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守歲的含義,以及守歲的含義一是什么二是什么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哪個,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從字面意思來看,守歲是指除夕不睡覺,一直等候大年初一的到來。實際上,守歲是春節的習俗之一,是指在房子里點燃燈燭,全家一起迎接新年。
守歲什么意思
守歲是中國春節主要的傳統習俗之一,通常是會從大年三十吃完年夜飯開始。從字面意思來看,守歲就是大年三十晚上不睡覺,一直守候到新一年的到來。
而作為傳統習俗的話,守歲則表現為點歲火、守歲火,就是在家中各處都點燃燈燭,照亮整個家里,然后一家人歡聚在一起迎接新年。
在除夕晚上點燃的燈燭一定要通宵不滅,直到大年初一早晨的到來,這就被稱之為“照虛耗”。人們認為在點歲火之后,就會給家里帶來財富。
也有部分人們認為,在吃過年夜飯之后點燃蠟燭,通宵守夜可以將一切邪瘟病疫驅除,這樣來年就會平安健康以及吉祥如意。
除夕守歲的來歷
關于除夕守歲的起源,有三種傳說:一是為了對付叫做“年”的怪獸。傳說,這種叫做“年”的怪獸會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人們為了躲避“年”獸,不敢睡覺,會一直喝酒等到天亮。
還有一種說法是,守歲源于古代驅邪的需要。人們認為,通宵守夜可以一切邪瘟病疫驅除,這樣來年就會變得吉祥如意。
再就是,除夕守夜是為了迎接“灶王奶奶”。賢惠的灶王奶奶感念百姓的生活疾苦,拖到了三十這天才上天述職。人們為了紀念灶王奶奶,于是就會在二十三祭灶,三十夜里不睡覺,稱此為“守歲”。
守歲又稱守歲火、照歲等,其由來已久,中國漢族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
新年前除夕夜晚守歲,民俗活動主要表現為點歲火、守歲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燈燭,合家歡聚,迎接新年。除夕夜遍燃燈燭通宵不滅,謂之照虛耗,據說如此照歲之后,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
也有部分地區將通宵守夜(熬年夜)稱為守歲,即在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趕跑驅走。
擴展資料:
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于辛苦了一年的人們。人們為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
等年初一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出門。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么事情,人們對年獸放松了警惕。
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里,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里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后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
此后,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后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守歲的意義是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守歲習俗又名“熬年”,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論男女老少,都會燈火通明,聚在一起守歲。因此,守歲是春節的習俗之一。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