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南廣電國際傳播融媒體中心
9月5日
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發布外來物種鱷雀鱔安全提示
為市民科普鱷雀鱔的
破壞性及如何處理等問題
近期,包括海南、廣西、山東、云南等多地發現鱷雀鱔。鱷雀鱔屬于外來物種,被稱為“頂級淡水魚殺手”,為應對物種入侵、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廣大市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海南省食品安全辦提醒廣大市民:
一、鱷雀鱔具有極強破壞性
鱷雀鱔屬史前魚類,在地球上已生存一億多年。它是現存七種北美雀鱔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成魚體長一般能長到1.5-3.0米,因長著和鱷魚一樣的短吻和兩排匕首般鋒利的牙齒而得名。主要分布于美國東南沿海地區。鱷雀鱔是肉食性魚類,而且生性非常兇猛,會捕食我國的本土物種,尤其是水域中的魚類。另外,這種外來物種缺乏天敵,水域內的魚類都會被吃掉,如果出現食物短缺的情況,鱷雀鱔甚至會攻擊人類,有可能造成人員傷害。
二、鱷雀鱔不宜食用,且其卵有劇毒
鱷雀鱔的鱗片非常堅硬,可以抵擋利刃,獲取魚肉非常困難,且肉質粗糙,不具備經濟價值。特別提醒,鱷雀鱔的內臟和魚卵都有劇毒。鱷雀鱔會用毒素來保護自己的魚卵不被吃掉,且作為水域內最強殺手,其內臟污染物富集程度很高,若食用稍不留意就會發生中毒事故。如意外食用導致嘔吐、頭疼、腹瀉等癥狀,請及時就醫。
三、不要隨意放生鱷雀鱔
鱷雀鱔作為觀賞魚從美國引進中國,目前出現在我國多個自然水域的鱷雀鱔,基本上都是屬于人為放生。由于鱷雀鱔具有極強的破壞性,若放歸到天然水域,會對當地的水體生態系統帶來滅頂之災,改變水生生物的多樣性。
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特別提醒廣大市民未經批準不要擅自引進、釋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生物安全法》第八十一條也特別規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未經批準,擅自釋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有關部門根據職責分工,責令限期捕回、找回釋放或者丟棄的外來物種,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如果市民購買鱷雀鱔后不想養了,千萬不要人為放生,可以委托高校、科研機構、相關部門進行處理。如果市民在公園、河流、湖泊或其它水域發現鱷雀鱔,要盡快上報,由當地管理部門捕撈清除,并作無害化處理。應對物種入侵、保護生物多樣性還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