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就職于一家大型能源企業
在運維崗位,干了15年
老王有個習慣
喜歡在褲腰帶上掛兩大串鑰匙
一大串是家里的,一大串是單位的
不過,最近老王的腰間
又多了一串“奇怪”的鑰匙
形狀和普通鑰匙,有點不一樣
不知道開啥的,充滿了神秘感
單位有人問,開什么門的?
老王笑而不語
這串玩意越發顯得神秘起來
終于有一天
答案在機房揭曉了
↓
那天,老王刷卡刷臉進了機房
打開機柜門,拿出那個奇怪的鑰匙
***了機架上的一臺設備里
老王輕輕轉動了一下鑰匙
然后回頭對運維小李說
“行了,你現在可以下發策略了”
萬萬沒想到
這鑰匙是用來開防火墻的!!!
沒錯,一個帶物理鎖的防火墻
確切的講
一個帶物理鎖的【工業防火墻】
有啥用呢,其實
這相當于是加了一層物理寫保護
只要防火墻的策略配置完畢
這道物理鎖“咔嚓”一鎖
任何來自***的修改都會被拒絕
不管是惡意的攻擊還是善意的誤操作
這個“物理級”寫保護
解決了困擾客戶很久的一個問題
↓
***如果先黑了安管平臺/SoC
然后再下發策略更改防火墻的配置
再牛的防火墻也會失效
如今“鐵將軍”把門,萬無一失
真需要修改策略和***下發時
老王小鑰匙一擰,即可
完事兒,再鎖上,得嘞!
真的要整這么復雜嗎?
那得看這“墻”用在哪兒
工業防火墻,要保護的目標
往往都是影響國計民生的關鍵基礎設施
怎么嚴苛都不為過!
↓
“加鎖”只是個微創新
工業防火墻的身板
還要經受各種考驗
保證其扛住各種惡劣的工業環境
看到這里
搞傳統防火墻的小伙伴表示不服
的確,很多人,包括我在內
內心里對工業防火墻都有點瞧不上
覺得這貨除了“皮糙肉厚”,沒啥技術含量
↓
跟***式的企業或互聯網環境相比
工業環境實在太干凈了,有些還物理隔離
設個白名單,只允許那幾個應用通過
不就完全OJBK了?
這樣的場景,讓傳統防火墻來干
簡直就是降維打擊,soeasy
可是
當我真和老王這個大甲方聊過后
才發現:我去!隔行如隔山啊
傳統IT系統vs工控系統
各方面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比如實時性、故障容忍度、生命周期
再比如工控系統不允許自動化更新打補丁
……
這些差異,對工控安全產品提出新要求
傳統防火墻/IPS可以頻繁更新協議特征庫
而工控防火墻,卻不能這么干
按照老王的說法
↓
你看似簡單的“白名單”
其實分了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訪問控制白名單這個吶,其實就是ACL
基于5元組來判定阻斷還是放行
把防火墻整到生產環境跑一會兒
了解一下都有哪些流量來往
源/目的IP、端口、協議類型
統統***在冊,形成白名單
一般人覺得,工控環境沒幾種應用
以后就按這個規則執行就行
簡單,粗暴,有效
可是,這個“有效”,要打個問號
因為,工控環境
并沒有我們想的那么簡單
第二重境界:工業協議白名單對于普通防火墻來說
做個五元組白名單,沒啥難度
尤其,到了NGFW滿天飛的時代
讓他們做個深度協議協議識別,也沒問題
可是,真到了工控場景就會發現
曾經識別的幾百上千種協議完全用不上
工控設備,完全不說“人話”
這些稀奇古怪的協議,把防火墻整懵逼
常見的幾十種,偏門的上百種
都是通用場景碰不上的
而且,不是記住協議端口、協議號就完事
對于每種協議,都要深度識別
不僅要識別出工控協議類型
還要知道里面具體的指令含義
然后,形成協議白名單,精準管控
這樣才穩妥
這就萬無一失了嗎
并沒有,還有第三重
↓
第三重境界:業務工藝白名單五元組也好,協議管控也好
都只能算是一種靜態控制
在此基礎之上,還要引入工藝流程
比如在油氣傳輸控制中
“關閉閥門”、“加壓”
單獨看這兩個控制指令,都沒毛病
可是,如果跟工藝流程結合起來
一邊“加壓”,一邊“關閥門”
就可能是一組危險指令
所以
一份經得起考驗的“白名單”
必須要跟生產場景的工藝流程融合起來
需要從業務角度
來判斷指令的合理性
聽老王balabala講完
我也著實吃了一驚
原來小小一份“白名單”
竟然都有這么多學問
這時候,老王又開腔了
此時
老王再次晃起了那串鑰匙
接著說道:
“要說這頂流工控墻
我用的這家就是
那帶鑰匙的墻是他家新款——”
這一說,我立馬想起來了
原來是“威猛努力特持久”的
那就讓我們來康康
威努特工控防火墻
是如何建立三重白名單的
↓
在第?重固化過程中
這部分由數據處理模塊完成
形成主機訪問路徑表
進行五元組訪問次數統計
最終得到訪問控制規則表
這其中還包括正常訪問次數閾值
比如某個控制指令頻繁下發
那就有可能是違規或者威脅行為
(所以,第一重白名單也不簡單)
在第?重固化過程中
協議規則學習模塊發揮作用
它在第1重基礎上,解析工業協議
檢查協議規約和功能碼值域特征
最終,沉淀為“協議白名單”
威努特支持100+工業協議識別
30+工業協議深度識別
包括鐵路RSSP、TRDP等偏門協議
對于一些特種行業
甲方不方便公開協議
威努特則提供協議解析引擎
供客戶做二次開發,自定義規則
↓
在第?重固化過程中
威努特采用業務規則學習模塊
引入業務工藝流程
對各種規則、協議進行關聯分析
說白了,就是要揪出那些
看似合法卻發生在錯誤時間/地點的動作
到了這一重,極考驗廠商的項目經驗
只有真正深扎工控場景,熟悉工藝
甚至得到工業老師傅的手把手真傳
才能洞悉藏在合法協議里的非法動作
三重固化走下來
才有了一份值得信賴的白名單
實現從業務工藝的角度
對報文傳輸邏輯進行管控
這樣的白名單,放眼國內工控安全圈
只有以威努特為代表的頂流才做得到
三重白名單,實際部署會不會很復雜?
威努特獨創了啟發式自學習
零值守、自判斷、高效率
快、穩、準、狠地學成白名單
↓
同時,在具體項目實戰中
威努特采用階梯式防護策略
最小化業務影響
Step1,學習模式:三重固化白名單
Step2,告警模式:白名單外只告警不攔截
Step3,防護模式:白名單外全攔截
學習→告警→防護,搞定!
如果后期業務邏輯發生變化
不換姿勢,再來一遍
我們看看現網部署的盛況吧
每個白盒子
都是一臺威努特工業防火墻
↓
再來看看這些“墻”的內部構造
每塊“磚頭”都歷經千錘百煉
它們深度耦合、嚴絲合縫
共同鑄成工控環境的鋼鐵防線
↓
作為工控“白環境”的開創者
威努特不斷引領著國產工控墻的趨勢
比如,業內首個物理寫保護
這種“特殊”的保護,除了防惡意改寫
也體現了威努特工控安全理念
↓
工業現場業務一旦確定
安全防護策略也應該是確定的
與生產業務“共頻”,不能隨意更改
再比如全自主可控:基于飛騰+麒麟
配合可信根模塊,支持國密算法
100%國產化工業防火墻已蓄勢待發
...
最后,由于安全圈+工控圈的特殊性
具體的客戶案例,就不能點名了
總之,那些“關基”扛把子工程
這只威猛努力特持久的“戰狼”
都在默默守護、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