞、狗、象。
廣西壯族
十二獸: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蒙古族
十二獸: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
新疆***爾族
十二獸:鼠、牛、虎、兔、魚、蛇、馬、羊、猴、雞、狗、豬。
柯爾克孜族
十二獸:鼠、牛、虎、兔、魚、蛇、馬、羊、狐貍、雞、狗、豬。
上表可以看出我國許多少數民族如蒙古、壯、部分彝族的十二生肖受漢族影響,與漢族基本一致。但有的民族在接收漢族生肖文化的同時又產生了一些變異,哀牢山彝族同胞在十二生肖系列中,以穿山甲占據了龍的位置;新疆柯爾克孜族十二生肖中以魚代龍、又以狐貍代猴;海南黎族同胞以十二生肖紀日,其次序以雞起首,猴煞尾;生活在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以黃牛代替牛,以山羊代羊,亥的屬相不是豬而是象。從以上變化中大致可以看出,各民族在選擇十二生肖動物時,由于生存環境的不同、物種的不同,選擇了最親近的動物作為生肖動物,從而給生肖文化帶來了一定的差異。除了在生肖動物選擇上的變異外,少數民族還形成各自不同的紀年、紀日***,同時產生了許多與生肖有關的民俗。
(1)涼山彝族十二生肖
彝族通用十二獸歷,也叫十二屬相紀歷,彝族古代史詩《勒俄特依》和彝族民間都有有關彝族十二屬相(獸歷)來源的傳說。〖ZW(〗參見王昌富《涼山彝族禮俗》〖ZW)〗生活在四川涼山地區的彝族其年、月、日均以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紀。每一獸名各紀一年,共十二年一輪,年代及年齡的計算有一個方便的口訣:“一輪十三,二輪二十五,三輪三十七,四輪四十九,五輪六十一,六輪七十三……”以此類推。涼山彝族紀月也采用十二屬相,分別以鼠月、牛月、虎月、兔月、龍月、蛇月、馬月、羊月、猴月、雞月、狗月、豬月紀一年十二個月。每月大月三十天,月小二十九天,月大月小根據上月月亮十五圓還是十六圓來確定,十五圓為小月二十九天,十六圓為大月三十天。不過各地所用的首月有別,有的地方以馬月為首月,有的地方以羊月為首月,有的地方以猴月為首月。紀日的***也采用十二獸,十二日為一輪,不受年月(包括閏月)的限制,無限后推,永無終止。
彝族十二屬相紀歷的歷法還被應用到占算命運的民間巫術之中,涼山彝族民間認為人與木、火、土、鐵、水五種元素關系密切,人只能與之和諧相處,才是天賦的命運。人的命運都處于五種元素與“公”“母”配合而成的十種命運之中,即“木公”、“木母”、“火公”、“火母”、“土公”、“土母”、“鐵公”、“鐵母”、“水公”、“水母”的和諧稱為“特補特莫”,“特”為和諧之意,“補”為陽,“莫”為陰,認為以上十種命運是和諧的陰陽配屬。此外還將十種命運與十二屬相相配,形成“紀年周期表”,以六十年一輪的紀年周期表來占算人的命運。
彝族十二屬相還用于婚姻方面,彝族在擇偶與訂婚時極重視民族、等級等條件,除此之外,男女雙方生辰是否相合也很重要,民間口訣有:“兔豬羊相隨,牛蛇雞相伴,狗馬虎相合,猴龍鼠相和。”合乎上述口訣者為相合,不合也不十分嚴格,最忌屬虎者與屬雞、羊者配,諱其“虎來吃雞羊”。
(2)傣族十二生肖
據張公謹先生的觀點,大約在漢朝漢族的干支紀時法就逐步傳入傣族地區,這種干支紀時法一直沿用至今(參見張公謹《傣族文化》,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年出版。)至今仍是傣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與農歷一樣,就是將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搭配得六十甲子,以這六十個數來紀年、紀日,同時還單用十二地支紀月。大概在干支傳入傣族地區后不久,漢族的十二生肖也隨之傳了進來,傣族中各地十二生肖稍有不同,德宏地區與漢族完全相同,西雙版納則改“豬”為“象”,龍為“大蛇”或“蛟”,稍有不同。傣族使用的十二生肖分別為鼠、牛、虎、兔、大蛇、蛇、馬、羊、猴、雞、狗、象。
西雙版納等地,十二生肖與地支相配,不僅用來紀年,還用來紀月和紀日,如子年鼠骨〖ZW(〗傣歷中“骨”為年,“血”為月,“皮”為日。〖ZW)〗、丑年黃牛骨、寅年虎骨;四月兔血、六月小蛇血、七月馬血;申日猴皮、酉日雞皮等等……。可見漢族農歷中的十二生肖在吸收到傣歷中之后,其使用范圍比之農歷更為廣泛。
(3)藏族十二生肖
傳統觀念認為藏族的生肖紀年法是公元七世紀時由唐文成公主出嫁松贊干布帶去的。藏族的生肖紀年,六十年為一甲子,藏語稱“回登”,為木鼠之意,藏族六十甲子便從木鼠年開始,相當于漢族的甲子年。藏歷生肖紀年具有將陰陽、五行、肖獸融合一體的特點,因此有“陰火兔年”、“陽土龍年”、“陽金猴年”之類的叫法。
藏歷生肖紀年與陰陽、五行的具體配合與十天干有對應關系,以甲乙為木、丙丁為火、戊己為土、庚辛為金、壬癸為水。以上五對,每對中前者為陽,后者為陰。藏歷紀年雖沒有明確標明天干地支,但隱含著干支的順序。另外藏歷中還以男女代替陰陽,如陰金牛年又叫女金牛年,陽水虎年,又叫男水虎年。
(4)納西族十二生肖
納西族是居住于云南省境內的少數民族,是古代羌人的一支。納西族也以生肖紀日,***獨特,配以方位。他們將一年十二個月分為大月小月,每月30天,單月第一天為猴日,按猴、雞、狗、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順序,排至單月的第29天為鼠日;進入雙月,雙月第一天隔過牛日,定為虎日.
(5)別國十二生肖
越南人有十二個生肖,與中國人的生肖基本相同。只是用“貓”代替了“兔”。
緬甸人只有八個生肖,以星球為名,從周一至周日排列,星期一出生的人屬太陽,星期二出生的人屬火星,星期三上午出生的屬水星,下午出生的則屬睽星,所以到周日也就共有八個生肖了。
印度人有十二個生肖,有2個與中國的不同:用“獅”代替了“虎”,用“金絲雀”代替了“雞”。
埃及人有十二個生肖,分別是:牡牛、山羊、猴子、驢、蟹、蛇、犬、貓、鱷、紅鶴、獅子、鷹。
希臘人有十二個生肖,與埃及人的生肖基本相同,只是希臘人有“鼠”無“貓”,埃及人則有“貓”無“鼠”。
墨西哥人有十二個生肖,有虎、兔、龍、猴、狗、豬和其它六種墨西哥特有的動物組成十二生肖。
歐洲人歐洲各國人的生肖基本相同,多以天文學上的星宿為生肖。如法國人以寶瓶、雙魚、摩羯、金牛、白羊、巨蟹、雙子、獅子、室女、天蝎、人馬等組成十二生肖,稱為十二星座。
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
虎嘯坐空谷,兔月向窗開。
龍陰遠青翠,蛇柳近徘徊。
馬蘭方遠摘,羊負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雞砧引清懷。
狗其懷屋外,豬蠡窗悠哉。
或者是
鼷鼠飲河河不干,牛女長年相見難。
赤手南山縛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
驪龍有珠常不睡,畫蛇添足適為累。
老馬何曾有角生,羝羊觸藩徒忿嚏。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雞空自老林邱。
舞陽屠狗沛中市,平津放豕海東頭
十二生肖的來歷與傳說
從文獻記載來看,黃帝時代就有十二地支,它跟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等十二星座有關,最早的十二地支、十二星座都代表著每年十二個不同的月令、節令。殷商時期發明了甲、乙、丙、丁等十個計算與記載數目的文字,后來研究命理的人把它稱為天干,并使之與地支結合運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計年、月、日、時。
相傳以十二種動物取代十二地支,來代表十二個月令,是漢朝東方朔的杰作。有明確記載的是東漢王充所寫《論衡》中的《言毒篇》,他提到了十二種動物的名稱。用十二生肖來計年,也起于東漢。清朝趙翼所著《陔余從考》也指出這一史實。至于為什么要選定十二種動物作標志,最早可能與圖騰有關。古代各部落都選一種特別懼怕或特別喜愛的動物,以其圖案作為本部落標志。宋代洪巽的《旸谷漫泉》、明朝郎瑛的《七修類稿》等對此都作了解釋。另外佛經《大集經》記有十二生肖輪流***的故事,但其中無虎而有獅子,因此有人認為,十二生肖是由古印度傳入中國的,以虎代獅,可能與中原不產獅有關。
也有人認為,十二生肖首先出現于記時。一晝夜是二十四小時,古代天文學家將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同時他們在觀天象時,依照十二種動物的生活習慣和活動的時辰,確定十二生肖。夜間十一點至次日凌晨一點,屬子時,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靜,頻繁活動之時,稱“子鼠”。凌晨一點至三點,屬丑時。牛習慣夜間吃草,農家常在深夜起來挑燈喂牛,故稱“丑牛”。凌晨三點至五點,屬寅時。此時晝伏夜行的老虎最兇猛,古人常會在此時聽到虎嘯聲,故稱“寅虎”。清晨五點至七點,屬卯時。天剛亮,兔子出窩,喜歡吃帶有晨露的青草,故為“卯兔”。早晨七點至九點,屬辰時。此時一般容易起霧,傳說龍喜騰云駕霧,又值旭日東升,蒸蒸日上,故稱“辰龍”。上午九點至十一時,屬巳時。大霧散去,艷陽高照,蛇類出洞覓食,故作“巳蛇”。中午十一點至一點,屬午時。古時野馬未被人類馴服,每當午時,四處奔跑嘶鳴,故稱“午馬”。午后一點至三點,屬未時。有的地方管此時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時候,故稱“未羊”。下午三點至五點,屬申時。太陽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時啼叫,故為“申猴”。下午五點至七點,屬酉時。太陽落山了,雞在窩前打轉,故稱“酉雞”。傍晚七點至九點,屬戌時。人勞碌一天,閂門準備休息了。狗臥門前守護,一有動靜,就汪汪大叫,故為“戌狗”。夜間九點至十一點,屬亥時。夜深人靜,能聽見豬拱槽的聲音,于是稱作“亥豬”。就這樣,一天的時辰和動物搭配就排列了下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后來人們把這種紀時法用于紀年,就出現了十二生肖。
對十二種動物配十二時辰,還有一類似的說法。據說天地生成于子時,生之初,沒有縫隙,氣體跑不出來,物質無法利用,被老鼠一咬,出了縫隙,才使氣體跑出來,物質便能利用了。老鼠有打開天體之神通,子時就屬鼠了。老鼠打開了天地之縫,牛便出來耕耘在地,于是丑時就屬牛了。傳說人生于寅,“寅”字有敬畏之意,古時人最怕老虎,寅時便屬虎了。卯時已經進入清晨,但太陽還沒有出來,照亮大地的還是月亮,而月宮中唯一的動物是“玉兔”,于是卯時便屬兔。傳說辰時正是群龍行雨的時候,此時自然屬龍了。蛇善于利用草掩藏其行蹤,據說巳時蛇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動,不能傷人,所以巳時屬蛇。午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剛欲產生,馬跑離不開地,是屬陰類動物,故午時屬馬。傳說羊吃了未時的草,并不影響草的再生,未時就屬羊了。申有“伸”的意思,而猴子最善于伸屈攀登,故申時屬猴。本時雞開始歸窩,此時當屬雞。戌時天漸漸黑了,狗開始“工作”,看家望門護院,這時就屬狗。亥時已入夜,萬物寂靜,天地混沌,而豬和天地混沌一樣,除“吃”以外一無所知,亥時自然就屬豬了。
《法苑珠林》引《大集經》言十二生肖由來曰:“閻浮提外,四方海中,有十二獸,并是菩薩化導。人道初生,當菩薩住窟,即屬此獸護持、得益,故漢地十二辰依此行也。”又云:“其所以分配之義,則《旸谷漫錄》言之頗詳。據之,子、寅、辰、午、申、戌俱陽,故取相屬之奇數以為名的鼠、虎、龍、猴、狗皆五指,而馬單蹄也;丑、卯、巳、未、酉、亥屬陰,故取相屬之偶數以為名的牛、羊、雞、豬皆四爪,兔兩爪,蛇兩舌也。”據此,十二種動物按足趾奇偶排列為:牛四趾,為偶;虎五趾,為奇;兔四趾,為偶;龍五趾,為奇;蛇無趾卻兩舌,為偶;馬一趾(單蹄),為奇;羊四趾,為偶;猴五趾,為奇;雞四趾,為偶;狗五趾,為奇;豬四趾,為偶;十二種動物中,只有鼠最特殊,前足為四趾,為偶;后足五趾,為奇。這樣,原是奇、偶全占,因此就排在了十二種動物首位了。
在陜西省臨潼驪山人祖廟的西北方,有一巨碑,上面刻有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種動物的形象,被稱為“十二像石”。這塊“十二像石”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古時候,先有天干與地支配合的“干支紀年法”。在實踐中,我們的先祖覺得干支紀年法比較復雜,不易在民間流行。于是,有人建議以十二生肖來紀年,這一建議得到了黃帝的首肯并命倉頡具體承辦此事。這年正月初一,即召令天下所有動物到黃帝宮殿前候選。動物們獲悉此訊,個個歡呼雀躍,紛紛爭先恐后準備赴會。其中牛知道自己腿腳遲緩,便在大年三十晚上就離家動身,結果趕了個第一名。第二個趕到是虎,第三個是兔,第四是龍,后邊排著是蛇、馬、羊、猴、雞、狗、豬、鼠。龍本來生得威風凜凜,渾身鱗甲,閃光發亮;雙目溜圓,宛若明燈;銀髯金須,隨風飄拂;虎蹄鷹爪,駕霧騰云。美中不足的是頭頂光禿禿的,似乎缺了點什么。當龍剛從潭中躍出水面時,一眼發現了大公雞。只見大公雞不僅羽毛漂亮,而且頭上還長著一對美麗的角,不由地抨然心動,上前向大公雞借頭上的角。大公雞搖了搖頭說:“不成,我明天還要參加生肖競選大會呢!”龍說:“你的角長在頭上也是多余,就憑你那一身五彩斑斕的彩衣,就準能入選。”大公雞愛聽奉承聽好話,有心把角借給龍,但還是舍不得。正在這時,爬來一條大蜈蚣說:“雞大哥,你就把角借給龍大哥吧,你要不放心,由我做保怎么樣?”大公雞見有蜈蚣做保,便答應了。龍萬分歡喜,并滿口應承生肖競選大會后立即將角還給大公雞。再說老鼠與貓本來是一對好朋友。貓貪睡,臨赴會前,貓對老鼠說:“明天一早你叫我一聲好嗎?”老鼠點點頭說:“好,我一定叫你。”就這樣,貓放心去睡大覺了。老鼠一覺醒來,天已經不早了。它趕緊去叫貓,見貓睡得正香,心想:何必多一個競爭對手呢?便撇下貓獨自走了,結果是最后一個到場的。
生肖競選大會好不熱鬧!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樹上棲的全都聚到了一塊。熙熙攘攘,熱鬧非凡。黃帝從百獸百禽中挑選了十二種動物,給它們排次序。黃帝心想:牛雖笨拙,但身材魁偉健壯、力氣大,又來得最早,決定牛排首位。老鼠長得不起眼,來得也最晚,應當排在最后。黃帝話音剛出口,老鼠靈機一動,趕忙跳到黃帝面前說:“要說大,還得數我。不信請讓老百姓鑒定一下。”黃帝聽了老鼠的話,覺得好笑: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便說:“我們既然是為百姓選生肖,自然由百姓來鑒定一下更好:”于是傳下旨意,讓十二種動物都到街上去走一趟。牛上了街,人們對它很友好,有的摸摸頭,有的贊揚幾句,卻沒有一個人說牛大的。這時,老鼠突然竄上牛背,把人們嚇了一跳。只聽人群中有人驚呼:“哎呀!從哪兒蹦出這么大一只老鼠!”這一喊讓老鼠得了逞,黃帝不好違言,只好將老鼠排在十二生肖的第一位。
在十二生肖競選大會上,老鼠不僅入選,而且排在首位,自然十分得意。回家后,見貓剛剛睡醒,便說:“貓兄,生肖大會開完了,我被選為第一。”貓一聽急了,吼道:“什么?你為什么不叫醒我?你這個心術不正的壞東西。”說罷,便猛撲向老鼠。老鼠見貓真的翻了臉,嚇得慌忙逃回鼠洞。從此,貓和老鼠就成了冤家對頭,一直延續到今天。
再說大公雞被排在龍的后面,心里很不服氣,后悔自己真不該把角借給龍。散會之后,大公雞急忙去找龍討要自己的角。龍見了大公雞自知理虧,可又不想把如此漂亮的角還給它,猛地跳進身邊的深潭,躲起來了。大公雞不會水,只好去找做保的蜈蚣。蜈蚣說:“你還得找龍去討要你的角,他硬是不還,我有何辦法?”說完,蜈蚣也躲了起來。從此,大公雞頭上沒有了角,只留下紅紅的雞冠。每天早晨登上高處大叫:“龍哥哥,角還我!”平時,到處用爪子刨尋蜈蚣,只要見到蜈蚣就啄。
十二生肖選定并排列次序后,黃帝便命創造文字的倉頡,把十二種動物名刻在石碑上,一直流傳至今。
附:
鼠:晚上11時到第二天1時(即“子時”)。這時候,老鼠膽量最壯,活動最頻繁,所以,子時同鼠搭配。
牛:凌晨1-3時(即“丑時”)。這時候牛吃足了草,“倒嚼”最細、最慢、最舒適,所以丑時同牛搭配。
虎:凌晨3-5時(即“寅時”)。據古書載,這時候,老虎最活躍、最兇猛、傷人最多,因此寅時同虎搭配。
兔:清晨5-7(即“卯時”)。這時,太陽還沒露出臉面,月亮的光輝還未隱退完全。玉兔是月亮代稱,是月宮神話中惟一的動物,這樣卯時就同兔搭配。
龍:早晨7-9時(即“辰時”)。傳說這是群龍行雨的時候,龍是神話中的動物,于是辰時屬龍。
蛇:上午9-11時(即“巳時”)。據說這時候的蛇不會傷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蕩,多隱蔽在草叢中,這樣巳時就屬于蛇的了。
馬:上午11時至下午1時(即“午時”)。依據道士的說法,中午太陽當頂,陽氣達到達極點,陰氣漸漸增加,在陰陽換柱之時,一般動物都躺著休息,只有馬還習慣地站著,甚至睡覺也站著,從不躺著。這樣,午時就屬馬了。
羊:下午1-3時(即“未時”)。據說羊在這時候灑尿最勤,灑出的尿可治愈自身一種驚瘋病,因此,未時屬羊。
猴:下午3-5時(即“申時”)。這時候,猴子最喜歡啼叫,聲音拉得最長,最洪亮。所以申時屬猴。
雞:下午5-7時(即“酉時”)。這時候,日落山崗,雞開始進籠歸窩、夜宿,于是酉時屬雞。
狗:晚上7-9時(即“戌時”)。黑夜來臨,狗看家,守夜的警惕性最高,并產生一種特殊的視力和聽力,看得最遠,聽得最清楚。所以戌時屬狗。
豬:晚上9-11時(即“亥時”)。這時候豬睡得最酣,發出的鼾聲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動得最厲害、長肉最快,于是亥時屬豬。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