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先生是我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家,在上世紀孫中山先生推翻了帝國主義的封建專制,他努力帶領著中國人民,沖破重重枷鎖力圖將民主自由布滿中國大地。
這位偉大的革命領導人為我們貢獻了他的一生,如今距離他的逝世已經過去了九十六年,但是我們依舊銘記著他,現如今中國已經有了巨大的發展,中國社會也成了孫中山先生期盼看到的模樣。
時過境遷,孫中山先生雖已不在但是他的精神還在一直流傳,孫中山先生的后人們還在踐行著他做人做事的認真德行與精神信仰。
在我國的不同領域里,孫中山先生的后人們淡出了人們視野在默默地發光發熱,像他們的祖父一樣做著貢獻,努力的為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孫中山先生共有一兒一女,可惜女兒孫娫英年早逝沒能留下后代。但是大兒子孫科不同,他共有六個孩子兩個兒子四個女兒,其中有兩位女兒和大兒子都取得了較為優秀的成績。孫中山先生的這三位孫子孫女都在哪些領域都做過什么樣的工作?
孫科
孫中山嫡孫:孫治平孫治平出生于1913年11月是孫中山先生的嫡孫,他還有一個弟弟孫治強,孫治平是孫中山的嫡孫一出生就帶著萬眾矚目的光環,他的母親是陳淑英,陳淑英與孫科二人在美國留學期間生下了兄弟二人。
相比于哥哥孫治平,弟弟孫治強過得并不算好,甚至最后的境遇有些窘迫。
孫治平的名字是他的祖父孫中山起的,當時孫中山先生任臨時大總統,他分外希望他治理下的中國。能成為“國泰民安,天下太平”的一個時代,帶著這份期望,孫中山為自己的孫子取名為“治平”后又為第二個孫子取名“志強”。
這兩個名字承載了孫中山先生對中華民國的偉大期盼,也富含了對自己嫡孫的重,希望他們以后也能成為對中國有用的人。
孫科當時和妻子都在美國,所以孫治平和孫治強也都在美國學習。
孫治平在父親母親的教導下從小就熱愛學習。并且尤其用功,孫治平對自己的祖父孫中山非常的敬仰,但是可惜的是他年幼時并不能常見到孫中山先生。他們共同相處的時光只有短暫的數月,孫中山先生一直忙于革命也未能體驗和孫子的天倫之樂。
在兒時孫治平只在周末能與自己的祖父見上一面,一起吃頓午飯,據他回憶,在吃飯的時候祖父總是很嚴肅,孫治平只有在祖父問話的時候才敢回話,其余時候并不敢說話。并且祖父給人的感覺總是很嚴厲的,所以他們在吃飯時候總是坐得端端正正不敢有其他小動作。
即使如此,孫治平對自己的祖父也并無過多懼怕的感情,而是對他深深的敬仰,孫中山病重時候,孫治平去看望他,但是遺憾的是在孫中山先生的彌留之際,孫治平并未能和爺爺多說上幾句話。
長大后,孫治平一直以自己的祖父為榜樣,朝著他前進,孫治平一直踐行他祖父孫中山的思想,在兩岸發展和文化交流上一直默默付出。他一直主張兩岸和平,努力發展中國的完整和平。
祖父逝世后孫治平進入了北京一所海外子女教育學校,這所學校是由***派的吳稚輝所舉辦,孫治平和弟弟孫治強起先跟不上這里的學習進度,因為兩人不太懂普通話,但是兩人都很刻苦,不久就克服了這項困難。
在此學校畢業后,孫治平并未直接出國留學,而是先在上海就讀于上海圣約翰大學,在此學習了一段時間后才前往美國留學。孫治平先進入了紐約大學,在此獲得了經濟學學士學位,后進入了加州大學研究院繼續深造,獲得了加州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
孫治平刻苦學習,取得了多項榮譽與證書。直到1965年,孫治平同父親回到了臺灣,擔任多個重要職位。
2004年3月已經92歲的孫治平回到大陸。在三月十二日這一天是植樹節,也是為孫中山先生而設的紀念節日,孫治平回國后專程來到福建泉州參加活動,在這里住了三天。
在當年孫中山先生辭去臨時大總統職位時也同樣在這里居住了三天,孫治平曾說過他想將自己祖父所去過的走過的地方也走一遍。
晚年的孫治平終于達成了自己的愿望,讓他得以欣慰。相比之下孫治平的弟弟孫治強與自己哥哥相差許多。再回到臺灣后孫治強并未像哥哥一樣得到重用。孫治強生活平平淡淡,直至離世。
如今孫中山先生的兩位孫子都已經去世,晚輩們也大多在海外生活,孫治平的兒子在美國成家立業,其他曾孫也各自認真地生活著。
孫中山的孫女:孫穗芬孫穗芬是孫中山先生的大孫女,她曾擔任美國駐廣州的總領事館商務領事,1986年美國在全國公開聘請精通中文的商務領事孫穗芬對這個機會感到心動,當時她正居住在美國的舊金山,在得知消息后立馬進行了報名。
她對于這份工作有著自己的志向,想通過此來促進中美貿易,為自己國家做些貢獻。孫穗芬報名后參加了面試,這場面試中她過五關斬六將,最終以優異的個人素質和成績得到了這份工作。
孫穗芬
在職位上,孫穗芬一直都很優秀,她為兩國的貿易交流作出許多貢獻,但是在1994年孫穗芬突然辭去了這份難得的工作,這讓人大為不解。孫穗芬辭職后終于透露了自己的想法,在她看來這份工作并沒有為她帶來什么意義。
看來這份工作雖然有優厚的待遇,但那不是她想要的。孫穗芬說:“因為我是一個中國人,我希望中國富強起來。”
辭職后孫穗芬沒有回到美國養老,而是在香港創辦了一家咨詢公司,她想通過此來幫助美歐國家來華投資。
在創立公司以后,孫穗芬比以前忙碌多倍,她也完成了自己想為中美貿易做貢獻的志向。多年來她多地奔波為外商提供聯系。
孫穗芬從小生長在一個極為富裕的家庭,但是在此成長的她并不像其他富家小姐一樣,她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女性。
孫穗芬的母親是孫科的第二任妻子藍妮。藍妮是上海的名門之女長得十分漂亮,但是她與孫科的婚姻并沒有善終。
孫穗芬出生時全家都十分欣喜,將她視為掌上明珠,孫科遠在南京得到女兒的出生消息后,送了一棟房子給自己的女兒,孫穗芬是真正的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在這樣充滿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她,總是為人和善讓人很難不喜歡。
孫穗芬兒時還經歷過一次綁架,藍妮用了十萬美金才將自己的愛女贖了回來。孫穗芬并未受傷,但是藍妮卻很擔心,由于愛女心切,藍妮就把孫穗芬送到了民國***首都南京孫科那里。
藍妮并未隨同,因為多種不便,是孫穗芬的阿姨陪同她一起前往南京,并且在南京照顧她。
隨后孫科為女兒安排在一所美國學校讀小學,她天生聰慧成績一直都很優秀,孫科對這個女兒更為疼愛。
1948年,孫穗芬離開了香港在母親的安排下去往了香港,在香港,孫穗芬住在母親朋友的家中,在高等中學英皇佐治五世中學就讀。隨后藍妮也來到了香港,孫穗芬在香港一共讀了五年書,直到1953年藍妮又將其送到了臺灣,在臺灣又繼續讀了幾年書。
孫穗芬的少年時代一直在不停輾轉,但是索性她的母親為她安排好了生活,她也并未十分辛苦,只是年紀輕輕就遠離父母,讓她較早地學會了自理和照顧自己。
1955年孫穗芬以優秀的成績在高中畢業,獲得大小獎項無數,還得到了留學獎學金,孫穗芬一直都有留美深造的愿望,但是她并未能在香港拿到簽證。這讓孫穗芬感到遺憾,不過卻也沒打消她的斗志。
孫穗芬隨后在臺灣成為一名空姐,是中國民航航空公司最年輕的空姐。在臺灣她和自己的丈夫孫康威相遇,并在戀愛一年后訂婚。藍妮在1957年從香港前往臺灣為孫穗芬操辦婚禮。這場盛大的婚禮在臺灣著名的圓山飯店舉行。
婚后孫穗芬做了幾年家庭主婦,共育有三個兒子,并且跟隨自己的丈夫常年在美國、日本、泰國、約旦、法國等地生活,于1962年移居美國。在美國生活多年的她很少回國回大陸看看。直到多年后創辦了自己的公司,才回到自己的家鄉。
孫穗芬每年都會回上海,回到她的故鄉,看著這座城市中細微的變化,總是讓她有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縈繞。
孫穗芬對自己的祖父孫中山先生并沒有過接觸,但是她一直對有這樣一個祖父而感到自豪。孫穗芬知道,雖然孫中山先生并不只是他一個人的,也不只是孫氏家族的,孫中山先生是屬于全國人民的。
孫穗芬一直小心翼翼做事,她從未炫耀過自己是孫中山先生的孫女,謙遜做人,她一直認為,祖先的光榮是祖先的,自己要做的是不能給祖先臉上抹黑。
孫穗芬年歲漸高,但是她也沒有因此就停止工作,她依舊在中國與美國之間奔波,為促進中美文化和貿易交流做著一個橋梁。
2010年12月28日,孫穗芬應邀前往臺北參觀花卉展覽。
在元旦當日,她坐在前往機場的車上,在途中通過高架橋時,對面車道的一輛車突然失控,沖過了護欄,向孫穗芬所乘坐的車沖來,兩輛車發生了劇烈的撞擊,孫穗芬身受重傷被送往醫院搶救,歷時一個月的治療后,孫穗芬最終還是因病去世。
另一個孫女:孫穗芳孫中山先生還有另一個孫女,只是最開始她的身份是并不被承認的,這樣尷尬的境遇是因為孫科一段不負責任的戀情。
在遇到藍妮前,孫科和另一位女子嚴藹娟未婚同居,一起生活了一段日子。1936年孫穗芳在上海出生,而不久后,孫科與藍妮結婚,和嚴藹娟就此疏遠。
隨后抗戰爆發,嚴藹娟再也沒法聯系上孫科,她只得帶著孫穗芳改嫁,但是繼父也并未為孫穗芳帶來父愛。1949年嚴藹娟為了向孫科討要女兒的撫養費和上學學費,前往了香港在香港法庭起訴了孫科。
孫穗芳
這在當時引起了巨大轟動,一些有心人士對此大加報道,孫科收到了巨大的輿論攻擊。但其實事情的真相是孫科曾想要把女兒送到美國讀書,但是被嚴藹娟反對,孫穗芬以因為怨恨父親的離開而賭氣拒絕。
孫穗芳在高中畢業以后本可以考上一所不錯的大學,但是由于父親孫科的原因,有關部門禁止她進入任何大學讀書。但幸好此時孫穗芳知道了自己祖母宋慶齡的消息。她寫了一封信訴說了自己的遭遇。
在殷殷期盼中孫穗芳得到了回信,她將這封信寄去了教育部,最終她如愿進入了大學。
孫穗芳在上完大學后,過了許多年才見到自己的父親。在1966年孫穗芳移民夏威夷前,終于在大哥孫治平和大嫂張佩霞的幫助下第一次見到了父親。如今孫科已經74歲,孫穗芳也已經三十歲。
見到生父讓孫穗芳百感交集,期盼了三十年的父女相見終于讓孫穗芳圓了愿望。此后孫穗芳每年都去看望父親,直到孫科病逝。根據孫科的臨終遺愿,孫治平將孫穗芳和其他子女都接了過來,見了他最后一面。
在夏威夷定居的孫穗芳一直從事房地產經營,生意紅火。大陸改革***后,孫穗芳應民革中央副主席朱學范先生的邀請,回到了祖國。她回到祖籍廣東,在祖父的遺像前深深地三鞠躬并獻上了一個花籃。
1981年5月29日,祖母宋慶齡在北京病逝,得知了這個消息的孫穂芳不想袁萬里從夏威夷趕回北京參加祖母的葬禮,若是沒有祖母的幫助,她也不能成功的上大學,有如今的一切。
可惜的是當孫穂芳趕到時,祖母的遺體告別儀式已經結束,她在6月3日參加了追悼大會。
孫穂芳對自己的祖母一直滿懷感激和敬仰,這也使得她對自己的祖父和祖母了解甚多。孫穂芳是一個很有民族意識的人,她堅信只有統一的中國才能使全體國民幸福。這是孫穂芳在孫中山先生的思想中學習到的,她對此深信不疑。
孫穗芳很認真地學習研究過祖父孫中山先生的理論,對祖父充滿憧憬。所以孫穗芳一直是孫中山精神的重要發揚者和踐行者。她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研究和弘揚孫中山先生思想的工作中。美國夏威夷大學還因為孫穗芳弘揚孫中山偉大業績和思想為她頒發了獎項。
孫穗芳曾在世界各地發表文章和演講宣傳祖父的思想和學說,向世人介紹孫中山先生的偉大革命精神。她寫過多篇論文,并寫有《我的祖父孫中山》一書。這本書與其他的孫中山傳記不大相同,包含了許多不為人知的記錄,這本書包含了她對祖父許多的敬仰。
孫穗芳寫成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表達她祖父對中華民族的深深熱愛,以及她本人對中華民族的熱愛。他希望能將這種感情和精神傳達給每一個中國人,讓祖父的思想發揚光大。
孫穗芬是孫氏家族中唯一為其祖父立傳的后輩,她后半生將宣傳祖父思想作為了自己的終身使命。在1911年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一百三十一周年上,她捐獻了一批與孫中山先生有關的文物,建立“孫逸仙博士文物收藏館”。
孫穂芳并沒有像孫穗芬一樣美好的童年,她在戰亂中成長和母親東奔西走,她從小都沒有無數寵愛,也沒有富有的家庭。但她依然成為了一位自信成功的女性,并為宣揚孫中山思想作出了巨大貢獻。
總結孫中山先生的后輩眾多,他唯一的兒子孫科的子女們都已經久別人世。在他們活著的時候都或多或少的宣傳弘揚國父孫中山先生的理論。
作為孫中山的后人這幾位孫子與孫女,以自己的方式繼承了孫氏家族的精神,自他們的父親以后,他們都淡出了政界,在不同的領域發光發熱,如今孫中山先生的曾孫們也一樣,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生活著,秉持著孫氏家族的那份血液中的謙遜與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