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白茅根的功效和作用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白茅根作用和功效與作用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功效:白茅根是一種性寒的中藥材,有著涼血止血的功效,對人體血液能夠起到縮短血漿復鈣的時間。而且白茅根還有著去肺熱的功效,對于因為平肺熱而引發的咳喘有著較好的治療效果。還能夠降肺胃之氣,有著降逆止嘔、止咳止嘔的功效。白茅根的漿汁也是非常多的,因此也有著生精止渴、清熱消毒的功效。同時白茅根還能夠增強人體內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可增強人體的免疫能力。
2、作用:白茅根含有豐富的鉀鹽,而鉀鹽對人體能夠起到利尿的作用,對于水腫熱淋等疾病的治療作用是非常不錯的。白茅根還具有一定的抗肝炎作用,是非常適合乙肝患者服用的。同時白茅根還含有大量的多糖,這些多糖對于人體的血糖血脂是能夠起到調節改良作用的,能夠降低人體的三高,因此也適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且白茅根還能夠抑制痢疾桿菌,可起到一定的抗菌作用。
白茅根的功效及作用
白茅根有著極高的藥用價值,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幫助我們緩解很多方面的問題。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白茅根的功效與作用的知識,歡迎閱讀。
白茅根的功效
功效主治
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治熱病煩渴,吐血,衄血,肺熱喘急,胃熱噦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腫,黃疸。
《本經》:"主勞傷虛羸,補中益氣,除瘀血、血閉寒熱,利小便。"
《別錄》:"下五淋,除客熱在腸胃,止渴,堅筋,婦人崩中。"
《日華子本草》:"主婦人月經不勻,通血脈淋瀝。"
《滇南本草》:"止吐血,衄血,治血淋,利小便,止婦人崩漏下血。"
《綱目》:"止吐衄諸血,傷寒噦逆,肺熱喘急,水腫,黃疸,解酒毒。"
《本經逢原》:"治胃反上氣,五淋疼熱及痘瘡干紫不起。"
《動植物民間藥》:"治腳氣。"
涼血止血
白茅根味甘,性寒,功擅涼血止血。主要用于因風、熱、燥等外邪侵犯人體,邪熱損傷脈絡,迫血妄行,或久病或熱病導致的血證。
清熱通淋
常因多食辛熱肥甘之品,或嗜酒太過,釀成濕熱,下注膀胱,使膀胱氣化失司,或因下陰不潔,穢濁濕邪侵入膀胱,釀成濕熱,發而為淋。熱淋主要表現為:小便短數,灼熱刺痛,溺色黃赤,少腹拘急脹痛,或有寒熱,口苦、嘔惡,腰腹疼痛等。用白茅根具有清熱利尿的功效。
濕熱癃閉
白茅根其功效之一為清熱利尿,故可用于因熱邪所致小便不利的實熱證。
利濕退黃
由于濕熱之邪侵犯人體,機體疏泄失職,外溢肌膚發為黃疸。或由于疫熱之邪,熏蒸肝膽,疏泄無權,瘀熱不化,病發為黃。證見身目發黃如橘子色,其色鮮明,倦怠少食,惡心、嘔吐、脘腹脹滿,腹痛脅痛,小便黃如濃茶等。應用白茅根可清利濕熱、利尿、退黃。
疏風、利尿
風水水腫,因風熱之邪外襲,風舍于肺,肺失宣降,水道不通,以致風遏水阻,風水相搏,流溢肌膚,而發為水腫之證。其表現為:目瞼浮腫,繼之四肢及全身皆腫,來勢迅速,肢節酸重,小便不利,或有惡寒、發熱,咽喉腫痛,苔黃、脈數。用白茅根清宣風熱、利尿、消腫。6、清肺止咳
火熱之邪,上灼于肺,傷津劫液,阻遏氣道,使肺之肅降無權,其證可見:咳嗽氣粗,痰黃而稠,鼻咽干燥,面唇紅赤,煩渴便秘。白茅根可清在肺之熱邪,金氣清肅,咳嗽自止。
胃熱嘔噦
胃為陽土,喜潤惡燥,如過食香燥炙焯之品,助熱傷陰,化火上炎,致胃氣逆而不順,或胃熱上沖,表現為:食入即吐,嘔吐頻繁,伴見面赤唇紅,口干口渴,舌紅苔黃,脈數等。白茅根可清胃熱,熱清則嘔止。
清熱生津
用于熱病煩渴、胃熱嘔噦、肺熱咳嗽,常與蘆根同用。本品甘寒而不傷胃,利水而不傷陰,適于熱證津液不足者。白茅根具有補中益氣和利小便的效用,因此常被拿來作為藥膳食材。如用鮮白茅根、西瓜皮和瘦肉制成的生津茅根湯,不僅味道鮮美可口,而且具有養陰生津、利尿降壓的功效,可用于治療秋燥傷肺,口干、咽干、咽痛、皮膚干燥或脫屑,大便干結、小便短少及咳血、吐血、尿血的`病人,是秋季潤燥佳品。
性味
甘、寒。
《本經》:味甘,寒。
《別錄》:無毒。
《本草正》:甘,涼。
《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寒,無毒。
歸經
入肺、胃、小腸經。
《滇南本草》:入胃、小腸二經。
《本草經疏》:入手少陰,足太陰、陽明。
《得配本草》:入手少陰、太陰,兼入足太陰、陽明經。
《本草求真》:入胃、肝。
白茅根的作用
中醫認為白茅根可治熱病煩渴、吐血、衄血、肺熱喘急、胃熱噦逆、淋病、不便不利、水腫、黃疸等癥。現代藥理學認為,它含淀粉和多量蔗糖、葡萄糖以及少量果糖、木糖、檸檬酸、草酸、蘋果酸;其根莖還含甘露醇、薏苡素和蘆竹素等成分。它所含豐富的鉀鹽有良好的利尿作用,煎液對某些痢疾桿菌有明顯的抑菌作用。現代臨床研究證實本品具有良好的止血、利尿、抗感染的作用,對病毒性肝炎療效亦頗佳,眾多醫家都認為它清熱利水而不傷腎。
利尿作用
白茅根煎劑和水浸劑灌服,對正常家兔有利尿作用,給藥5-10天,利尿作用最為明顯,20天左右即不明顯。但所用劑量特別是動物進水量均不清楚,又無對照組,尚需進一步研究。也有人認為白茅根的利尿作用與其所含的豐富鉀鹽有關。
用白茅根熬成的水。吃了以后可以讓身體的尿液增多。更多的排出身體的毒素。
止血、涼血作用
白茅根粉能明顯縮短兔血漿的復鈣時間。但白茅根含鈣較多,可能干擾實驗結果。白茅根粉撒于犬或兔的股動脈出血處,壓迫1-2分鐘,有止血作用。臨床用白茅根治療鼻衄。
很適合夏天經常流鼻血的人。夏天經常流鼻血的人就是血液干熱的緣故。這個時候就需要多吃白茅根了,可以達到補血的作用。
抗菌作用
白茅根煎劑在試管內對福氏及宋內氏痢疾桿菌有明顯的抑***用,但對志賀氏及舒氏痢疾桿菌卻無作用。
對心肌86Rb攝取量的影響
白茅根水醇綜合提取物胙腔注射可使小鼠心肌對86Rb的攝取量增加。
藥毒理學
家兔灌服煎劑25g/kg,36小時后活動受抑制,運動遲緩,呼吸增快,但很快恢復。靜脈注射10-15g/kg,則出現呼吸增快,運動受抑制。1小時后逐漸恢復,劑量增加至25g/kg,6小時后死亡。
有助于肝臟細胞的修復和再生
由于白茅根有消炎,對于乙肝患者來說白茅根能消除炎癥,有助于減輕肝臟損害,因此可以作為乙肝用藥。
白茅根對肝臟特別好。因為白茅根具有清肝解毒的作用。這些作用都是肝特別需要的。經常吃對肝特別的好。
消除黃疸
本草綱目有記載,白茅根能消黃疸、解酒毒,這也在現代醫學研究中證明了,因此對于黃疸患者在服用了白茅根之后,黃疸指數平均20.15天全轉正常,未見副作用。
其他作用
白茅根所含的薏苡素對骨骼肌的收縮及代謝有抑***用。此外還有鎮靜、解熱鎮痛、熱病煩渴、胃熱嘔逆、肺熱喘咳、水腫、黃疸等作用。
白茅根的食用***有很多,但是在食用的時候還需要注意到它的宜忌等相關事項。
;
白茅根的功效與作用
白茅根的功效與作用,這是我們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中藥材,這種藥材不敢說包治百病,食物的禁忌是一定要了解清楚的,尤其是身體寒涼的人要盡量少吃,養生就看白茅根的功效與作用都有哪些。
白茅根的功效與作用1
白茅根的功效
主治: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用于吐血,尿血,熱淋,水腫,黃疸,小便不利,熱病煩渴,胃熱嘔噦,咳嗽。內服,煎湯10-15g(鮮者加倍),搗汁或研末。體虛者用量宜適當。具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治熱病煩渴,吐血,衄血,肺熱喘急,胃熱噦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腫,黃疸等號功效。
白茅根的作用
白茅根有止血作用:白茅根粉能明顯縮短兔血漿的復鈣時間,臨床用白茅根治療鼻衄。
白茅根有抗菌作用:白茅根對福氏及宋內氏痢疾桿菌有明顯的抑***用。
白茅根對于急性腎炎有較好效果:服用白茅根后通常在1~5天內小便即顯著增多,隨之水腫即漸消失,高血壓及尿檢變化亦漸好轉而趨正常。
白茅根對于急性傳染性肝炎的治療作用:服用白茅根后,肝脾腫大會減輕,谷丙轉氨酶經45天后有80%的患者降至正常,黃疸指數也會明顯的下降。
白茅根對于高血壓病的治療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他還可以治療上消化道出血。
白茅根的功效與作用2
(一)白茅根清暑熱,化暑濕
白茅根擅清火氣,不管實火還是虛火,只要小便通利,諸火消去無形。
白茅根色白,入肺,炎夏火旺,火盛克金,白茅根可清解肺中郁火;性涼,涼則清火,可解暑熱;味甘,甘則入土,能解中焦郁火,且甘能清虛熱;味淡,淡能利小便。
夏天感受暑氣而濕熱內滯,苔黃厚膩,用白茅根100克,水煎開三五分鐘溫服,最能清暑。盛夏時節,常有朋友來我家,我常招待以白茅根湯。趁熱溫服,服后稍得汗出,亦利小便,則體內炎暑之火自然排出。且白茅根湯清甘柔和,味道甚好,人人都喜歡,是不錯的'解暑飲品。
(二)白茅根利小便
一則,白茅根善利小便,引內熱自膀胱而出。一位患者小便黃,有泡沫,我建議喝白茅根,數天后病人高興地告知,其不適已愈。
二則,白茅根能治陽虛氣化不利所導致的小便不暢、水腫。
小便不通最是緊急難受,提供一個偏方:大蔥適量,搗爛,炒熱后貼敷下腹部關元、中極一帶,若冷則再炒熱再敷,每天可反復熱敷數次。或者,用白茅根100克,加水煮開,再煎三分鐘,分三次溫服。
三則,白茅根能治急性腎炎,急性腎炎常表現為頭面周身俱腫,且小便不利。初病當宣肺,越婢加術湯頗能速效;若水腫兼有血尿,則需利水涼血止血,單用白茅根甚效,味甘而不膩胃,性寒而不礙滯,利水而不耗津,祛邪而不傷正,用于急性腎炎之寒熱已解無其他兼癥者。白茅根干品可重用至150克,鮮品可用半斤,若配合益母草更有良效。
腎炎就是邪氣自太陽進入少陰。因此,當開太陽,扶少陰,以祛邪外出。在此大法基礎上,配合治癥。小便澀滯者,可用五皮五苓合劑。
(三)白茅根能止血
一患者說刷牙時牙齦出血,我建議用白茅根100克,水煎服,日一劑,后來病人告知,“喝了你說的白茅根3天后神奇般的好了!”
白茅根不但能治牙齦出血,亦可治小便有血,同樣有速效之功。我自己臨床體會,用白茅根新鮮者一大把,或干品100克,水煎服,能止尿血、咳血、吐血、衄血等各種血癥。
(四)白茅根能清熱退燒
白茅根甘涼,有白虎湯之意,能治熱病煩渴、肺熱喘急等不適。白茅根其性平和,多用也不擔心。數年前我的朋友干咳,自覺肺部有火灼一般,囑用白茅根,亦能速效。
(五)白茅根能止癢,治疹
白茅根最擅治療皮下郁火引起的各種癢疹,若能善用,一味藥亦能收取良效。我常治療皮膚癢疹,常在辨證方中加一味白茅根,效果滿意。
某年夏天南寧天氣炎熱,我夫人突然發現下頜處皮膚癢,略發紅,似乎要起疹子。問我。我說,這個簡單,馬上給了一個藥方,只有一味藥:白茅根100克,水煎服。夫人只喝了一付,下頜皮膚顏色即完全恢復正常,癢消失。
民國大醫張錫純擅長應用白茅根,他有一醫案:“一人年近五旬,受溫疹之毒傳染,痧疹遍身,表里壯熱,心中煩躁不安,證實脈虛,六部不起。屢服清解之藥無效。其清解之藥稍重,大便即溏。俾用鮮茅根六兩,如法煮湯一大碗頓服之,病愈強半,又服一次痊愈。”此法我們可以學習。
(六)白茅根能抗過敏
白茅根可以緩解孩子喝羊奶所導致的過敏急救。某天晚上,我們選擇中醫工作室一位同事***求救,她妹妹的孩子(約六歲)喝了羊奶后出現過敏反應,呼吸困難,嘴巴喉嚨癢,腫,痛,胸悶等等一系列反應。同事馬上與我聯系,考慮到情況比較緊急,同事家里正好有幾樣中藥,建議蘇葉20克,白茅根100克,艾灸足。半個小時后發消息說孩子諸癥幾乎消失,又活蹦亂跳了。
分析取效的原因:蘇葉溫則能解陰寒諸毒,且其性平和,能順應脾陽,使脾陽健運;白茅根溫涼能清解浮火,甘而能和,兼且入脾,其性平和,不傷元氣。二藥合用,辛甘化陽,涼溫兼施,有桂枝湯之意,最能調和陰陽,平衡營衛,使上焦得通,虛陽得下,脾胃氣機歸于權衡,故能收取卓效。
(六)白茅根用于黃疸型肝硬化腹水
有人用白茅根300克水煎服,據我所知針對黃疸型肝硬化腹水3例,皆獲痊愈。
(七)白茅根的配伍變化
綜上所述,白茅根功效甚多,若能適當配伍,即能變化無窮。比如,若配伍一味黨參,幾乎就成了竹葉石膏湯之輕劑,用于溫熱病后期氣津兩傷,余熱尚留而有低熱乏力、痰少咳逆、口渴心煩、干嘔欲吐、小便少而黃、舌紅而脈虛數或浮數者。
再如,若配伍蘇葉,即類似于銀翹散,有甘涼解表之功。上文所談到的治小兒羊奶過敏,即取其意。
又如,若配伍竹茹,即有清胃降胃安胃之功,用于胃津枯耗、虛火炎炎、食飲即吐之晚期胃癌患者,頗有良效。白茅根降逆氣,止嘔吐,不僅能治胃腑濁熱、痰熱或胃津有傷所致胃氣上逆而嘔吐者,亦能治上焦肺熱不肅、下焦熱濁上犯所致胃氣不降而嘔吐者。
白茅根畢竟味淡而力薄,于急病、重病者,為求速效,建議配入辨證方中相須為用,方為穩妥。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