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全媒體記者章婧通訊員沈斐然編輯章敏
進入九月,我縣山核桃開始進入成熟采收期。在章村鎮高山村一片山核桃樹下,林農手持一根約6米長的采打機,輕按按鈕,桿子便開始自動采打起來,不一會兒,伴隨著“窸窸窣窣”的聲音,金黃的山核桃果實就如雨滴般全部掉落下來。這一幕發生在不久前在高山村舉辦的山核桃采摘機推廣培訓會現場。
“這個機器桿子最高能伸長到多少米?”“這東西重嗎?耗不耗電?”培訓會現場,山核桃種植大戶和林農們一個個認真地看著專家操作演示,時不時還拿出手機拍下精彩的瞬間。在專家現場指導答疑后,大家也紛紛拿起采摘機親自嘗試起來。“比人工采打快多了,沒幾下一根枝丫上的核桃就全打干凈了。”林農們對這個新物件贊不絕口。
據了解,在我縣,山核桃大都生長在高山叢林之間、懸崖陡壁之上,每年打山核桃都是杭垓、報福、章村等山區鄉鎮林農的一部“大戲”;同樣,安全始終是大家最為關注的問題。“山核桃采打方式一直以來是用長長的竹竿進行,長時間敲打勞動強度大且危險性高,還會打掉來年的山核桃枝芽。”前來參加培訓的種植大戶王文海說,他所在的“兩山”森林生態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在上墅鄉董嶺村共流轉了4000余畝山核桃,往年都是等到山核桃果實成熟落地后人工撿拾。親眼見證了機械采打的便利性后,也將考慮改進公司的采摘方式,力爭能讓山核桃早日進入市場。
山核桃采摘機性能可靠、操作靈活且效率高,深受在場的林農歡迎。據介紹,此次現場推廣的采摘機桿子可根據實際高度進行伸縮,一臺機器在熟練操作的情況下,可抵6個人工。“我們家共種植了600多棵山核桃樹,采打人工工資500元一天,要請10多個工人才能打完。”種植大戶謝婉君說,用工難、成本高已成為大家普遍遇到的難題,而機械化采打將有效提升效率和安全性,還能降低人工成本。
據了解,我縣山核桃種植面積共有3萬多畝,今年預計1.5萬畝將進入盛產期。“今年山核桃采摘機已納入農機補貼目錄,希望通過此次現場培訓進一步助推我縣林業生產高效安全發展。”縣資源規劃局林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黃宏亮說。
聲明:本文轉載自【安吉新聞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權,請聯系更正、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