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三葉鬼針草的功效與作用,以及三葉鬼針草的藥用價值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哪個,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外形特征判斷:
鬼針草,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30-100厘米,鈍四棱形,無毛或上部被極稀疏的柔毛,基部直徑可達6毫米。莖下部葉較小,3裂或不分裂,通常在開花前枯萎,中部葉具長1.5-5厘米無翅的柄,三出,小葉3枚,很少為具5(-7)小葉的羽狀復葉;
兩側小葉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4.5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銳尖,基部近圓形或闊楔形,有時偏斜,不對稱,具短柄,邊緣有鋸齒、頂生小葉較大,長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3.5-7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或近圓形,具長1-2厘米的柄,邊緣有鋸齒,無毛或被極稀疏的短柔毛。
2、花朵特征判斷:
頭狀花序直徑8-9毫米,有長1-6(果時長3-10)厘米的花序梗。總苞基部被短柔毛,苞片7-8枚,條狀匙形,上部稍寬,開花時長3-4毫米。
3、果實特征判斷:
瘦果黑色,條形,略扁,具棱,長7-13毫米,寬約1毫米,上部具稀疏瘤狀突起及剛毛,頂端芒刺3-4枚,長1.5-2.5毫米,具倒刺毛。
4、生長環境判斷:
生于村旁、路邊及荒地中。原產熱帶美洲,在國內主要分布于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各省區。
擴展資料:
鬼針草的功效與作用:
1、功效
鬼針草是一種性質寒涼,味甘略苦,而且性平無毒的中藥材,植物全株可以入藥,清熱解毒,散瘀消腫,都是它的主要功效,平時在臨床上,它多用于人類腸炎和痢疾等疾病的治療,治療功效特別出色。
2、消炎作用
鬼針草是一種消炎作用十分出色的中藥材,它含有的聚乙炔類化合物,是天然消炎成分,能消除人體內多種炎癥也能增強人體的抗炎功能,另外鬼針草中含有的黃酮結晶,也是天然抗炎物質,平時人們服用鬼針草吸收它們以后可以起到明顯的消炎作用。
3、健脾養胃預防潰瘍
鬼針草對人類的腸胃有明顯保護作用,特別是能減少***性物質對人類胃腸黏膜的傷害,而且能降低胃液的ph值,可以在修復受損胃黏膜的同時,防止胃潰瘍發生。鬼針草還具有明顯抗癌抗血栓作用,它能增強人體的溶血功能,防止血小板凝結成塊,促進身體內白細胞再生,防止細胞癌變。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三葉鬼針草
???????百度百科-鬼針草
一包針功效:用于解毒消腫,清熱鎮痛,活血散瘀,調氣消積。
常用于胃腸炎,中暑腹痛,細菌性痢疾,感冒發熱,急性喉炎,淋證,白濁,痔瘡,脫肛,大小便出血,糖尿病,蛇傷,肩周炎,跌打損傷,關節炎等。
抗真菌和抗酵母菌等作用。
擴展資料:
鬼針草又名三葉鬼針草、蝦鉗草、蟹鉗草、對叉草、粘人草、粘連子、一包針、引線包、豆渣草、豆渣菜、盲腸草。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30-100厘米,鈍四棱形,無毛或上部被極稀疏的柔毛,基部直徑可達6毫米。
莖下部葉較小,3裂或不分裂,通常在開花前枯萎,中部葉具長1.5-5厘米無翅的柄,三出,小葉3枚,很少為具5(-7)小葉的羽狀復葉,兩側小葉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4.5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銳尖,基部近圓形或闊楔形。
。瘦果黑色,條形,略扁,具棱,長7-13毫米,寬約1毫米,上部具稀疏瘤狀突起及剛毛,頂端芒刺3-4枚,長1.5-2.5毫米,具倒刺毛。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三葉鬼針草
三葉鬼針草是一種中藥。為菊科植物鬼針草的全草。分布于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各省區。具有解毒消腫,清熱鎮痛,活血散瘀,調氣消積之功效。常用于胃腸炎,中暑腹痛,細菌性痢疾,感冒發熱,急性喉炎,淋證,白濁,痔瘡,脫肛,大小便出血,糖尿病,蛇傷,肩周炎,跌打損傷,關節炎等。
鬼針草又名三葉鬼針草、蝦鉗草、蟹鉗草、對叉草、粘人草、粘連子、一包針、引線包、豆渣草、豆渣菜、盲腸草。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30-100厘米,鈍四棱形,無毛或上部被極稀疏的柔毛,基部直徑可達6毫米。
擴展資料
藥理研究顯示,三葉鬼針草全草含有蒽醌甙、皂甙、鞣質、多元酚、苦味素、碘、膽堿、氨基酸、維生素等成份,主要有以下藥理作用:
1、抗菌作用,研究顯示,三葉鬼針草提取物對于腸內致病菌具有抗菌作用,同時可以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活性。
2、消炎作用,從三葉鬼針草中提取出的總生物堿以及類甾醇成分發現,兩者具有消炎的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三葉鬼針草
有錯別字吧,
三葉鬼針草,中藥名。為菊科植物鬼針草BidenspilosaL.的全草。分布于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各省區。具有解毒消腫,清熱鎮痛,活血散瘀,調氣消積之功效。常用于胃腸炎,中暑腹痛,細菌性痢疾,感冒發熱,急性喉炎,淋證,白濁,痔瘡,脫肛,大小便出血,糖尿病,蛇傷,肩周炎,跌打損傷,關節炎等。
【形態特征】鬼針草又名三葉鬼針草、蝦鉗草、蟹鉗草、對叉草、粘人草、粘連子、一包針、引線包、豆渣草、豆渣菜、盲腸草。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30-100厘米,鈍四棱形,無毛或上部被極稀疏的柔毛,基部直徑可達6毫米。莖下部葉較小,3裂或不分裂,通常在開花前枯萎,中部葉具長1.5-5厘米無翅的柄,三出,小葉3枚,很少為具5(-7)小葉的羽狀復葉,兩側小葉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4.5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銳尖,基部近圓形或闊楔形,有時偏斜,不對稱,具短柄,邊緣有鋸齒、頂生小葉較大,長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3.5-7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或近圓形,具長1-2厘米的柄,邊緣有鋸齒,無毛或被極稀疏的短柔毛,上部葉小,3裂或不分裂,條狀披針形。頭狀花序直徑8-9毫米,有長1-6(果時長3-10)厘米的花序梗。總苞基部被短柔毛,苞片7-8枚,條狀匙形,上部稍寬,開花時長3-4毫米,果時長至5毫米,草質,邊緣疏被短柔毛或幾無毛,外層托片披針形,果時長5-6毫米,干膜質,背面褐色,具黃色邊緣,內層較狹,條狀披針形。無舌狀花,盤花筒狀,長約4.5毫米,冠檐5齒裂。瘦果黑色,條形,略扁,具棱,長7-13毫米,寬約1毫米,上部具稀疏瘤狀突起及剛毛,頂端芒刺3-4枚,長1.5-2.5毫米,具倒刺毛。
入藥部位:全草。
性味:味甘、微苦,性涼。
歸經:歸脾、大腸、肺經。
功效:解毒消腫,清熱鎮痛,活血散瘀,調氣消積。
主治:用于胃腸炎,中暑腹痛,細菌性痢疾,感冒發熱,急性喉炎,淋證,白濁,痔瘡,脫肛,大小便出血,糖尿病,蛇傷,肩周炎,跌打損傷,關節炎等。
相關配伍
1、治濕熱痢疾:三葉鬼針草、三顆針各30g,水煎服。
2、治濕熱黃疸:三葉鬼針草、鳳尾草、茅草根各20g,水煎服。
3、治小兒腹瀉:三葉鬼針草10g,車前草10g,水煎服。
4、治嘔吐:三葉鬼針草、蘇葉各9g,水煎服。
5、治疔瘡:三葉鬼針草鮮品適量,搗爛外敷。(1-5方出自《新編中草藥圖譜及經典配方3》)
用法用量
用干品10-15克,水煎內服。外用:鮮品適量搗爛外敷患處。
鬼見草,別名
三葉鬼針草、四方枝、蝦鉗草、蟹鉗草(廣東、廣西),對叉草、粘人草、粘連子(云南);
鬼針草,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海拔50-3100米的路邊荒地、村旁、山坡及田間。國內外均有分布。為我國民間常用草藥,可在夏、秋季開花盛期收割地上部分,揀去雜草,鮮用或曬干,以全草入藥。《中華本草》功效分類為:清熱解毒藥、消腫藥。分布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各省區。花期8~9月,果期9~11月。
可以全草入藥,花和葉都可以。
全草。
性味
味甘、微苦,性涼。
歸經
歸脾、大腸、肺經。
功效
解毒消腫,清熱鎮痛,活血散瘀,調氣消積。
主治
用于胃腸炎,中暑腹痛,細菌性痢疾,感冒發熱,急性喉炎,淋證,白濁,痔瘡,脫肛,大小便出血,糖尿病,蛇傷,肩周炎,跌打損傷,關節炎等。
好了,關于三葉鬼針草的功效與作用和三葉鬼針草的藥用價值的分享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大家通過這篇文章了解的如何了?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沒有問題,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