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高法
酒過三巡
找了代駕送我回去
沒想到
我的代駕也找了代駕
案情回顧
2021年4月18日晚,原告沈某通過被告北京某公司代駕平臺叫到JJ88600師傅。但是該師傅有事,臨時安排被告宗某代行代駕工作。宗某駕駛沈某的奔馳汽車在長虹大道龍鑫花園路口右轉時,與一輛二輪電動車發(fā)生碰撞。九江市***局交通管理支隊第一大隊認定,被告宗某負事故主要責任。事故發(fā)生后,沈某的車送4S店進行定損,用去維修費13000元。
被告宗某:不同意對原告損失進行賠償。他認為自己只是進行代駕工作,是履行職務行為,代駕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被告北京某公司:不同意對原告損失進行賠償。該公司認為,派單的司機是JJ88600師傅,不是本案被告宗某。該公司將原告的代駕信息發(fā)送給具備合法駕駛資格的駕駛員JJ88600師傅,原告與JJ88600師傅之間建立了代駕協(xié)議關系,但未與被告宗某建立代駕關系。所以,他們不同意對原告的車輛損失進行賠償。
法院審理
原告是通過被告北京某公司代駕平臺呼叫代駕服務。被告北京某公司承接服務后,應安排具備合法駕駛資格的駕駛員將原告安全送到目的地,并確保原告的人身、財產損失不受損害。
原告并不知道被告宗某和被告北京某公司派單司機JJ88600師傅之間是何種關系。所以,原告有理由相信宗某是被告北京某公司派單的司機,被告北京某公司也應承擔賠償責任。
被告北京某公司賠償后,如認為被告宗某在提供服務過程中有不當行為,可依法向宗某主張權利。綜上,九江市潯陽區(qū)法院判決北京某公司向原告賠償車輛維修費13000元。
法官提醒:
進行代駕消費時
如何有效保障自己權益?
選擇正規(guī)代駕平臺
在挑選代駕服務時,要選擇正規(guī)代駕公司,通過正規(guī)平臺呼叫代駕,通過app系統(tǒng)下單后,消費者和代駕公司形成了合同關系,消費糾紛【進入黑貓投訴】、事故責任等由代駕公司向司機追責或由平臺承擔。代駕司機到達后,要在平臺上確認司機信息,避免冒名頂替。
仔細辨識代駕身份
選擇餐廳、飯店、酒吧或者KTV的門口蹲守等單的代駕一定要謹慎。需查看司機平臺工作證、駕駛證和手機號。同時拍照留存司機相關信息,以便糾紛***或向***報警時出示。
保留憑證方便***
到目的地付款后,要收集好消費憑證、發(fā)票,或消費訂單截圖,出現(xiàn)消費糾紛,第一時間與商家平臺協(xié)商解決。如協(xié)商不成,及時撥打12315投訴舉報***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