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舊日本軍國主義思想的象征,由天皇所授予軍旗被所有參戰的日軍部隊視為榮譽的象征。而在二戰期間,一共有444面軍旗被下發到各個作戰部隊當中。而這些旗幟或是在太平洋戰場上被燒毀,或是跟隨著運輸部隊的軍艦一同沉入了茫茫的太平洋當中。現如今,僅存的一面隸屬步兵第321聯隊軍旗還躺在日本東京靖國神社“游就館”內,供那些法西斯右翼們瞻仰。
▲日本右翼每年都會在東京的靖國神社前大擺排場,舉著象征軍國主義的軍旗紀念二戰時期陣亡的士兵,而這無疑也是對所有參戰國的一種褻瀆。
▲陳列在靖國神社內的第321步兵聯隊軍旗。
根據1870年日本的官方命令,旭日旗也被叫做“陸軍御國旗”。其在1879年時改為“軍旗”,太陽居中,由日本天皇所賜予,宣傳的乃是“忠君報國”的軍國主義思想。而事實上,日本還有另一種旭日旗:太陽靠左,在國際法上為“表示國籍”時使用,并非宣揚軍國主義,因此很容易被人們所混淆。
▲在二戰中,日軍的鐵蹄侵略到哪,軍旗就會飄揚到哪。
值得注意的是,日軍在二戰中還有一款旗幟叫做“日章旗”。與天皇所授予的軍旗不同的是,它所代表的也是日本國旗,與天皇所授予的聯隊軍旗在意義上不同。在叫法上,深受亞洲人民所痛恨的這面旗幟被中國軍民戲稱為“膏藥旗”,而美軍部隊則稱呼為“丸子旗”。
日章旗往往是由日本士兵或者部隊通過私人途徑購買的。在出征之前,士兵的親友會在旗幟上寫上各種各樣的祝福語,以祈求攜帶它的士兵能打贏戰爭或是順利歸來,而旗幟的每一寸空地也不會被浪費,往往都是寫的滿滿的才會被日軍士兵塞進包里。在日本人看來,這些旗幟無疑就是士兵最好的“護身符”,能抵擋敵人的子彈。
▲除了“王八盒子”、日本軍刀,最受盟軍部隊所歡迎的就是這些寫滿祝福語或是表示平安、勝利短語的日章旗,而它們也是日軍士兵們最常帶著的“護身符”,與聯隊旗的意義大相徑庭。
不過,無論是中國軍隊還是盟軍,都沒有在二戰中繳獲掉任何一面日本軍旗。因為它對于所有的日軍作戰單位來說都是至高無上的榮耀,絕對不會讓旗幟落入到敵人的手里。根據日軍規定,如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則應焚燒軍旗,日軍稱之為“奉燒”。因此導致反法西斯軍隊沒能繳獲一面軍旗。另外,在日軍的作戰思想當中,只要軍旗沒有完全損毀,就沒必要繼續申請新旗幟。因此反觀歷史照片,許多日軍步兵聯隊的旗幟甚至都是殘破的!所以,從來另一個角度上說,沒繳獲那面破旗無所謂,不讓日本法西斯重新沉渣泛起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為筑壘地域原創作品,主編原廓,原著哈克。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更多精彩一戰、二戰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筑壘地域:zhulei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