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相信到目前為止很多朋友對于幼兒園環境創設和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基本要求不太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分享幼兒園環境創設相關的知識點,文章篇幅可能較長,大家耐心閱讀,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1、經濟性原則
幼兒園環境創設要堅持“低費用、高效益”的經濟性原則,勤儉節約,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周圍資源,就地取材。在保證清潔衛生、安全的前提下,廢物利用,一物多用,不浪費寶貴資源,不盲目攀比,不追求設備設施的高檔化和園舍裝修***化。
如:可用瓦楞紙、廢舊掛歷紙等代替吹塑紙、紙絨紙;可用一次性紙杯、果凍盒做花籃、風鈴等裝飾節日環境;農村可用自然材料高粱桿、竹片、麥秸桿等裝飾環境。用玉米心***的體育器械舉例。
2、幼兒參與性原則
幼兒園是老師和幼兒共同生活的地方,幼兒有權參與和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幼兒園環境創設。幼兒的參與體現在參與設計、參與收集和準備材料、參與布置、參與操作、參與管理等方面。在參與創設的過程中與環境互動,“用他們的雙手和思想布置的環境,會使他們更加深刻的理解環境中的事物,也會使他們更加愛護環境”。
3、發展適宜性原則
幼兒園的環境是幼兒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因此必須反映幼兒身心的水平和特點,適宜于幼兒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使每個孩子都有可能在其中獲益,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應有發展。
如“提高幼兒動手能力”,小班教室環境可布置一列火車,引導幼兒學習扣扣子,每節車廂學一種系扣子技能;中班可提供“穿線板”,幼兒可根據自己的意愿,大膽想象,穿出不同形象;大班讓幼兒學習“辮辮子”等。幼兒在操作材料的過程中,提高了動手能力。
4、審美性原則
幼兒時時刻刻生活在周邊環境中,受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環境創設首先應給人以美的感受,在構圖、色彩、造型上要符合審美情趣。如室內、室外墻飾畫面的人物或動植物要形象逼真,色彩搭配協調,布局合理,富有兒童情趣,以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A樓三樓的油紙傘吊飾掛好了,我們班的孩師巧妙布置會別有一番風味,用綠色約紋紙纏住做樹干,太陽花自下而上環繞上去。孩子們開展主題活動“飛向太空”,每人畫了一幅圖,若隨便貼顯得雜亂,若把幼兒作品擺成火箭形狀,再添其它東西,一定令人耳目一新。
6、因地制宜原則
幼兒園環境創設要根據各個幼兒園具體的場地情況來進行,不能盲目照搬照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們的幼兒園面積比較大,戶外的空間很多,我們就繪制了抽象風格的藝術墻。但是如果是農村幼兒園,一共就兩間教室,就不可能這樣。
對于園舍和基本設施條件差的農村幼兒園更要充分開發和利用農村蘊藏的豐富的教育資源。只要建立""玩具、材料、空間就在身邊"的觀念,照樣能創設引發、支持幼兒探索的良好環境。例如:木棍、石頭是建構材料;麥桿是編制材料;田野、山頭、果園、飼養場是教育空間等。畫架舉例。
幼兒園里,區域活動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項,區域也是幼兒自由展示自己的空間。幼兒園良好的區域環境能為幼兒提供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空間,相對寬松的活動氛圍,能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但在以往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有些幼兒園的區角一度成為教師技能、手工***的展示,教師動手動腦的多,幼兒動手動腦的少,教師設想計劃多,固定的多,變化的少等問題,根本談不上幼兒的參與,因此導致失去或影響區角活動促進幼兒發展的真正教育價值。為此,我園在如何針對實際,師幼互動準備和運用一定的材料進行區角設置,將空間作為一個可以支持幼兒交往、探索的環境,讓環境協助幼兒之間的交流、談話和互助,促進幼兒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動學習和發展。
一、為幼兒創設一個安靜有序的區角活動環境
活動區域的設置直接影響幼兒活動的果,我園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在設置區域時能把握好以下三個方面。
(1)區域的數量。數量的多少主要依據活動空間和幼兒人數而定。我園的區角主要設置在幼兒午睡樓下的空間,如果區域數量過多則會造成幼兒活動擁擠的現象,因此,一般設5-8個區。
(2)區域的分隔。區域分隔科學、合理,有利于形成一種和諧、寧靜的氛圍。而且幼兒身心發展水平有限,還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注意,很容易分散,若空間沒有適當的分隔,則容易使幼兒感到雜亂無序,從而產生不穩定的情緒。如果區隔物過高,則不僅會影響幼兒的相互交往,而且容易使幼兒產生單調、沉悶的感覺。
3)區域的內容。多區單一內容或是多區多種內容。多區單一內容,即圍繞一種內容設置多個區域,如圍繞科學常識內容,設置小實驗、沙盤、調色等,圍繞科學數學活動內容,設置數數、匹配、排序等。多區多種內容,則是按照不同的內容設置不同的區,如:建筑、插花、閱讀、表演、編織等等。
二、幼兒主動參與環境創設
過去,大多數幼兒參與環境設計創設的形式單一,參與程度表淺,往往僅限于美工方面的繪畫、剪帖,有的甚至只是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即使參與活動變成了一種簡單、呆板的"手工勞動",對主題區設計、資料收集、材料準備等方面的參與甚少,"我想布置什么"、"怎么布置"、"需要哪些材料"等問題無法主動思考。現在,教師重視引導幼兒參與環境創設遠比教師獨立完成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如"活動區設什么標志"、"里面擺放什么材料、怎么擺"等問題,都需要教師與幼兒共同商量、共同***、共同擺放,有時甚至要反復進行多次調整,才能達到滿意的結果。
1、引導幼兒自選自制活動材料。
在環境創設中,自制活動材料是兒童參與環境創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一方面為幼兒提供了更廣闊的參與空間和和發展契機,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創設環境的負擔,這樣不僅能讓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如何引導幼兒參與上,更能使幼兒與環境之間增添情感交流的機會。
2、恰當的支持和必要的幫助。環境創設的選題設計、資料收集、材料準備等環節中蘊涵著豐富的教育契機,這正是幼兒參與環境創設的價值所在。
幼兒園的區角活動環境創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搞好區角環境創設,就必須貫徹《綱要》精神,更新教師的觀念,既充分考慮幼兒園自身條件,為幼兒創設一個安靜有序的的良好環境,又要積極引導幼兒主動地參與環境創設,師幼互動,才能使區角活動真正成為幼兒喜愛的、健康成長的園地。圖為幼兒園區域活動一角。
一、保護幼兒的天性,創設豐富多彩的物質環境
幼兒園應是孩子的家園、樂園、花園,在物質環境的創設過程中,我們從孩子的觀察視角入手,本著“樹精品意識、創精品工程,把最好的東西給孩子”的原則,為幼兒創設處處皆精品、充滿童趣、充滿交流和互動氣息的、豐富多彩的物質環境.幼兒與自然有一種天生的親近感,對自然的東西深感興趣.“順導其志趣,調理其性情”為幼兒建造精美的充滿自然情趣的院落景觀,最能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如戶外我們為幼兒設計的模擬海灘,建造的攀爬墻、小水塘及獨木橋、假山、風車、水車、樹蔭下的樹墩、木凳等自然景觀,孩子們非常喜歡.他們在濕潤、松軟的模擬海灘上面跑跳,或蹲下來玩沙,或進行藏物尋寶的游戲,可以進行多種探索活動;高低不同的小樹墩,會成為幼兒百玩不厭的“平衡木”;只要氣候允許,孩子們赤著腳丫玩沙、玩水、走平衡、撈石子、搖水車,會感到樂此不疲.自然風貌的活動場地和器械順應孩子們玩的天性,在其樂融融的活動中,他們的身體動作得到了自由自在的舒展,內在的歡樂得到了盡情的表現.
豐富有趣的活動器材是幼兒戶外自由活動最好的伙伴.隨著幼兒游戲的需要,教師們積極的創新,為幼兒提供走、跑、跳、鉆爬、投擲、平衡等多元化的活動器械.讓幼兒憑自己的興趣和意愿自由選擇活動的內容和方式,自約活動伙伴,身心輕松、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之中.充足、安全、衛生的多元化活動器材不但使幼兒動與靜的運動有機結合,大與小的活動相得益彰,還為幼兒提供了自由創造的機會和條件.有了喜愛的玩具,幼兒在教師的啟發下,主動探討一物多玩的***.在這種主動探索活動中,幼兒得到的不僅是身體的鍛煉,重要的是幼兒可以體驗到探索、創新、成功的快樂,有利的促進了幼兒良好心理品質的發展.
室內空間是幼兒活動的主要場所.我們從幼兒的興趣、需要出發,設計幼兒喜愛的室內環境.各班活動室的場地化整為零,活動區的設置體現出:小班溫馨活潑的家庭式區域、中班操作探索的活動區域、大班發現創造的活動區域,使之各成特色.教師對活動區的材料不斷更新、充實,教育活動目標的要求與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有機融合,保證了區域材料的可操作性、實用性、趣味性.在環境的創設中我們注重幼兒的參與,師生一起商量、共同***,使幼兒真正成為環境的主人.當孩子們看到自己的意見被采納,自己的作品用來裝飾環境,孩子們感到信心百倍,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之中.在與材料、環境的交互作用中,孩子們主動發現、創造玩法、積累經驗、體驗成功.在活動區這個小天地里,孩子們有探索、有感受、有交流、有表達,促使主體性和創造性得到了不斷地發展.
豐富多彩的物質環境,使每一個角落都育人,每一面墻壁都說話,充分發揮了每一寸空間的教育價值,使教育環境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作用,保護了幼兒天性,陶冶了幼兒情操,促進了幼兒主動活潑地發展.
二、尊重幼兒的個性,營造溫馨和諧的精神環境
精神環境是一種隱性環境,對幼兒的發展特別是情緒情感、社會性、個性品質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幼兒園工作是美的事業、是愛的事業,一所幼兒園能否成為幼兒真正的樂園,精神環境是關鍵.因此,我園本著以人為本,柔性管理的原則,從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入手,為幼兒創設寬松、安全、融洽、和諧、沒有壓力的精神環境,使幼兒在快樂中健康成長.
團結友愛、尊重信賴、安全快樂的生活氛圍,是幼兒健康成長、成才的沃土.為此,園長做幼兒教育有心人,關愛每位職工、呵護每位孩子,身體力行做好表率,用愛心感染教師、激勵教師,與教師之間形成尊重理解、銳意進取的戰友關系;與幼兒結成親近融洽的親子關系.教師之間、各部門之間互相支持,有難題共同解決,有成果共同分享,形成團結協作、互幫互助的伙伴關系.良好的園風,潛移默化,使幼兒文明行為習慣的形成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
平等民主的師幼關系是幼兒快樂成長的動力.教師做幼兒的大朋友,以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幼兒的活動.工作中我們的教師通過親切的目光、關切的問候、輕柔的撫摸、百變不厭的啟發引導,與幼兒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教師關注個別差異,尊重幼兒的自尊、接納幼兒的個性,允許幼兒因情緒低落而拒絕參加集體活動;理解幼兒的發泄行為;讓幼兒敢于說“不”……在活動中,教師敏感地捕捉幼兒自身進步的閃光點,及時肯定、鼓勵,讓幼兒認為“我是很棒的!”“我可以做得更好!”“我能成功”.幼兒在這樣的生活氛圍中感到奮發向上,有自豪感,精神上獲得愉悅,促進了心理的健康發展.
彼此相容、純潔友愛的同伴關系是幼兒健康成長的暖房.為此我們的教師從幼兒入園第一天起就引導其喜歡與同伴交流,初步培養幼兒謙讓、友愛、助人、合作、分享等親社會行為,學會文明的交往方式.注重給幼兒提供相互交流的機會,促進幼兒在活動中相互接觸、相互交流,建立良好的小伙伴關系.如“大帶小”、“生日會”等活動,既為幼兒創造了關心他人、文明交往的機會與條件,又激勵幼兒產生內心的歡樂.幼兒身處在幼兒園這個和睦的大家庭里,群體營造的愉快向上的良好氛圍,使幼兒得到感染和鼓舞,感到溫馨快樂、感到關愛和支持,有效的促進了每位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三、滿足幼兒成長的需要,充分挖掘利用社區資源
幼兒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幼兒園、社會三大環境的相互作用.我園在創設良好園內環境的同時,注重多元化、***式的為幼兒創設活動學習的空間,充分挖掘利用三大環境的教育資源,讓幼兒在各大環境的相互作用下健康快樂地發展.
走出去,融入大環境,獲得大發展.大自然是幼兒最喜歡讀取的一部真實豐富的百科全書,因此我們從幼兒發展需要出發,組織幼兒踏青、遠足、秋游、沙灘運動會等活動,讓幼兒走進大自然,接觸大自然的萬物生靈,主動觀察、探索自己感興趣的花草蟲魚、風霜雨露,探尋自然的奧秘,初步體驗自然賦予人類的挑戰.如:我園幼兒去農村果園的活動,利用農村的天然條件,讓幼兒過水溝、爬山坡,走崎嶇不平的山路;摘山楂、拔蘿卜,吃農家飯等,給了孩子一種全新的體驗和挑戰,全新的活動使幼兒興奮不已,成功的喜悅與自豪不言而喻.活動后幼兒又通過講述、繪畫、游戲、展覽等多種形式,充分表達與交流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幼兒在親近大自然的活動中,興趣盎然,快樂無限,其身體素質、探究欲望、良好個性獲得天然渾成的發展.
一、在活動室內設置各種活動角落
在活動室內可以為孩子們設置玩具角、圖書角、美術角、常識角、自然角等。這些活動角落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活動機會和空間,同時可以在活動的過程中,增長幼兒的知識,開發幼兒的智力,加強了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比如:在幼兒園設置的美術角,這是為幼兒提供美工活動的場所。孩子們在繪畫、剪貼、折紙、塑造、制做等活動中,使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審美能力,得到了鍛煉和發展。美工活動既可以對幼兒進行形象思維的訓練,又可以培養幼兒抽象思維的能力。美工活動是手腦并用、動靜交替、寓教于樂的好形式。幼兒在玩中做,玩中學,整個活動生動有趣,豐富多彩。可以使幼兒萌發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因此在幼兒園中設置美術角是十分必要的。為幼兒設置圖書角,可以使孩子們通過閱覽圖書,豐富知識,開發智力。圖書角有多種形式,條件好的幼兒園可以制做專用的圖書柜,圖書架等,狹窄的幼兒園可以將圖書角設置在窗臺上。效果比較好的是布袋式圖書角。布袋式圖書角具有***簡便,不占空間,價格低廉,幼兒取送圖書方便,美觀大方,富有幼兒情趣等特點。同時,可以培養幼兒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布袋式圖書角,可以設置在風琴的背面和門上,為幼兒的學習和成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布置家園聯系,小紅花園地等專欄
家園聯系、小紅花園地專欄,是幼兒園必不可少的欄園。家園聯系專欄是教師與家長之間溝通聯系的園地,該專欄可以使家長了解、掌握幼兒園的教學情況,以及幼兒在園內的學習情況,配合教師做好教育工作。教師還要以通過家園信箱欄目,向家長介紹一些教育信息,教育子女的***。家長也可以把自己的意見、見解和要求,通過信箱傳遞給教師,共同為教育好幼兒做出努力。幼兒園設置小紅花園地,是為了表揚和鼓勵幼兒進步,激發動兒積極向上的愿望。小紅花代表的內容可以根據幼兒的特點和情況確立,如午睡小紅花,進餐小紅花,學習小紅花,守紀律小紅花,講衛生小紅花等。在周末總評時,就可以比一比,誰的紅花最多,誰的進步最大,通過在幼兒園設置小紅花園地,使孩子們能夠在德智體等多方面得到發展。
三、幼兒園瓷磚墻壁的利用
在幼兒園設置瓷磚墻面,為師生共同參與裝飾、繪畫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是幼兒園布置環境較為理想的***。
在師生共同設計、布置環境的過程中,把幼兒的作品布置在活動室的瓷磚墻壁上,使幼兒對自己的生活環境,增添一種親切感,提高了幼兒的主人翁意識。這樣不僅可以通過美的環境陶冶了幼兒的情操,也可以發展幼兒的動手動腦的能力,提高幼兒的美術技能。如果幼兒園結合主題教育與季節的變化,隨時更換幼兒的作品,就潛移默化地對幼兒進行了知識傳授。
在活動室設置瓷磚墻面,為幼兒提供了即興作畫的新天地。瓷磚墻面光滑,潔白、易畫、易擦、易清洗,是幼兒作畫的最佳場所。幼兒即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教育的主題作畫,也可以按著自己的想象即興作畫,還可以幾個小朋友自由結合集體作畫。從個體上來說,不但提高了幼兒的繪畫水平和興趣,而且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性思維能力。從整體上來說,既美化了幼兒生活環境,使幼兒生活在不斷變化,富有新意的童趣世界中,還培養了幼兒的合作精神與集體主義思想。這項活動深受幼兒的喜愛。
在活動室設置瓷磚墻面,也為教師展示美術技能提供了極好的舞臺,教師在瓷磚墻面上既可以根據教育主題的內容選擇粘貼的題材,也可以按著自己的愛好進行粘貼,還可將墻面涂上顏色,然后再進行粘貼。這樣既能不斷提高教師手工技能,又給幼兒創設一個和諧輕松、富有美感的環境。幼兒在這樣一個天地里,即受到美的熏陶,又可以受到知識的教育。
四、用紙貼畫,布貼畫裝飾布置幼兒園環境
1、用各種紙貼畫布置幼兒園環境,是一種很好的***。這里說的各種紙包括吹塑紙、絨紙、舊掛歷紙、手工紙和不干膠紙等。這些紙粘貼出的作品,色彩鮮艷,畫面生動,具有一定的藝術效果。比如,采用比較先進的彩色不干膠紙粘貼玻璃畫,布置幼兒園環境,效果十分顯著。這種形勢是把不干膠的艷麗色彩與玻璃的透明作用巧妙地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穎的藝術風格,深受幼兒的歡迎。特別是具有主題性的內容,不僅美化了環境,同時,使該于們受到教育和啟發。不干膠紙粘貼的玻璃畫,優點很多,最主要的是不怕水,不怕擦,不易損壞,還可以隨時更換。
2、用布貼畫裝飾、布置幼兒園環境,會給孩子們創造一個新穎別致的良好空間,布帖畫是一種比較獨特的作畫***,畫面材質新穎,色彩十分明快,富有很強的感染力。將不同規格和內容的布貼畫分別布置在梯廳和活動室內,可以使孩子們在獲得美的感受的同時,陶冶情操,潛移默化地使他們受到教育。真正是寓理于情,寓教于樂。
幼兒天真、活潑,他們早期性格與習慣的形成,是與環境有著密切聯系的,幼兒生理上的弱性,決定了他們對環境的依賴性,幼兒行為的可塑性,決定了環境作用的廣泛性;幼兒身心發展的特殊性,決定了為幼兒創設良好教育環境的重要性。
通過幼教工作者對幼兒園的環境進行精心的布置,給幼兒創造了一個溫馨、優雅、舒美的環境。一個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不僅達到了對幼兒心靈塑造、情感陶冶的目的,同時,為幼兒一生的成長與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幼兒園環境在幼兒園課程中發揮著不可取代的地位,也對幼兒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師在進行環境創設的過程中就環境創設中的兩大方面,即墻飾環境創設和活動區環境創設。1.墻飾環境創設,幼兒園活動班級必須創設的墻面如下:天氣預報欄、快樂寶寶主題墻、家長須知、教師風采、幼兒作品展示區、主題活動墻。2.活動區環境創設,幼兒園各班常見的活動區。幼兒園各班級常見的活動區包括:美工區、社會角色游戲活動區、建構區、科學區、閱讀區、表演區、書寫區、數學角等。3.其他方面:娃娃超市;娃娃醫院;自然角。4.班級環境創設對于幼兒教師來說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既需要教師有深厚的幼教理論基礎,同時需要教師有扎實的基本功。隨著課改的深入進行,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質量的高低將越來越成為影響幼兒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需要幼教工作者繼續探討和深入研究下去。
幼兒園物質環境創設要求:正確理解環境創設與環境布置;提高對生活環境創設的認識;重視環境創設中幼兒的需求;重視環境創設的整體性;環境不能一成不變。幼兒園精神環境創設要求:重視幼兒生理和心理的健康;重視精神環境的營造;重視教師心理健康對精神環境的作用。
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活動區域設置應該依照以下要求進行:
1、包括幼兒身心和諧開展的各個方面,滿足幼兒各項活動的需求,一般設有閱覽區、益智區、言語區、美工區、建構區等;
2、依據實踐空間、幼兒人數、年齡段等條件進行活動品種設置;
3、資料的擺放應是***式的,能供幼兒自由選擇和取放;
4、資料應依據幼兒的興趣、開展需求以及活動的內容進行投進,應具有啟發性、針對性、操作性;
5、盡量防止彼此攪擾,區別靜、動區域;
6、依據活動的需求靈敏地創設與調整。
關于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內容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