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臺北電 (記者岳夕彤、齊湘輝)“守望精神家園――第八屆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暨“美麗中華行”系列活動9月9日在臺灣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開幕,活動將持續到10月底。
開幕式當天,“壯美廣西?錦繡八桂――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在佛陀紀念館正式開展,集中展示壯、侗、苗、瑤等少數民族服飾,以及獨弦琴、貝雕、漆器等一批非遺精品,參觀民眾還可以在互動區體驗***廣西繡球。
本次活動由中華文化聯誼會、海峽兩岸旅游交流協會、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臺灣人間文教基金會、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共同主辦。
中華文化聯誼會、海峽兩岸旅游交流協會副會長高政在視頻致辭中說,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歸屬。守護好文化遺產、傳承好歷史文脈、弘揚好中華文化是兩岸的共同責任。
臺灣文旅、藝術、教育等各界人士出席開幕式。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寶藏,期待通過非遺文化增進兩岸的了解,也期待兩岸多交流多走動。臺北藝術大學教授施國隆表示,非遺文化需要共同守護,希望未來兩岸在非遺領域有更多深入交流。
“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活動給我最大的感受是,非遺來自民間、源于生活,和人們的民俗節慶等息息相關,守護好非遺就是守護好中華文化的根脈。”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陳春霖說。
據了解,自2009年以來,“守望精神家園――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活動陸續向臺灣民眾介紹展示了來自內蒙古、山西、湖南等多個省份的非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