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簡稱蓮,別名有:荷花、芙蓉、芙蕖、菡萏、水芝、靈草……等等甚多。在我國的文化故事中很早就已出現了蓮花的形象。《詩經》中就有這樣的詩句:“比澤之陂,有薄與荷”、“比澤之陂,有薄菡萏”、“山有扶蘇,隰有荷華”。《楚辭·離騷》中也有這樣的詩句:“芙蓉始發雜芰荷,紫莖屏風文綠波”。這些都說明了中國人們與蓮花的淵源。
中國文化中,一直把蓮花比作君子。自古以來,中國人們便喜愛這種植物,認為它是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有詩贊曰:“蓮生淤泥中,不與泥同調”。
畫家丁珂作品《荷韻》(作品選自:易從網)
在中國文學中,有關蓮的詩詞歌賦不計其數,前有曹植的《芙蓉賦》曰:“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群芳譜》中曰:“凡物先華而后實,獨此華實齊生。百節疏通,萬竅玲瓏,亭亭物華,出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后有周敦頤的《愛蓮說》,把蓮和各種類型的人物聯系起來,“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可以看出蓮花在人們心中的美好君子形象。
除了蓮花的君子品性之外,我們民俗中也有很多關于蓮花的語句。蓮有一蒂二花者稱為并蒂蓮,以象男女好合,夫妻恩愛。新婚對聯中常有“比翼鳥永棲常青樹,并蹄花久開勤儉家”等。藕斷絲連,常被用來之男女之間雖分手,但情意未絕。
畫家丁珂作品《夏日清趣》(作品選自:易從網)
蓮花的一些象征意義:
1、象征清廉:蓋“青蓮”者,諧音“清廉”也;
2、象征愛情:蓋荷花別名芙蓉花,或云水芙蓉。“芙蓉”,“夫容”也。又白居易《長恨歌》曰:“芙蓉如面柳如眉。”因此蓮花常用來象征愛情,二蓮生一藕的現象,叫“并蓮同心”;
3、送禮象征:蓮花和牡丹花在一起,叫“榮華富貴”,蓮花和一鷺鷥,叫“一路榮華”。牡丹、蓮花和白頭翁,稱為“富貴榮華到白頭”。蓮花也能諧音“連”。蓮蓬加上蓮子,叫“連生貴子”;
4、象征純凈、純潔:在中國,蓮花被尊為君子,《群芳譜》中說“凡物先華而后實,獨此華實齊生。百節疏通,萬竅玲瓏,亭亭物華,出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后有周敦頤的《愛蓮說》,影響深遠;
5、節日象征:武漢蓮花節持續三個月時間,從7月到10月,以“蓮花水鄉,醉美蔡甸”為主題,展開盛大活動。
畫家丁珂作品《荷韻》(作品選自:易從網)
據說在公元五世紀,南齊東昏侯“鑿金為蓮花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花也!’。因而后人稱美人之步為蓮步,又稱女子之纖足為金蓮。
佛教中的蓮花是神圣的,佛菩薩端坐或站立蓮花寶座象征著他們的神圣本源。佛菩薩被想象成是潔白無瑕、極盡善美的,其身、語、意是絕對清靜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是表現純凈和斷滅的一個主要佛教象征。
由于"荷"與"和"、"合"諧音,"蓮"與"聯"、"連"諧音,中華傳統文化中,經常以荷花即蓮花作為和平、和諧、合作、合力、團結、聯合等的象征;以荷花的高潔象征和平事業、和諧世界的高潔。荷花品種豐富多彩,是"荷(和)而不同",但又共同組成了高潔的荷花世界,是"荷(和)為貴"。
畫家丁珂作品《清韻》(作品選自:易從網)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弘揚“貴和”思想,有利于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妥善處理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增強妥善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的本領,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需求,解決利益矛盾,維護安定團結,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從而推進社會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弘揚“貴和”思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正確處理民主政治建設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發展與穩定的關系、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真心希望,荷花文化能在弘揚和平文化、和諧文化的進程中,也能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熟知。弘揚中華“和”文化,對于我們促進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構建和諧社會的事業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
更多國畫荷花圖作品就在易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