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人民日報發布整版評論,聚焦美國債務問題。
評論認為主要有以下觀點:
1、美國***債臺高筑已經積重難返。高額債務凸顯美國制度缺陷,不僅制約著美國經濟增長,而且對世界經濟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
2、債務問題究其原因,除了戰爭支出和經濟危機兩大傳統因素,還有更深層次的制度缺陷。
3、美國巨額國債不僅給美國經濟前景蒙上了陰影,也成為威脅世界經濟穩定的因素之一。如果美國國債規模繼續不加約束地大幅度擴大,而美國又不能為緩解債務狀況采取有效措施,就會引起國際社會對美元信用的擔憂。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以下為原文:
借新還舊寅吃卯糧妨礙美國經濟增長威脅世界經濟安全
周琪付隨鑫
美國國債是由財政部代表聯邦***發行的公債,可分為公眾持有和***持有兩大類。公眾持有者包括外國***和投資者、美聯儲、共同基金、州與地方***、銀行、保險公司和個人等,***持有者包括230多個聯邦***機構。2016年9月美國2016財年結束之際,美國國債高達19.5萬億美元,是其GDP(國內生產總值)的106%、財政收入的6倍,相當于平均每個美國人欠下了6萬美元債務。預計奧巴馬總統任期內,美國國債將突破20萬億美元大關。美國***債臺高筑已經積重難返。高額債務凸顯美國制度缺陷,不僅制約著美國經濟增長,而且對世界經濟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
美國國債發展的三個階段和當前的新特點
歷史上,美國國債的漲落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從建國到大蕭條時期(1776年—1933年)。建國之初,剛結束獨立戰爭的美國國庫空虛、債務累累,財務狀況瀕臨崩潰。第一任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成功實行一系列財政政策,很快降低了債務水平,重建了美國在國內外的信用,為美國經濟起飛奠定了重要基礎。直到大蕭條時期,美國國債都處于較低水平,很多時候僅占GDP的10%左右。
第二階段是從羅斯福新政到里根上臺前(1933年—1980年)。羅斯福新政使美國國債水平提升到當時GDP的40%,隨之而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則使美國國債激增到GDP的近120%,這一比例創造了美國歷史上的最高紀錄。戰后美國國債規模一路下降,到1980年只占GDP的32.5%。由于***規模的擴大和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這一時期美國的國債水平總體上遠高于第一階段。
第三階段是從里根執政起持續至今(1981年至今)。里根***大量舉債,到1985年美國的外債總額超過了內債,美國也從凈債權國變為世界上最大的凈債務國,結束了自1914年以來長達70年作為凈債權國的歷史。里根***以后,美國國債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奧巴馬***第一任期的國債增量甚至超過6萬億美元。進入21世紀以來,海外持有的美國債券規模和所占比重逐年增加,美國債券發行量占到世界債券總量的32%。
目前的美國國債有三個新特點。第一,此輪美國國債規模的增長已持續30多年時間,至今未見減緩。相比之下,羅斯福新政和二戰期間的國債增長只持續10年左右,且主要發生在戰爭等特殊時期。第二,此輪增長的起點比以往高得多,從一開始國債規模就達到GDP的30%多。第三,近30多年間,除了克林頓***后期,美國***常年保持巨額財政赤字,導致國債積累速度明顯高于以往。從美國建國到1980年,其國債總量只有近1萬億美元,但到1995年就達到5萬億美元,2008年達到10萬億美元,2016年很可能突破20萬億美元。
美國***債臺高筑的原因
美國***債臺高筑積重難返,究其原因,除了戰爭支出和經濟危機兩大傳統因素,還有更深層次的制度缺陷。
兩大傳統原因:戰爭支出和經濟危機。美國國債水平的歷史曲線有幾個明顯的峰值,分別出現在獨立戰爭、南北戰爭、一戰、大蕭條、二戰、里根當政(冷戰高峰時期)、“反恐戰爭”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可見,美國國債激增大都是由戰爭支出和經濟危機引起的。
新的***因素:社會項目支出膨脹。羅斯福新政后,***規模不斷擴大,各種社會項目支出持續膨脹,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由1947年的10%擴大到現在的2/3,每年高達2.7萬億美元。現在,美國社會項目支出仍在繼續增長,成為國債激增的新的***因素。
治理制度缺陷:花錢買政績。羅斯福新政以來,美國經濟治理大體采用凱恩斯主義,在經濟衰退年份增加財政赤字應對衰退,在經濟繁榮年份增加財政盈余防范過熱。但即使在經濟繁榮年份,政客們為了政績往往也傾向于一邊減稅一邊多花錢。共和黨表面上反對財政赤字和債務,但那主要發生在民主黨總統執政期間,而在里根和小布什***時期,債務都達到了空前規模。而且,美國兩黨政治爭斗愈演愈烈,動輒就拿債務上限問題威脅對手,更是增加了國債市場的不確定性。這暴露了美國政黨制度在經濟治理方面的內在缺陷。
國際國內負面影響嚴重
近30多年來,美國財政支出急劇增長,不得不借新還舊、寅吃卯糧,美國已逐步形成債務依賴型經濟體制。這種體制的主要特征是***實行赤字財政、國民超前消費、對外貿易赤字不斷積累。美國***債臺高筑已經引起許多美國人的擔憂,然而民眾又普遍反對增稅。為了減少財政赤字和避免債務危機,美國***不得不削減開支。但是,在美國政治極化加劇的情況下,國會中的共和黨和民主黨議員常常為如何削減***開支而爭執不下,削減***開支的道路困難重重。
巨額國債給美國各方面都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第一,限制美國***的施政能力。由于債務增長,***運用財政政策應對經濟問題的能力相應降低。第二,債務積累導致了高額利息。最近幾年,美國的債務利息一直維持在2000億美元以上,而且還在增長,預計到2023年將超過國防支出。債務利息已成為美國財政的沉重負擔。第三,債務吸收了一部分原本可以用于投資的私人儲蓄,降低了經濟增長的潛力。第四,巨額債務還會損害美國***和美元的信用,加大爆發財政危機的可能性,降低投資者的信心,給經濟發展帶來不確定性。
美國巨額國債不僅給美國經濟前景蒙上了陰影,也成為威脅世界經濟穩定的因素之一。如果美國國債規模繼續不加約束地大幅度擴大,而美國又不能為緩解債務狀況采取有效措施,就會引起國際社會對美元信用的擔憂。從理論上講,美元信用下降不僅會降低美元國際地位,還可能引起美國國債持有國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大量拋售美國國債,導致美元快速大幅度貶值,甚至引發美元危機。在目前全球貨幣和金融體系依然是美元獨大的局面下,美元危機會導致全球性的金融恐慌和股市震蕩,危及世界金融安全。此外,由于美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儲備貨幣,美元貶值會造成國際上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造成全球性通貨膨脹(例如,20世紀70年代美元危機的直接后果就是全球性通貨膨脹),從而造成世界經濟動蕩甚至陷入衰退。
上述情況表明,美國債務依賴型經濟體制已經舉步維艱,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亦存在諸多不可克服的嚴重缺陷。
筆者喜歡研究國際局勢和熱點事件,專注金融投資領域,主要研究白銀,原油,銅,天然氣等產品戰,現貨指導老師威-信:zousan88888(長按可以復制),獲取更多策略布局和投資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