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全球能源巨頭,同時也是荷蘭門面企業之一的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宣布,計劃放棄其雙重股權結構,并將公司總部從荷蘭海牙遷至英國倫敦。與此同時,公司還計劃更名為“殼牌”,放棄已使用100多年的“荷蘭皇家(RoyalDutch)”稱號。隔夜美股盤中,殼牌一度高見45.54美元,收漲2.51%至45.28美元。
殼牌方面表示,在單一國家的稅收和法律管轄下他們的股權結構可以正常化,從而使其能更好地抓住機遇,更具競爭力,在能源轉型大潮中發揮主導作用。
如果股東大會批準這一決定,殼牌就會是繼聯合利華之后又一家放棄荷蘭總部,專注于英國的荷蘭企業,這不出意外地引來了英國方面的歡呼和荷蘭方面的不快。英國輿論認為這是殼牌對英國經濟環境的認可,荷蘭***則表示,對殼牌的決定感到“不快和驚訝”。
荷蘭經濟事務和氣候政策部長斯特夫·布洛克(StefBlok)表示:“我們對此感到意外,令人不快。內閣對此深表遺憾。”
布洛克說:“我們正在與殼牌管理層討論這一提議對就業、關鍵投資決策和可持續性的影響。這些都非常重要。”。
路透社稱,殼牌此舉是對荷蘭聲望的打擊。荷蘭工業和雇主聯合會表示,這是荷蘭的“巨大失血”。
荷蘭皇家殼牌在聲明中稱,以自身的英荷血統為榮,并將繼續作為一個重要雇主,在荷蘭擁有大量業務。聲明稱,包括全球上游業務在內的多個部門將保留在荷蘭海牙市,公司股票將繼續在阿姆斯特丹、倫敦和紐約等股市交易,但首席執行官范伯登和首席財務官杰西卡·烏爾將遷往英國。
法新社報道稱,英國商務、能源和產業戰略部國務大臣夸西·克沃滕針對殼牌此舉表示,這是“對英國經濟投了明確的信任票”。但荷蘭***則非常不滿,稱對這個“不受歡迎的意外”深表遺憾,并正在“與殼牌管理層就該計劃對就業、關鍵投資決策和可持續性的影響進行對話”。路透社稱,殼牌此舉是對荷蘭聲望的打擊,荷蘭工業和雇主聯合會稱,這是荷蘭的“巨大失血”。
作為一家英國和荷蘭合資公司,殼牌具有復雜的控股結構,其納稅地點和總部在荷蘭,注冊辦事處在英國。長期以來,殼牌一直面臨投資者對其雙重結構的質疑,近來還面臨向清潔能源轉型的壓力。
據悉,今年5月,海牙一家法院裁定殼牌公司需要更快地減少碳足跡,并責令其在2030年之前減少更多排放。殼牌回應稱,將實現法院的大部分目標,同時也對該決定提出上訴。殼牌董事長安德魯·麥肯齊表示,重組不會對法律程序產生任何影響,“殼牌正在崛起以應對法院的挑戰”,并宣布了新的絕對減排目標。
分析認為,雖然殼牌此次“遷都”之舉并不會影響荷蘭法院的裁決,但是殼牌一旦離開荷蘭,可能會避免其他此類事件發生。
此外,殼牌與荷蘭***還就對部分股票征收15%的股息預扣稅相持不下,該政策被認為是降低了殼牌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
實行新的單一結構后,殼牌所有的股票都在英國法律管轄內,意味著殼牌所有的股票都不會被征收這種稅。這也將使殼牌能夠更快地達成出售或收購交易。
法新社的報道顯示,殼牌上述計劃將提交于12月10日舉行的股東大會審批,一旦經股東大會批準,上述計劃將于明年實施。
鏈接:1907年,為了與當時最大的石油公司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競爭,荷蘭皇家石油公司與英國殼牌公司合并。
2005年,荷蘭皇家石油公司與殼牌運輸貿易公司合并為一家集團企業,殼牌在英國注冊并在荷蘭擁有稅務注冊地,保持雙重股權結構。殼牌公司表示,當時并沒有設想目前的A/B股權結構將是永久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