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貝聿銘怎么讀這個問題,建筑學家貝聿銘怎么讀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貝銘聿[bèimíngyù],是貝聿銘。
簡介:貝聿銘,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國廣州,祖籍蘇州,是蘇州望族之后,美籍華人建筑師。
貝聿銘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就讀建筑學。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筑,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
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盧浮宮擴建工程。
被譽為“現代建筑的最后大師”。貝聿銘也榮獲了1979年美國建筑學會金獎,1981年法國建筑學金獎,1989年日本帝賞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及1986年里根總統頒予的自由獎章等。
貝聿銘的讀音是:bèiyùmíng
1、貝的讀音:bèi
貝的基本解釋:
蛤蜊、珠母、刀蚌、文蛤等有介殼軟體動物的總稱。
指貝類動物的硬殼:~殼?!?。
古代用貝殼做的貨幣。
姓。
貝的常用詞組:
貝雕bèidiāo
[scrimshaw;shellwork]用貝殼、鯨牙或海象牙之類制成的裝飾品
貝多芬bèiduōfēn
[Beethoven]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德作曲家,他集古典派之大成,又開了浪漫派的先河,對近代西洋音樂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主要作品有交響樂曲九部,鋼琴奏鳴三十二首,還有鋼琴協奏曲和小提琴協奏等
貝殼bèiké
[shell]∶貝類的外表硬殼
2、聿的讀音:yù
聿的基本解釋:
文言助詞,無義,用于句首或句中。
〔~皇〕輕疾的樣子,如“武騎~~”。
古代稱筆,用筆寫文章。
聿的詳細解釋:
(指事。從聿一一者,牘也。秦以后皆作筆。本義:毛筆。筆的本字,秦以后始加竹作筆)同本義[brush]
聿,所以書也。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說文》
又如:舌聿(即“口筆”。用口所說的,用筆所寫的)
3、銘的讀音:míng
銘的基本解釋:
鑄、刻或寫在器物上記述生平、事跡或警誡自己的文字:~刻。~文?!尽D怪尽?。座右~。
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紀念,永志不忘:~記?!??!??!T肺腑(喻永記)。
中國古代用于銘刻的文字逐步形成的一種文體,如《文心雕龍》有《銘箴》篇
銘的常用詞組:
銘記míngjì
[engraveonone'smind;alwaysremember;enshrineintheheart;learnbyheart]牢記在心中
銘刻míngkè
銘刻míngkè
銘牌míngpái
銘的詳細解釋:
又如:銘功(在金石上刻文字來記下功勛);銘戒(在金石等物品上,刻下言辭,以為勸誡);銘勒(鐫刻金石,以記述功德)
牢記不忘[imprint]
銘心立報,永矣無貳?!度龂尽ぶ荇檪鳌?/p>
又如:銘佩;銘意(刻記于胸中的心志);銘戢(表示感謝別人的恩惠而深藏于心里);銘篆(比喻感激很深,沒齒難忘);銘戴(感戴人的恩惠,銘刻于心,永遠不忘)
4、貝聿銘,美籍華人建筑師,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國,祖籍蘇州。貝聿銘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就讀建筑學。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筑,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1979年貝聿銘獲得美國建筑學會金獎,1983年獲得第五屆普利茲克獎。
貝聿銘,讀作bèiyùmíng,出生于廣東廣州,祖籍江蘇蘇州,是蘇州望族之后,美籍華人建筑師。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筑,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代表作品有巴黎盧浮宮擴建工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蘇州博物館新館等。
擴展資料:
貝聿銘作品:
1、盧浮宮玻璃金字塔,位于法國巴黎,貝津銘一生中有很多偉大的作品,很多作品位于美國等國外城市,這是位于法國巴黎的玻璃金字塔,這一設計至今在法國無人可以超越。
2、***藝術博物館,位于卡塔爾多哈,這座博物館在2008年順利開館,貝聿銘稱這個***藝術博物館,將是他最后一個大型文化建筑。貝老的目標是將較久遠時代的價值觀融入當今的文化之中,或如他所說的,捕捉住“***建筑的精髓”。
3、蘇州博物館,位于江蘇蘇州,是貝津銘先生在設計生涯中的最后一次作品,建筑的靈感來源于蘇州傳統的坡頂景觀,博物館置于院落之間,使建筑物與其周圍環境相協調。新館與拙政園相互借景、相互輝映,成為一代名園拙政園的現代化延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貝聿銘(美籍華人建筑師)
貝聿銘的讀音是:bèi、yù、míng。貝聿銘是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土木專家。貝聿銘于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廣東廣州,為美籍華人建筑師。貝聿銘的代表作有巴黎盧浮宮擴建工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蘇州博物館新館等。
貝聿銘的介紹
貝聿銘于1917年4月26日誕生于廣州,他的祖輩是蘇州望族,在香港度過了童年。一九三五年,貝聿銘遠渡重洋,到美國留學。父親希望他留學英國學習金融,但他依自己的愛好進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攻讀建筑系。
貝聿銘在其建筑設計作品中多使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其代表建筑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館、法國巴黎盧浮宮擴建工程、蘇州博物館新館等。身為現代主義建筑大師,貝聿銘一生始終秉持著現代建筑的傳統,堅信建筑不是流行風尚,不能嘩眾取寵,是千秋大業,要對社會和歷史負責。
貝聿銘在發展現代主義建筑的幾何構成上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如果說密斯、柯布西耶在提煉幾何性上作出了成績的話,那么貝聿銘則在繼承現代主義建筑師的基礎上豐富了幾何構成,從而為流于僵化的現代主義建筑開拓了新的道路。
貝聿銘的讀音是bèiyùmíng。
貝聿銘(IeohMingPei,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男,出生于廣東廣州,祖籍江蘇蘇州,是蘇州望族之后,美籍華人建筑師。
貝聿銘于20世紀30年代赴美,先后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筑學。美國建筑界宣布1979年為“貝聿銘年”,曾獲得1979年美國建筑學會金獎、1981年法國建筑學金獎、1989年日本帝賞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及1986年里根總統頒予的自由獎章等,被譽為“現代建筑的最后大師”。
擴展資料:
一、人物經歷
1917年4月26日,貝聿銘出生于廣州,他為蘇州望族之后,在獅子林(蘇州古典園林)里度過了童年的一段時光。
1927年,貝聿銘回到上海就讀青年會中學,高中就讀于上海圣約翰大學附屬中學。
1935年,貝聿銘遠赴美國留學,先后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筑;1939年,貝聿銘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獲得了美國建筑師協會的獎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他在“美國國防研究委員會”(NDRC)工作到1945年。
1944年,貝聿銘退役,進入哈佛大學攻讀碩士學位。1945年,貝聿銘留校受聘為設計研究所助理教授。1948年,貝聿銘從純學術的象牙之塔進入實際的建筑領域,紐約市極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產開發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國建筑界的慣例。
首次聘用中國人貝聿銘為建筑師,擔任他創辦的韋伯納普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他們合作達十二年之久。十二年中,貝聿銘為柴根道夫的房地產公司完成了許多商業及住宅群的設計,也做不少社會改建計劃。
貝聿銘還為母校麻省理工學院設計了科學大樓,為紐約大學設計了兩棟教職員工住宅大廈。這一切,使貝聿銘在美國建筑界初露頭角,也奠定了他此后數十年的事業基礎。
二、人物影響
美國建筑界宣布1979年為“貝聿銘年”,授予他該年度的美國建筑學院金質獎章。而于此前一年落成的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館的設計,已經奠定了貝聿銘作為世界級建筑大師的地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貝聿銘
貝聿銘怎么讀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建筑學家貝聿銘怎么讀、貝聿銘怎么讀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