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第八屆快遞“最后一公里”峰會在北京舉行。京東物流集團副總裁、快遞產品部負責人徐斌斌發表了主題演講。
“經歷了這么多時間之后,用戶到底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第一個是挑戰、第二個是改變、第三個是加速。在今年上半年面臨外部環境大的不確定環境之下,我們會發現很多物流企業,包括很多實體企業,在面對整個供應鏈和物流的穩定性,包括確定性的時候,面臨非常大的挑戰。特別是遇到突***況的時候,疫情應對的能力,在這基礎之上,我們會發現很多企業自身會慢慢的發生一些認知上的變化。我們很多企業以前關注什么?關注成本、效應以及物流的時效。但是,經歷過疫情之后,我們會發現他們在認知層面上慢慢發生變化,這種變化會傾向于個人,足不出戶無接觸式的方式。這也促使我們向社區團購,向我們直播帶貨各個渠道,包括各個服務模式的快速迭代和創新。這是我們在這方面的一些認知上的改變。”徐斌斌說。
應該加速什么?在徐斌斌看來,應該是業務模式的轉變,其實物流本身是作為商品在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境的基礎內容,所以這也加速了企業在物流服務上要快速迭代服務能力和升級。升級的方向是什么?以前更多聚焦在成本、效率和時效上,未來更多會向一些物流和供應鏈的多樣性的轉變。在面臨疫情多發的情況之下,外部環境的各種各樣不確定性的因素之下,貨物怎么在這張網里正常運轉,以及最終送到用戶手上,不被各種各樣的原因和因素打斷,其實這就是物流韌性的體現。
而隨著商流和渠道越來越多元化,在末端攬態的場景上,其實也會發現有一些更加多樣性和更加個性化的需求也會出來。這個時候,作為物流服務企業,怎么能夠快速敏捷的相應和適應多樣性的變化,以及在背景之下能夠更好的,依然能夠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其實就是企業在供應鏈和物流體系里柔性的體現。
“在整個末端的場景上,要不斷做一些創新共建最后一公里,京東物流在生態、科技投入服務上一直深耕,2020年京東首次推出小蜜蜂的智能服務中心,推出一站式的服務內容。這樣有100多個站點,同時復制到校園、商圈包括園區設計里做了相應的復制。在硬科技投入方面,其實我們不斷在一些場景上嘗試使用無人車配送,到現在為止,已經累計投入400多輛無人車配送運營。場景覆蓋了校園,包括園區,一些相對來說封閉的場景上有應用。同時在軟科技上也不斷嘗試,怎么把最后一公里做到精細化,今年有門動級的AI計劃,快遞末端是按照牧區管理,最后按照下沉到小區,甚至到單元的維度,把末端管理進一步下沉,這樣大幅提升在整個末端服務的能力和效率。”徐斌斌說。
徐斌斌表示,京東快遞始終在堅持品質化的服務,在今年也推出10分鐘響應、1小時上門攬收的高品質要求。在每年春節的時候,始終在堅持全年無休,在2021年春節期間大概有300多個城市,1500多個區縣享受到高品質服務。
“京東物流作為一體化供應鏈的公司,其實我們在商品流通的整個全鏈路來看,我們會發現快遞的末端坦白來講,是整個供應鏈或者物流最后一個環節,其實我們認為現在不論是整個單環節中,或者單鏈路的解決方案已經非常比較難解決現在越來越多的復雜的環境變化。以自己的客戶為例,一旦客戶的倉被分了之后物流是順暢的,客戶也面臨無貨可發的境地。物流在技術和設備投入上沒有停止過,目前為止全國運行了1400多個倉儲,整個運營面積是2600多萬平方米,在今年二季度過程當中,在浙江投入了2座亞洲一號,整個浙江省有3座。浙江省周邊的倉群實現了一體化倉配網絡。這種多倉布局和多網并行的高度協同的網絡,到一個倉受到影響的時候,其他倉是能夠正常運營的。而且,能夠迅速的做到補位,這對供應鏈的安全和穩定性起到非常大的幫助,是我們至關重要的一個點。”徐斌斌說。
徐斌斌表示,在今年面臨各種不確定環境之下,各個企業越來越重視整個物流和供應鏈整個柔性和韌性,大幅提升自身的抵抗風險的能力,在這個過程當中,基本上已經成為每個企業的剛需。
“其實在這個過程當中,京東物流作為一體化的企業公司來講,其實也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發展的機會。整個上半年來看,整體應收達到586億,整個大盤同比增長保持20%以上。這里有非常關鍵的數字,外部客戶收入占比已經接近6成,快遞快運兩準標準增速大概在40%以上。除了標準網絡之外,還在提升酒水整個細分領域,把這些沉淀下來賦能給更多用戶。二季度一體化供應鏈收入達到200多億,供應鏈用戶收入用戶增長也在兩位數以上,現在總共有6.3萬家用戶。”徐斌斌介紹,現在京東物流一線員工已經突破了30萬,并且京東還是在為一線員工繳納五險一金,光一線上半年薪酬福利支持超過200多億,同比增長超過20%。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