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相信到目前為止很多朋友對于金不換植物的功效與作用和一種叫金不換的植物不太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分享金不換植物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的知識點,文章篇幅可能較長,大家耐心閱讀,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山烏龜又稱地不容,為云南著名傳統中草藥。全世界約有50種,中國有30種,云南有18種。本屬植物富含生物堿,有多種可藥用。常生長于石山,也常見栽培。草質落葉藤本,全株無毛,有碩大的扁球狀塊根,暗灰褐色,嫩枝梢肉質,紫紅色,有白霜。塊根含多量瑟法丹質和輪黃藤寧,能清熱解毒、鎮靜、理氣止痛。
基本內容
又稱地不容。防己科,金藤屬。為云南著名傳統中草藥。全世界約有50種,中國有30種,云南有18種。本屬植物富含生物堿,有多種可藥用。
在云南除滇東北、滇西南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常生長于石山,也常見栽培。草質落葉藤本,全株無毛,有碩大的扁球狀塊根,暗灰褐色,嫩枝梢肉質,紫紅色,有白霜。葉扁圓形,稀近圓形,長3-5厘米,寬5-6.5厘米,下面稍粉白,掌狀脈3塊以上。葉柄長4-6厘米,質狀著生葉片基部約1-2厘米處。花序梗長1-4厘米,叢生幾個至十幾個小聚傘花序,每序2-3花,花小,紫色。核果紅色,倒卵形,背部兩側有小橫助16-20條。塊根含多量瑟法丹質和輪黃藤寧,能清熱解毒、鎮靜、理氣止痛。
瞳孔
學名:StephaniacepharanthaHayata
科屬:防已科
別名:地不容
產地:
在云南除滇東北、滇西南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
全世界約有50種,中國有30種,云南有18種。
山烏龜在巧家、永善、鎮雄、彝良等縣的巖壑又深箐中,都有生長.
形態特征:
草質落葉藤本,全株無毛,有碩大的扁球狀塊根,暗灰褐色,嫩枝梢肉質,紫紅色,有白霜。葉扁圓形,稀近圓形,長3-5厘米,寬5-6.5厘米,下面稍粉白,掌狀脈3塊以上。葉柄長4-6厘米,質狀著生葉片基部約1-2厘米處。花序梗長1-4厘米,叢生幾個至十幾個小聚傘花序,每序2-3花,花小,紫色。核果紅色,倒卵形,背部兩側有小橫助16-20條。
應用:
為云南著名傳統中草藥。
本屬植物富含生物堿,有多種可藥用,塊根含多量瑟法丹質和輪黃藤寧,能清熱解毒、鎮靜、理氣止痛。
醫學科學部門還從山烏龜中撮出顱痛定、異可利定、光千金藤定堿、千金藤素等,在臨床上具有重要的用途。
山烏龜在不同地區常作為不同藥材的別名,也就是說,山烏龜存在著同名異物的現象,不同地區所指的山烏龜植物來源不同。對其原植物的考證,未見文獻報道。本文對不同地的山烏龜原植物進行了考證,便于區別應用。
據考證被稱為山烏龜的藥材,主要來源于防己科千金藤屬的以下幾種植物。
1廣西地不容
StephaniakwangsiansisH.S.Lo草質藤本。
塊根扁球形,外皮灰褐色、粗糙,散生皮孔狀小突起。葉片三角狀圓形或圓形,長寬近相等,紙質、全緣或角狀粗齒,上面深色,下面蒼白色,密覆小乳突。花序腋生,雌雄并株。核果球形,成熟時紅色。花期4~5月,果期5~7月。塊根入藥。主產于廣西,別名又稱地不容,金不換。
2頭花千金藤
S.cepharanthaHayataexyamamoto又稱金錢吊烏龜,藤木,塊根肥厚,長橢圓形,外皮暗褐色。莖基部木化,帶紫色。葉互生、柄細長;葉片盾狀著生,三角狀圓形,長寬近等,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面灰白色。花雌雄異株,頭狀聚傘花序腋生。核果球形,熟時紫紅色,根入藥,稱白藥子。
3千金藤
S.japonica(Thunb.)Miers木質藤本。
塊根圓柱形,外皮暗褐色。老莖木質化。葉互生、葉片盾狀著生,近卵形,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面灰白色,花雌雄異株,假傘花序腋生。核果球形,熟時紅色。根或莖入藥,稱千金藤,主產于長江以南。《四川常用中草藥》稱山烏龜。《杭州藥植志》稱粉防己。金錢釣烏龜。《湖南藥物志》稱公老鼠藤、野桃草,爆竹消。《浙江民間常用草藥》稱金錢吊青蛙,朝天藥膏,合鈸草,土番薯。
4地不容
S.delavayiDiels草質藤本。
塊根厚大,扁圓形,外皮粗糙,灰褐色,葉互生,具長柄,盾狀著生,葉片近圓形,全緣,掌狀脈7~9條,兩面無毛,下面灰白色。花雌雄異株,暗紅色,復傘花序腋生,花柄與葉柄近等長,核果圓形,熟時紅色。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塊根入藥,稱地不容。《全國中草藥匯編》別稱山烏龜、地烏龜、白地膽、荷葉暗梢。《云南中草藥》稱山烏龜,《昆明藥植調查報告》稱地烏龜。《云南中草藥選》稱金不換。《滇南本草圖譜》稱烏龜梢。《植物名實圖考》稱地芙蓉。《滇南本草圖說》稱地不榮,《唐本草》稱解毒子。
5華千金藤
S.sinicaDiels木質藤本。
塊根肥大,長圓形或不規則塊狀,外皮褐色。莖中空,有條紋,灰白色。葉互生,葉片盾狀著生,闊三角狀圓形,先端突尖,基部平截,掌狀脈,上面綠色,下面粉綠色。花雌雄異株,聚傘花序腋生,花梗較葉柄短。核果扁卵形。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北廣西、廣東、四川、云南等省區,塊根入藥,稱金不換。《全國中草藥匯編》稱華千金藤,別稱山烏龜,金不換。《廣西中草藥》稱山烏龜,南川《常用中草藥》稱地烏龜。《大山中草藥》稱地不容。
6汝蘭
S.hernandifoha(Willd.)Walp.又稱桐葉千金藤。
草質藤本。塊根肥大。莖纖細具棱。葉互生、盾狀著生,葉片三角狀圓形,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面灰綠色。花雌雄異株,復傘花序腋生,花梗較葉柄短。核果近球形。主要分布在四川、貴州、廣西等地。塊根入藥稱汝蘭。《貴州民間藥物》稱山烏龜,千金藤,《四川中藥志》稱金線吊烏龜。
此外《萬縣中草藥》中收載有另一種山烏龜,是指的葫蘆科Cucurbitaceae雪膽屬植物中華雪膽HemsleyachinensisCogn.及同屬多種植物。多年生草本。
塊根肥大。莖細長,卷須與葉對生,掌狀復葉鳥趾狀,互生,具長柄,葉片邊緣具圓齒。花雌雄異株圓花序,花冠裂片向后反卷成球狀。蒴果例卵形。種子具膜質翅。塊根入藥,稱雪膽,別稱山烏龜。具清熱解毒。健胃止痛的作用,用于胃痛、潰瘍病、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菌痢、腸炎、泌尿系統感染、敗血病等多種疾病。主含四環三萜皂甙、甙元為齊墩果酸(Oleanolicacid),是提取齊墩果酸的主要原料。
小結:
山烏龜藥材有兩類。一類是防己科千金藤屬的多種植物的塊根,是提取顱痛定的主要原料;一類是葫蘆科雪膽屬的多種植物的塊根。是提取齊墩果酸的主要原料。山烏龜藥材正品來源筆者認為應該是防己科千金藤屬植物廣西地不容StephaniakwangsiansisH.S.Lo塊根。其他不同地區的山烏龜分別是不同藥材的別名,別名被稱為山烏龜的藥材主要有地不容、金不換、千金藤、白芍子、粉防己、雪膽
可以的, 金不換可以與很多食材結合做菜哦。潮汕地區會用它來炒海鮮,比如金不換炒薄殼。
1,什么是金不換?
答;金不換是中藥三七的別名,形容三七的重要性。是明代著名的藥學家李時珍稱其為"金不換"。三七是中藥材中的一顆明珠,清朝藥學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中之最珍貴者。"揚名中外的中成藥"云南白藥"和"片仔黃",即以三七為主要原料制成。三七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種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長三個葉柄,每個葉柄生七個葉片,故名三七。其莖、葉、花均可入藥。
金不換的中藥名叫做羅勒,它是唇形科相思子屬的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這種植物的高度在40-70cm左右,葉子形狀為卵形至披針形,花朵顏色為白色,花期在7-9月份,金不換有很強的藥用價值,它是運動醫學要藥。
金不換是什么
1、植株簡介
金不換的中藥名稱叫做羅勒,它的別名為臭蘇、香菜籽等,是唇形科相思子屬的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金不換主要分布在江蘇、安徽、福建和廣西等地方,因為它的藥用價值很高,所以才被稱作為金不換。
2、植株特征
金不換植株帶有芳香味,植株高度在20-70cm左右,莖表面呈紫綠色,葉子為對生狀生長,葉子的形狀為卵形至卵狀披針形,葉子邊緣有疏鋸齒,它的花朵為輪生狀,花朵顏色為白色至紅色,花期在7-9月份。
3、藥用價值
金不換有很強的藥用價值,它是運動醫學要藥,有破舊血生新血、治內傷等作用,它還有發汗解表、祛風利濕和散淤止疼等功效,而且金不換還能被當做香料來使用,在菜品中加入這種植物,可以讓味道更加豐富。
金不換花又名三七花,田七花,是著名保健食用名貴花茶。金不換花主要和原產于云南文山,是云南著名特產。金不換花的主要功效有:平清熱肝、降壓功效、防治血壓和咽炎。清熱解毒、去痘除瘡、平肝涼血、降壓降脂,金不換花性涼味甘,有清熱、平肝、降壓的作用。三七花總皂甙對中樞神經系統呈抑***用,表現為鎮靜、安神功效。用于高血壓,頭昏、目眩、耳鳴,急性咽喉炎,失眠的治療。
金不換花的作用中以對三高,消炎,失眠的治療作用最為突出。
金不換花的使用:直接用金不換花五朵作用泡水喝,當茶飲。也可以直接做菜炒作吃。
大金不換
【別名】紫背金牛、金牛遠志、坡白草、金牛草、大金牛草、開化三七、人參三七、田七
【來源】遠志科遠志屬植物金不換PolygalaglomerataLour.[P.chinensisL.],以全草入藥。四季或夏秋均可采挖,洗凈曬干,或鮮用。
【性味歸經】辛、微甘,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痰止咳,活血散淤。用于咳嗽胸痛,咽炎,支氣管炎,肺結核,百日咳,肝炎,小兒麻痹后遺癥;外用治癰疽,癤腫,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3~6錢;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你說的金不換學名是三七……
三七簡介
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為五加科人參屬植物,是中國特有的名貴中藥材,也是我國最早的藥食同源植物之一,三七自古以來就被公認為具有顯著的活血化瘀、消腫定痛功效,具有“金不換”、“南國神草”之美譽。因枝分三枝,葉為七片,故稱為“三七”,又名田七、金不換等,古時亦稱昭參、血參、人參三七、田三七、山漆、三七參等。因常在春冬兩季采挖,又分為“春七”和“冬七”。由于三七同為人參屬植物,而它的有效活性物質又高于和多于人參,因此又被現代中藥藥物學家稱為“參中之王”。
三七起源
三七起源于2億5千萬年前第三紀古熱帶的殘余植物。三七對生長的環境條件有特殊要求,適宜于冬暖夏涼的氣候,不耐嚴寒與酷熱,喜半陰和潮濕的生態環境。故其分布范圍僅局限于我國西南部海拔1500米-1800米,北緯23.5°附近的狹窄地帶,包括云南省文山州和廣西與文山交界的幾個地方。云南省文山州為原產地和主產地。據有關文獻記載,三七使用歷史近600年,栽培歷史近500年。
三七功效
(1)對血液和造血系統的作用
三七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能明顯縮短出血和凝血時間;能促進各類血細胞分裂生長、增加數目,具有顯著補血功效;具有活血化瘀、去瘀生新的明顯療效。
(2)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實驗表明:三七在明顯擴張血管、減低冠脈阻力、增加冠脈流量、加強和改善冠脈微循環、增加營養性心肌血流量的同時,能降低動脈壓,略減心率,使心臟工作量減低,從而明顯減少心肌的耗氧量,可治療心肌缺血、心絞痛及休克。
(3)對神經系統的作用
三七地上部份對中樞神經有抑***用,表現為鎮靜、安定與改善睡眠等功用;地下部分能興奮中樞神經,提高腦力和體力,表現出抗疲勞性;其各個部分均有利于增強記憶能力,并有明顯鎮痛作用。
(4)抗炎癥作用
三七對多種原因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明顯的抑***用,具有較強的抗炎功效。
(5)三七對免疫系統的功用
三七總皂苷可顯著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數,提高外圍血中白細胞總數,減少白細胞的移動指數,三七具有一定的免疫調節作用。
(6)三七的抗腫瘤作用
三七中含有三七皂苷、β-欖香烯、微量元素硒等抗癌活性物質;三七皂苷Rh1對培養的肝癌細胞有明顯的抑***用;三七皂苷Rh2具有較強的抗腫瘤活性,并能誘導癌細胞逆轉成非癌細胞。
(7)抗氧化,延緩抗衰老作用
能明顯提高腦組織及血液中的SOD的活性,顯著降低腦組織和血液中的脂質過氧化物(LPO)含量,具有抗衰老作用。
(8)對物質代謝的影響
三七皂苷對血糖的影響取決于機體血糖水平,可升高或降低血糖,具有雙向平衡調節血糖的作用。能影響血脂代謝,降低血脂水平,特別是三酸甘油酯含量明顯降低。三七可促進肝、腎、睪丸及血清中的蛋白質合成,對各器官組織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具有促進作用。
金不換植物的功效與作用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一種叫金不換的植物、金不換植物的功效與作用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