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老頭》之后,導演楊亞洲新作《嘿,孩子》同樣關注現實,故事圍繞著一家三姐弟在生子、育兒上的困境展開,不失詼諧,又有時下電視劇難得的深度表現。《嘿,孩子》在開播一周后,劇中一個“方韻求子心切”的情節引發全民討論,一時間成了最熱門的微博熱搜話題,源于兩代觀眾在“女人是不是必須生孩子”這個問題上觀念的巨大分歧。
現象
跟爸媽看《嘿,孩子》結果吵起架來
《嘿,孩子》中蔣雯麗扮演的方家大女兒方韻,是一個失獨的中年女醫生。為了讓婚姻走出失去孩子的悲痛與冰冷,方韻不惜一切代價求子,當得知已經卵巢功能衰竭后,她想要借卵生子,也就是讓自己成為代孕工具,甚至,她對丈夫說寧愿他出軌有子,讓自己撫養。方韻的行為,使得丈夫更加痛苦,嘶吼著要離婚,還情緒過激地打了她一耳光。這一情節在電視機前,引發了兩代觀眾的觀念之爭。
面對艱難求子的方韻,80后以后的年輕人多以為這樣的劇情太狗血了,表示很不理解。他們的觀點是:沒孩子又不犯法,誰也沒規定女人天生就是繁衍工具啊,在北京養只狗狗丁克生活的大有人在,沒孩子照樣能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得樂呵呵的。有觀眾提出:“方韻夫妻倆都是婦產科大夫,在要孩子這件事上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根本不合理。編劇為什么要塑造這樣一個鉆牛角尖的女人,死乞白賴地要給自己丈夫生孩子,人格尊嚴都不顧了,丈夫都不理解她。”總之,在年輕觀眾的心中,方韻為了生個孩子竟然拋棄自尊,那么卑微,那么痛苦,還自己給自己套上“傳宗接代”的枷鎖,簡直不可理喻。有網友旗幟鮮明地寫道:“《嘿,孩子》中的方韻就和我媽一樣一樣的,掛嘴邊的總是:‘生過孩子的女人才完整’,‘有了孩子家庭才能幸福’的老一套說辭。天哪!都什么年代了,家庭幸福難道不是建立在夫妻二人相愛的基礎上嗎?”還有網友預測劇情一定會一路朝狗血方向走下去:“就這樣一直糾結孩子,對任何家庭都是一種負擔,最后肯定會不歡而散的。”如此熱辣犀利的點評正代表年輕人的生育觀。
就在這些崇尚自我,享受自由的“小年輕”們大呼受不了的時候,大多父母輩的中年觀眾對方韻獻出了深深的理解與同情。接受采訪時,有觀眾表示:“我挺理解方韻的,作為一個中年人,而且是傳統家庭來講,孩子是他們最為重要的中心。尤其在方韻還有過一個孩子的情況下,更加地渴望自己與心愛的人能有一個完整的幸福家庭。這種感覺是不結婚不生小孩的人所體會不到的。”
在大多中年觀眾看來,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核心,方韻的做法可謂“人之常情”,年輕人正是因為缺少經歷才不懂得方韻的錐心之痛,有觀眾表示:“有時候會忍不住將自己代入角色,要是真發生那樣的事,恐怕我還不如方韻,女人為了孩子真的可以放棄一切,何況尊嚴?人活一世,所求無非是老來有伴,子女繞膝。蔣雯麗演的真好,一個女人最平凡的企盼,卻成了最卑微的奢求。”
年輕觀眾和中年觀眾在生育觀上展開口舌大戰,誰也難以說服誰。年輕人埋怨中年人古板守舊,受不了沒孩子要死要活的方式;中年人卻反責年輕人不懂事,只有經歷生活才能感同身受。#嘿孩子求子觀引兩代觀眾互掐#成了最熱門的微博話題,高居熱門話題榜前三,閱讀量、討論量居高不下。
不僅在網絡,有觀眾表示看劇時就直接和父母發生了沖突。一位網友在微博上寫道:“晚上跟爸媽在家看《嘿,孩子》,結果吵起來了,看到方韻跟郭曉東因為借卵生子受的種種委屈,我一個沒控制住,跟他們說我以后不想要孩子,老兩口頓時急了,說我不孝順……也是醉了,但真心理解不了他們的想法。”
導演楊亞洲非常感謝幾位主演的精彩表現,他表示:“我們用中國人最大的話題——孩子,拍了一部都市情感戲,這個話題涵蓋了都市情感戲里所有的東西。我喜歡拍這些離我生活比較近的,覺得有意思、有意義。”他還透露,目前劇情才剛剛展開,和方韻一樣,三姐弟都將經歷不同的生子困境,好戲還在后頭。
訪談
郭曉東:每一場戲都很沉重
借卵生子、代孕、試管嬰兒、冷凍卵子……這些社會新聞里永遠處于最熱門也最富爭議地位的話題事件,有些還處在法律和道德的縫隙,這些一起出現在了電視劇《嘿,孩子》的劇情里。別說觀眾,演員也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昨天,劇中男主角郭曉東接受采訪時,坦言自己演的每一場戲都很沉重,“角色背后有太多的信息量涌進心里,我很想把每場戲都演得飽滿,那是一種欲罷不能的狀態。”
孩子不是養老的保障
《嘿,孩子》中方家三姐弟在養育下一代的問題上各有煩惱,其中蔣雯麗和郭曉東飾演的失獨夫妻最為沉重,他們想要一個孩子,卻因為身體原因而破滅。方韻想出了借卵生子的法子,這種幾近瘋狂的想法令秦栓柱無法接受,令中年婚姻分崩離析。
接拍這部劇,郭曉東對角色設置極有興趣,他解釋:“一個婦產科主治醫生卻是失獨家庭,這對夫妻身上有很多故事可以深入探究。”對于失獨群體,他一直很關注,“人到了四五十歲失獨,很痛苦,太可憐,因為沒有了希望……這種痛是一生的,無法淡化。即使重新有個孩子也無法撫平之前失去孩子的痛。”演的每一場戲都很沉重,郭曉東很想和導演商量改一下,但這種人設注定無法輕松,“角色背后有太多的信息量涌進心里,太虐心,我很想把每場戲演得飽滿,那是一種欲罷不能的狀態。”
劇中探討了中國人的育兒觀,首先拋出的問題是“一個家庭是否必須有孩子”,播出后爭議很大。郭曉東的觀點是:“首先我是個很傳統的人,我也很尊重丁克一族,還有那些享受單身不要孩子的人。人生是短暫的,能夠在短暫的生命中做真實的自己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我尊重每個人的選擇。”現實中的郭曉東已為人父,他不認同“養兒防老”的觀念,他說,“孩子不是養老的保障……養孩子其實也是自己的一種成長,可以重新領略兒時父母對自己的那種關心,而且每天看著自己的孩子多姿多彩地成長,是很幸福的。感恩生命,感恩我能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2007年,郭曉東與同為演員的程莉莎喜結連理,2010年兒子出生。如今,問他是否考慮再要二胎嗎?郭曉東說:“我和我太太的觀點是一致的,之前結婚時我們的年齡已經相對比較大了,所以我們都很想要孩子,沒有任何分歧。而到了現在,我們也都想參與到二胎大潮里,準備要二胎。”平時與孩子相處,郭曉東自詡慈父,而妻子是嚴母。“因為我很少有機會陪兒子,所以希望盡量以一個慈父的形象出現。平時只要不拍戲,就會盡量陪他打球、上英語課、玩滑冰,各種戶外活動我都會帶他去。”生活中,他以“好丈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一個好丈夫,最核心的要素是責任心,對家庭、對老婆、對孩子、對雙方父母,都要有一種責任。”去年湖南衛視的《真正男子漢》第一季展現出郭曉東的生活一面——對妻子的體貼,對兒子的寵愛,不少網友都稱他為“新三好男人”。
不演戲就去擺地攤
可以把自己的觀點融入到某個角色中,便仿佛有了不一樣的人生,這是郭曉東對演員這一職業的體會。但他沒有刻意去尋找全新類型的角色,重復地演過很多老實本分的好男人,這次的秦栓柱也是一樣,他表示對這類角色依然有感情。“以后如果還有這種溫暖敦厚踏實的男人角色,我還想演。同樣類型的角色里也能演出新東西,因為隨著年齡增長,社會角色也在變化——我現在是丈夫也是爸爸了,這樣的變化,讓我對事物的理解和看法不一樣了。”對于未來表演生涯的規劃,郭曉東說:“我有很強的責任心和上進心,希望把每個角色演好。我覺得一個演員,如果能夠在自己所擅長的范疇里把角色演到極致,就已經很棒了,我不太能接受說一個演員什么角色都能演。有人說你這樣的想法是缺乏挑戰性,但其實任何一件事情要做到精益求精,是很難的。你可以去挑戰,但是在挑戰的過程當中,還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個度。”
郭曉東曾和妻子聊起,如果兩人都沒戲拍了怎么辦?妻子說沒關系,開個雜貨鋪就行了。“其實我們都不是有野心的人。如果說不做演員,我最原始的想法是擺個小攤,賣水果、零食、瓜子什么的。我沒想過做什么,我平時愛好很單一,就是看看電影、運動。真沒想過太復雜的東西,憑我的情商、智商,演戲以外的其他東西可能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