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多國出現能源和通脹危機,最終遭殃的是普通民眾。下面我們跟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的鏡頭來看看通脹給一位德國人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改變。
柏林居民奧拉夫·布呂爾:太不可思議了,誰能付得起。(將要漲價)133%,這么貴,沒人付得起。
對于德國柏林的居民布呂爾來說,沒有什么能比漲價的新聞更能觸動他的神經了。盡管對天然氣價格上漲有心理預期,但看到一家能源公司計劃將價格上調133%,他還是不由得擔心了起來。
柏林居民奧拉夫·布呂爾:我應該如何支付這些額外的開銷,這已經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圍。因為根據我們當前的開支,到月底的時候就剩不下什么錢了。
茶葉、牛奶、面包、蔬菜……布呂爾抱怨說,從食品到日常生活用品再到房租,每一筆費用都在增加。
柏林居民奧拉夫·布呂爾:食品的漲價最為明顯,這就是我們開始擔心的地方。除此之外還有水電等附加費。最近什么都漲價了,以前購買一周的食物大約花50歐元,現在多了很多,最少也要花70歐元。
為了應對漲價,布呂爾不得不縮減開支。每周采購食物時,盡量去折扣超市,選擇打折商品;去咖啡館、看電影等休閑娛樂活動也盡可能地減少;買衣服、旅行則變成了奢望。
對于布呂爾來說,眼下的窘迫還能忍受,而他最大的擔心是,如果物價繼續上漲,他甚至可能無法承擔房租。
柏林居民奧拉夫·布呂爾:我們有個鄰居,擔心付不起房租,每晚失眠,身體健康受到很大影響,因為她擔心會無家可歸。我也有類似的擔憂,如果我付不起房租了,我也不知道要住哪里。
根據德國***的數據,能源漲價是通脹率高企最為顯著的因素。布呂爾希望德國***能盡快解除對俄羅斯能源的制裁,減輕民眾生活負擔。
柏林居民奧拉夫·布呂爾:必須恢復與俄羅斯的(能源)供應合同,必須結束***,結束對俄羅斯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