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老丁侃地理,關注老丁公眾號,
每天早晨六點十三分,準時為您來更新。
678地理工作室
72.自然社會和經濟,選點選線要注意——影響交通點、線布局的因素
【試題引入】
甘德國際機場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樞紐之一,當時幾乎所有橫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經停該機場補充燃料。如今,橫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經停此地。據此完成1~2題。
1.導致甘德國際機場成為世界上最繁忙機場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經濟
C.位置D.人口
2.甘德國際機場失去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地區經濟發展緩慢
B.橫跨北大西洋航班減少
C.飛機飛行成本降低
D.飛機制造技術進步
【解題技巧】
航空港選址既要考慮地形、氣候、地質、水文等自然因素,也要考慮市場需求因素(客流量和貨流量),另外很多國際航班因為航線較長需中途補充燃料,因此便產生一些中轉類機場,這類機場所在地并不一定經濟發達、人口稠密。
答案:1.C北大西洋兩岸是經濟發達的歐美地區,地區之間聯系密切,甘德地處橫跨北大西洋航線的中心位置,因此甘德國際機場成為世界上最繁忙機場。2.D從材料可知甘德機場是橫跨北大西洋航班經停補充燃料所在地,隨著飛機制造技術進步,飛機能耗在降低且可裝載的燃料越來越多,因此大部分飛機不需要在中途補充燃料了,所以也就不需要再經停甘德機場。
【試題引入】
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熱帶雨林風光吸引的游客從馬瑙斯出發,乘船沿內格羅河(下圖)溯源而上,見兩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橋。
試對“河上很少有橋”這一現象作出合理解釋。
【答題模式】
橋梁建設的區位選擇可從自然條件、運輸需求、建設難度、建設造成的影響以及當地適宜選擇的交通運輸方式等方面完成。本題由“熱帶雨林風光”、等高線數值,可判斷該地位于巴西亞馬孫平原的熱帶雨林,氣候濕熱而人口稀少;另外圖示河網稠密而水運便利,對橋梁的需求不大。結合知識可知,雨林地區生態環境脆弱,人類大型建設會造成雨林環境破壞。
答案:3.人口稀少,跨河運輸需求小;水網稠密,水運便利;河面寬,水量大,修路搭橋成本高,技術難度大,對雨林環境破壞大。
【試題引入】
20世紀50年代,在外國專家的指導下,我國修建了蘭新鐵路。蘭新鐵路在新疆吐魯番附近的線路如下圖所示。據此完成4~5題。
4.推測外國專家在圖示區域鐵路選線時考慮的主導因素是
A.河流B.聚落
C.耕地D.地形
5.后來,我國專家認為,蘭新鐵路在該區域的選線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線路過長
B.距城鎮過遠
C.易受洪水威脅
D.工程量過大
【解題技巧】
不同時期影響交通線選線的因素往往不同。經濟和科技水平落后的時期,影響鐵路線、公路線選線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質、水文、氣候等自然因素,而科技的發展使人類克服自然障礙的能力大大增強,社會經濟因素成為影響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
答案:4.D圖中顯示鐵路線走向與1000米等高線走向基本一致,且火車站距離城鎮較遠,故可推測影響其選線的主導因素是地形。
5.B由比例尺可知鐵路線距離城鎮較遠,不利于該區域發展。圖示鐵路線走向與等高線一致,基本呈直線狀沿山麓修建,則線路過長、工程量過大說法不正確;此處為干旱區,河流以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補給為主,河流水量一般不大,故易受洪水威脅說法是不正確的。
【做題鞏固】
下圖示意某島國城市、鐵路與河流分布,該國中北部地區是其重要的甘蔗種植和蔗糖工業基地。據此完成6~7題。
6.該國鐵路發展較晚,推測該國鐵路選線時考慮的主導因素是
A.地形狀況B.河流狀況
C.耕地資源D.城市分布
7.該國鐵路未沿著海岸地帶選線的主要原因是海岸帶
A.沼澤濕地廣布
B.地質構造復雜
C.耕地面積較廣
D.高山、峽谷眾多
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瑞典和丹麥兩國交界處的厄勒海峽地區擁有多所著名大學,生命科學、生物技術、醫療技術和醫藥技術等產業集聚發展。2000年,厄勒海峽跨海大橋建成通車。下圖為厄勒海峽地區及周邊區域圖。
有人認為,與現在的位置相比厄勒海峽跨海大橋修建在A處更合理。你是否贊成?簡述理由。
9.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圖是非洲某國局部區域示意圖,圖中甲、乙兩路段列車設計速度分別為90km/h、40km/h。
請從地形角度分析甲、乙兩路段列車設計速度差異的原因。
【學生總結】
微專題72.影響交通點、線布局的因素
6.D古巴鐵路主要分布在島的中部,基本上沒有在沿海平原地帶選線,其原因主要是沿海地帶濕地面積廣,城市密度小;而中部地勢高,城鎮聚落多,因此該國早期鐵路選線時考慮的主導因素是城市分布。
7.A古巴島位于熱帶,東北部海岸地帶地處東北信風的迎風坡,加之地勢低平,濕地廣布,城市密度小,交通運營量小,因此鐵路線未沿著海岸帶分布。
8.贊成。理由是與現在大橋的位置相比,A處位于海峽最窄處,工程量小,節約建設成本。
或不贊成。理由是與現在大橋的位置相比,A處兩岸的城市規模小,交通需求量小。
9.甲路段位于沿海地區,地勢低平;線路較平直,列車設計速度高。乙路段地處沿海地區到高原的過渡地帶,地形高差大(地勢起伏大),地形破碎;線路彎道多,列車設計速度低。
點右上方三個豎點,把文章分享給您的小伙伴們
2018年3月12日
高中地理微專題精選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