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益美傳媒(ID:YeeMedia)
它畫質差到幾乎連人臉都無法看清,攝像只有一臺,主持人完全業余,主角甚至連普通話都說不標準。
就是這樣一檔“渣”節目,卻在嚴苛的豆瓣網友手中獲得9.2的高評分;
更在鬼才無數、眾口難調的B站一打開,彈幕滿屏。
明明是一檔科普節目,它卻做出了不輸德云社的幽默,它就是《譚談交通》。
01
▼
一檔正經的交通科普節目,
編劇都不敢這么寫
作為一個非著名地方臺的交通節目,本該是向市民科普交通常識,散發著偉光正的氣息。
錯!它從頭至尾散發的沙雕氣息,總讓人忍不住捧腹大笑。
節目的主持人叫譚喬,主持人是“副業”,交通警察才是他的本色,而出鏡的則是各路交通違法人員。
與尋常交警不一樣的是,他不拍照,不貼罰單,而是滿大街晃悠找人“聊天”。
卻就是這樣與眾不同的聊天,讓他火遍全網。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二仙橋”這個“段子”。
播放量過百萬,彈幕滿屏,以至于沒去過成都的人都知道:到二仙橋,要走成華大道。
如此人盡皆知,都因為下面這位乖得像寶寶一樣的大爺。
那天,他騎著心愛的小電驢,拖著長長的鐵皮,在快車道里開得好不瀟灑。
直到遇上譚警官……
好不容易把他攔在路邊之后問,您該走哪兒?(譚警官指著旁邊的非機動車道,暗示該走這)
大爺不假思索,“到二仙橋?!保ㄋサ牡胤剑?/p>
譚警官瞬間被這回答整懵了,又一次問了一遍,您該走哪條道?
“走成華大道。”
身為交警,譚警官很無奈,再次重復,“你該走哪兒?”
大爺也跟著放慢語速,“到二仙橋?!?/p>
“不是,您走哪根道?”(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
“走成華大道?!贝鬆數谋砬槔餆o不透露著“這警察怕不是傻的吧”。
這下,堪稱邏輯鬼才的大爺讓全網不管有沒有去過成都的人都知道了,去二仙橋要走成華大道。
譚警官很是無奈,只得轉頭指著車子的貨物問:你車子能不能拉……(這么多這么長的東西)
他面對著交警,對答如流,“這車能拉,只能拉一點點,不能拉多了?!?/p>
不得不承認,大爺真是個邏輯鬼才,完美避開了正確答案。
一陣“山路十八彎”后,兩個在異時空對話的人終于切換到了同一個頻道:電瓶車只能在非機動車道行駛,也不能拉這么多貨。
然而,事情到這兒遠遠沒有結束。
譚警官萬萬沒想到,竟會在一段時間后遇上大爺的侄子,同樣是交通違規。
開著大卡車打瞌睡闖紅燈被攔停之后,他竟說自己是“偷”車的。
在人民警察面前,承認偷……是不是有點過于囂張了……
可事實是,小伙子川普沒說標準,投車(投放共享單車)說成了偷車。
說著說著,小伙子還不忘“打個廣告”:希望大家能愛護環境,遵守車輛的停放地點。
明明交通違規,小伙卻絲毫不緊張,先介紹了一下“名震全網”的叔叔,還調戲了一把交警。
這邊還在被教育,他卻自顧自走到不遠處兩輛被燒得不成形的共享單車旁,
說,“你看,譚警官好變態?!保ǖ降资钦f車還是說人呢)
難怪網友會說:連編劇都寫不出這樣的對白,真·人間真實。
除了這些,譚警官的鏡頭里總是充滿各種快樂源泉。
又是一個酒駕闖紅燈的司機,這邊他在忙著教育司機;
另一邊,藍衣服大哥非得要向譚警官證明自己實力強大……(實力搶鏡)
還有上來自我介紹就異于常人的,“譚警官,你看我會輕功……”
有違規丟下老婆竄逃的……
有說是練過的,非得要在譚警官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功夫的……
有一輛電瓶車裝了兩個沙發和一個桌子,最后來了一場焦點訪談式的處罰……
一幕幕都讓人笑出豬叫,一個個“功夫大師”,聊天鬼才,湊一起就是群口相聲。
難怪能讓無數網友奉為“解壓神器”,說“看德云社都沒有這么開心”。
02
▼
搞笑沙雕劇,
真·高手在民間
或許是譚警官的親和,或許是川渝人民的敬業,就算因違法違規出鏡,也一定不“忘本”。
總有那么幾個人,借著鏡頭的名義公然打起了廣告。
看著英姿颯爽的,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在炫技:司機用下巴把著車頭,雙手抱著重物,雙腳緊緊地夾著車邊緣。
追上前才看清,這臺車說是敘利亞戰損級別也不為過,人一下來,車也就基本散架了。
車頭只能一直按著,電線要一直捏著才能啟動,兩邊的架子只能夾住才不會掉。
更絕的是,車后座還是拿模板釘起來的,人一下車,車就散了。
看到這拼湊的裝備,譚警官忍不住問:“你們這么破的車怎么就出來了?”
“這是廠里配的新車,才開了幾個月,只不過摔了幾次而已?!?/p>
“那人有沒有受傷呢?”
司機自信滿滿道,“沒有,我技術好得很?!?/p>
話音剛落,后面小哥馬上拆臺,“你啥子技術好,每次都摔我,手、腳、褲子都摔爛了?!?/p>
說著還示范起來了,每次要跳車,就被這個坐墊掛住了。
小哥說完還不忘打起廣告:這個車釘的這塊板,兩個人250斤坐個十年八年沒問題。
“我們是做櫥柜的,櫥柜要用就用國產倍思特?!?/p>
這讓人觸不及防的廣告,笑到頭掉。
打完廣告還問一句:我們跟你說那么久給不給點片酬啊?
這哪里是什么普法節目,明明是一個搞笑情景劇,言語詼諧,又完全出人意料。
對于川渝人民,兩輪可以拼湊,四輪就能湊一桌麻將了。
這個堪稱史上最牛麻將室的,因為司機開車抽煙被叫停了。
走近一看,嘿,后面還有一桌麻將,整整齊齊。
這歡樂場景,譚警官問,你開車,他們在后面打麻將沒影響嗎?
司機也是耿直boy:“有,我下注了?!?/p>
憑借著如此與眾不同的科普方式,譚警官不僅在網上火了,在成都也收獲了不少粉絲。
明明在執法,剛把車攔下,還來不及辦正事,車主就拿起手機:久仰大名,來來來,先照張相。
還在執法的時候,突然有人沖過來握手,“是譚警官,終于看到活的了……”
還有當他在執法科普時,突然跳出來要合照的。
“找了你很久了都沒找到”……(這話說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天天在大街上蹲譚警官的點)
這是什么人間鬼才啊,搞笑沙雕還不自知,段子簡直就是脫口而出。
難怪總有人說,雖然它畫質渣,鏡頭抖,再不開心只要看它就能笑得像個二百斤的傻子。
03
▼
普法是底色,
魔幻現實主義才是核心
違法人員、搶鏡的、看熱鬧的……這個鏡頭里冒出的人層出不窮,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讓人忍俊不禁。
但他們卻有著同一個共同點:為了生活,都在努力前行。
而這些,若不是譚喬的鏡頭,我們不會知道,會有人為了多賺十塊錢,冒著生命危險背比自己重兩倍的貨物。
也不會知道,有人即使被生活碾壓幾百遍,依舊愛生活如初戀。
一個氣球男,因為家窮老婆離婚走了,賣假煙假酒被查,騎歪三輪車;
闖入譚警官的鏡頭時,他手里拿著一把可愛的氣球,講話時人似乎總是站不直。
從前的營生干不下去了,他臉上沒有一絲怨天尤人,甚至笑著說為了下一代賣好氣球不賣壞氣球;
全程歪歪扭扭卻笑容滿面,談到愛情,他張口來了一首《愛情買賣》;
最后,他還請求警察允許他在鏡頭前唱一首祝福黨九十周年的歌。
言語之間,總能讓人哈哈大笑。
但笑過之后,竟透露出幾分魔幻現實主義,好多或許不該發生的事,竟就這么真真實實地發生了。
他騎著電動三輪,嚴重超載,除了滿車的枯枝,還有一人一狗。
一問才知,這個看起來四五十的男人,已是古稀之年。
他的父親死了十一年,母親死了二十多年,哥哥已經死了十八年。
結發妻子也死了,難產,孩子也沒能活下來。
唯一的親人,只有坐在樹枝上的那位,是他的弟弟。
當譚警官和他溝通時,卻久久得不到回應……這位大哥打斷,“他說不來的,他是傻的……”
父母親***兒全都離世,只剩他帶著傻弟弟,
當譚警官訝異于這一切說不出話時,他卻平靜地說,只有我和弟弟,還有一條狗,十多年了,也快老死了……
“人嘛,向前看。”
最后,當得知譚警官并不罰他款時,老人感激不盡地說,以后慢慢報答你。
經歷了如此苦難,老人面對生活依舊從容。
有人說,《譚談交通》是屬于中國人民的“奇葩說”,你讀懂了他,就讀懂了中國的底色。
原來,喜劇電影無厘頭的情節在現實生活中真的存在;
原來,藝術源于生活,是真的。
面對蕓蕓眾生,譚警官總是平心靜氣,他的勸導無異于一種理想化的現實,該處理也處理。
生活有時真的太難了,行駛在路上的人難,交警也難,但不論是誰,他們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奮斗不息。
在《譚談交通》里,我們看見了這世間的底色,也看見了譚喬為了保護他們,做出的努力;
作為一檔平常的交通節目,一檔讓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執法欄目,在資訊滿溢的當下,它或許什么都不是;
但至少,它能讓一些在生活里沉浮的人,看到一束光;
它不耀眼,但總散發著幽默、勤勞、樂觀和希望的魅力,悄悄照進人們心里:你看啊,這世界的底色縱然灰暗,依舊有人在不停歇地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