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一些有關鈞瓷工藝方面的資料時,經常會提到氧化和還原的問題。如氧化氣氛和還原氣氛,氧化焰和還原焰。這些指的是什么呢?
在瓷器燒造的過程中,常常需要一種環境,***術語稱為“氣氛”。瓷器都是在某種氣氛里燒成的。一般來說,氣氛有兩種,一種是氧化,一種是還原。由于鈞瓷呈色對氣氛敏感性強,在工藝上很難控制,因而窯內氣氛、溫度的波動會使窯內不同區域的產品形成不同的藝術效果。
首先說氧化。所謂氧化就是得到氧,通俗地說,是將窯爐煙囪火門打開,拉力加大,空氣流速加快,有充分的氧氣進去。它是燒窯初期所著力營造的一種氣氛。這時窯內空氣供給充分,燃料完全燃燒。其特征是無煙、透明。在氧化氣氛階段根據燒成的需要,窯工們還會營造強氧化氣氛和弱氧化氣氛。
再說還原。還原就是失去氧,是將窯爐火門關起,悶火,形成還原氣氛。它是燒窯時窯內氧氣供給不充分,燃料燃燒不完全的情況下產生的一種氣氛。其特征是有煙。在還原階段,窯工們還會根據需要,營造強還原氣氛和弱還原氣氛。
在通常情況下,氧化氣氛又被稱為氧化焰,還原氣氛又被稱為還原焰。但嚴格來說,氣氛和焰性是有一定區別的。焰,是指火焰,即燃料燃燒時發光發熱的那部分氣體;而氣氛是由火焰燃燒而形成的窯內的氣體所組成。氧化焰是燃料完全燃燒,燃燒氣體中有多余氧存在的一種火焰。這種火焰溫度高,焰短且熱沖擊力大。還原焰是燃料燃燒不充分,燃燒氣體中具有一定量的一氧化碳等不完全燃燒產物存在的一種火焰。這種火焰溫度低,焰長且熱沖擊力小。此外,介于其間,還會形成一種中性焰,即燃料完全燃燒,燃燒氣體中無多余氧氣,也無殘存可燃物的一種火焰。這種火焰的長短及熱沖擊力介于氧化焰和還原焰之間,但其溫度卻是最高的。在燒成過程中,正是由于不同性質火焰的燃燒,才能使窯內具有不同的氣氛。
鈞瓷在釉燒過程中,一般950℃以前用氧化氣氛,950℃以后用還原氣氛,并一直燒到1280℃~1300℃時住火。說鈞瓷燒成用還原氣氛就是指高溫后捂火的這一段時間。在此階段,鈞釉中的著色物質氧化銅被還原成氧化亞銅,氧化鐵被還原成氧化亞鐵,加上其他眾多因素的影響,使鈞釉呈現出五顏六色、千變萬化的窯變效果。
(來源:云上禹州編輯:趙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