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防微杜漸的意思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防微杜漸的意思解釋人心險惡!時刻都要保護好自己!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防微杜漸(fángwēidùjiàn)
【解釋】防:提防,防止;微:事物的苗頭;杜:杜絕,堵塞;漸:事物的起始、發展。在不良事物剛露頭時就加以防止,杜絕其發展。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消滅,害除福湊矣?!?/p>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示例】夏衍《心防》第二幕:“在起初的時候,最要~?!?/p>
【近義詞】防患未然
【反義詞】養癰遺患
【典故】
這個成語來源于《后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銷滅,害除福湊矣。
東漢和帝即位后,竇太后專權。她的哥哥竇憲官居大將軍,任用竇家兄弟為文武大官,掌握著國家的軍政大權??吹竭@種現象,許多大臣心里很著急,都為漢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鴻就是其中的一個。
丁鴻很有學問,對經書極有研究。對竇太后的專權他十分氣憤,決心為國除掉這一禍根。幾年后,天上發生日蝕,丁鴻就借這個當時認為不祥的征兆,上書皇帝,指出竇家權勢對于國家的危害,建議迅速改變這種現象。和帝本來早已有這種感覺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竇憲的官,竇憲和他的兄弟們因此而自殺。
丁鴻在給和帝的上書中,說皇帝如果親手整頓政治,應在事故開始萌芽時候就注意防止,這樣才可以消除隱患,使得國家能夠長治久安。
防微杜漸(fángwēidùjiàn)指當錯誤的思想和行為剛有苗頭或征兆時,就加以預防與制止,堅決不讓它繼續發展。
出自《后漢書·丁鴻傳》:“若敕政則躬,杜漸防萌,則兇妖消滅,害除福湊矣?!?/p>
譯文:在抓各類事務上,如果凡事都能夠主動的去履職盡責,對于那些隱患能夠做到防微杜漸,把事故隱患和苗頭都能消除在萌芽狀態的話,一切不吉利、不利于的事情都能能得到很好杜絕,也就可以平安幸福。
擴展資料
1、近義詞
防患于未然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是fánɡhuànyúwèirán,意思是指在禍患發生之前就加以預防。
出自《周易·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p>
譯文:君子總是想著可能發生的禍害,預先做出防范。
2、反義詞
患至呼天,讀音huànzhìhūtiān,漢語成語,形容事前不作準備,災禍臨頭。
出自《韓詩外傳》:“患至而后呼天,不亦晚乎!”
譯文:災難已經來臨才呼喊老天幫忙,不是太晚了嗎?
防微杜漸的意思是:微小;杜:堵?。粷u:指事物的開端。比喻在壞事情壞思想萌芽的時候就加以制止,不讓它發展。
晉·韋_《啟諫冉閔》:“清誅屏降胡,以單于之號以防微杜漸?!薄逗鬂h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消滅,害除福湊矣。”
1、我們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做到防微杜漸。
2、任何事情都應防微杜漸,避免大錯誤的發生。
防微杜漸
微:微??;杜:堵住;漸:指事物的開端。比喻在壞事情壞思想萌芽的時候就加以制止,不讓它發展。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