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都愛的大米松糕,不發酵不揉面,層次分明,松軟彈口吃不夠。前些天到上海參加料理大賽,其中我做了一道小吃——紫薯桂花大米松糕。由于比賽中不讓用現成的夾餡,所以我用了30分鐘的時間現場***了紫薯餡。紫薯桂花米糕被分成了14分,被評委們和現場的觀眾們一“搶”而光,吃到的開心向同行伙伴“炫耀”,沒吃到的一臉的遺憾,有的還跑來特意問我做法。
其實大米松糕的做法我以前有分享過,只不過這次做得更精致些。一是為了增加顏值,二是使營養和口感更加豐富。
純粹的米糕熱吃松軟彈口,但涼吃就比較干硬了。放上夾心,就大大降低了干硬的口感,再采取了層層加熱的***,增加了每層米糕的濕度,即使涼吃也依然彈口。
因為咱在家做,不必拘泥于成品還是半成品的餡料,所以我就簡化了一下,把比賽現場用的紫薯泥換成了方便大家買到的水洗紅豆沙,做出來的松糕一樣的好看、好吃。
-----【豆沙桂花大米松糕】-----【材料】糯米粉130克,粘米粉100克,細砂糖30克,鮮牛奶130克左右,水洗紅豆沙適量,干桂花適量
【數量】1個6寸大小
【工具】豆包布,6寸慕斯圈,大眼篩網,保鮮袋,搟面杖,蒸鍋
【***】
1.主材料準備好:糯米粉,粘米粉,鮮牛奶,細砂糖,干桂花,水洗紅豆沙;牛奶可用清水代替,紅豆沙可用其它少油餡料代替,比如紫薯泥,蓮蓉,綠豆沙等;細砂糖可用綿白糖代替,但不能用粗砂糖;
2.糯米粉、粘米粉、細砂糖同入大盆中,逐量加入牛奶,用筷子攪拌成顆粒狀,再用手搓揉至沒有干粉;如果干粉多,可適量加牛奶;抓一把米粉,能輕松捏成一個粉團,用手稍用力一捻,又能散成大小不等的塊狀,達到這個狀態就可以;
3.用一個大眼兒篩子將米粉過篩;這一步很關鍵,可以增加米粉之間的空氣,使蒸出來的米糕蓬松,口感彈軟;千萬別用小眼篩子,要不然這點兒米粉要篩一個多鐘頭,人都要崩潰了;
4.我今天用蒸箱來蒸,所以先在蒸盤里鋪一層豆包布,也就是大塊的紗布,將6寸慕斯圈放在上面;先鋪一層原味米粉,入蒸箱中蒸1-2分鐘;
5.蒸的時候不閑著,取適量紅豆沙放在保鮮袋中,用搟面杖搟成比慕斯圈略小的圓片;保鮮袋無需拆開,直接在上面搟就成;保鮮膜太薄,容易粘在一起,還不容易將豆沙脫下去;
6.將搟好的豆沙片倒在米粉上;
7.上面再鋪一層米粉,再撒適量干桂花,重新入蒸箱中蒸1-2分鐘;
8.以此類推,一層米粉桂花,一層米粉豆沙,直到將慕斯圈填滿;每次入蒸箱時都要確保米粉或者米粉桂花層***在表面,這樣即使有水蒸汽也只會落在米粉上;如果是豆沙***著,就會導致部分水蒸汽滯留在上面而影響新鋪的米粉過濕而發黏;
9.6寸慕斯圈沒有全部填滿,我又用了一個4寸模具將剩下的米粉和豆沙填在其中;如果將米粉鋪得滿一些,一個6寸慕斯圈可完全裝滿;
10.將米糕生坯送入蒸箱中,100度,50分鐘;
11.蒸好后可直接出爐,稍晾涼可輕松脫模;
12.大米松糕需用鋸齒刀拉鋸式切開;熱吃會導致刀口切面不平整,但口感香甜彈軟,;想要切面平整漂亮,可涼后切,但口感會比熱吃時稍硬,香甜度也弱了些;想再恢復出鍋時的口感,可再入鍋加熱幾分鐘。
【蘋果私房話】1.粘米粉就是大米粉,和糯米粉的比例1:1-1.5均可;全部用粘米粉,米糕的口感會干硬無彈性,全部用糯米粉,米糕的口感黏軟;
2.每鋪一層就蒸一蒸可以增加內部的濕氣,使米糕成品更加暄軟彈口,而且蒸的時間可大大縮短;如果全部鋪好后再蒸,就需要至少一小時,而且內部會比較硬;
3.水洗紅豆沙口感清爽,入口即化,比油豆沙好吃,且口感與清爽人大米糕更相配;也可以用紫薯泥、南瓜泥、地瓜泥、蓮蓉、綠豆沙等來代替,會有不同的口感和風味。
“用愛***美食,用心記錄美好;用簡單的做法,呈現食材的醇正味道”。我是Meggy跳舞的蘋果,曾經當了18年英語老師,現在是“為愛下廚房”的家庭煮婦、美食自媒體、特約原創美食作者。在和油鹽醬醋打交道的日子里,心也變得越發溫柔,也愈發感到“陪伴”才是世間最美好、最重要的。
#10月吃什么##吃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