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家
“回到全球”,僅僅依靠意氣用事或者說狠話是不行的。
當地時間9月5日,英國現任外交大臣伊麗莎白·特拉斯擊敗前財政大臣里希·蘇納克,當選為英國執政的保守黨新黨首。9月6日,英國女王將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任命其為英國新一任首相。
撒切爾夫人、特蕾莎·梅之后,英國迎來了第三位女首相。這次英國選舉沒有“黑天鵝”,與之前民調的數據相差不大,特拉斯也從一開始的“邊緣”角色,一路殺入“決賽圈”,并且最終勝出,的確算得上是一匹“黑馬”。
黨內選舉期間,特拉斯被自己的粉絲描述為“鐵娘子”,而特拉斯本人也有意模仿撒切爾夫人的形象。但問題就在于,保守黨內以及英國政壇一直處于震蕩之中,特拉斯面臨巨大挑戰。
2019年英國大選,保守黨大比分贏得大選,如果不是黨內出現了分歧,保守黨執政到2024年是沒有什么問題的。此前,約翰遜首相因一系列丑聞遭到黨內大佬,尤其是財政大臣蘇納克倒戈,最終不得不下臺。
其實,無論從保守黨內還是英國社會來看,約翰遜的支持率都并不低,由此導致的一個后果就是,反對約翰遜最猛的蘇納克也被貼上了“背叛”的標簽,而一直游離于黨內紛爭的特拉斯卻成為最大的贏家。
其中的玄妙在于,特拉斯一直沒有公開自己的態度,也就順理成章地獲得了支持約翰遜的保守黨員的支持,甚至有人認為特拉斯當選之后會成為約翰遜的傀儡。至于將來,約翰遜是要“垂簾聽政”,還是“下海”賺錢,還不得而知,但是,保守黨內的這場風波也充分暴露出保守黨內部權力競爭的邏輯。
2015年以來,保守黨內幾任黨魁都是非正常下野。因脫歐公投,2016年戴維·卡梅倫辭任,特蕾莎·梅經過黨內選舉而成為黨魁,進而成為首相;特蕾莎·梅又遇到了黨內一系列挑戰,也在2019年提前下臺,半路殺出的約翰遜成為贏家。
約翰遜的不羈形象、英式幽默以及危機處理能力使之迅速躥紅,在2019年大選中,約翰遜帶領保守黨大勝工黨,穩定了保守黨的政治基本盤。但令約翰遜想不到的是,自己竟然難以跳出保守黨的怪圈,重蹈了前任的覆轍。保守黨的政治慣性還要持續多久,也許連特拉斯都不知道。
其實,從選舉政治來說,保守黨這幾年的表現并不糟糕。卡梅倫、約翰遜都在大選中獲得優異的成績,但是因黨內震蕩,削弱了保守黨的優勢。特拉斯現在面對的形勢與當時特蕾莎·梅比較相似,即保守黨在議會的席位占多數,是有比較好的施政基礎的,但自己的首相位置并沒有經過大選的考驗和確認,只是在黨內“順位”而已,因此很難擺平黨內不同的派別。
特蕾莎·梅是通過提前大選以確認自己首相的合法性地位,但是卻險些輸掉了大選。現在英國民調顯示,工黨要領先保守黨17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如果特拉斯要提前大選的話,保守黨有可能會輸掉,因此特拉斯不會輕易選擇提前大選,而是要熬到2024年。但這也意味著,特拉斯需要面對保守黨以及議會對她合法地位和政治實力的考驗。
不止于此,特拉斯上任后的英國還將面臨一系列重大的挑戰,尤其是現在能源價格上漲、通脹高企、經濟增長前景不明朗。
黨內競選期間,特拉斯承諾要盡快凍結能源價格,并且大規模減稅,甚至已經有人將特拉斯的主張稱為“特拉斯經濟學”,以此來比照“撒切爾經濟學”。
約翰遜時期,英國已經完成了脫歐進程,但是脫歐之后的沖擊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特拉斯需要為脫歐之后的英國尋找合適的國際角色。當然,從外相轉任首相,按理說是有優勢的,但是特拉斯在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的一次談判中暴露出自己對地理的無知。
脫歐之后,英國要“回到全球”,這也是半個多世紀以來該國的最大挑戰,僅僅依靠意氣用事或者說狠話是不行的,特拉斯的“鐵娘子”之路注定崎嶇坎坷。□孫興杰(國際關系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