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企業作為具備強大創新能力和巨大成長潛力的企業群體,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創新能力與創新生態的重要風向標,是提升國際競爭力和區域競爭力的重要市場主體。
獨角獸企業作為具備強大創新能力和巨大成長潛力的企業群體,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創新能力與創新生態的重要風向標,是提升國際競爭力和區域競爭力的重要市場主體。對2019年至2021年全球估值居前500位的獨角獸企業數據分析表明,全球獨角獸企業發展呈現加速增長、結構分散、上市集中和競爭加劇等新趨勢。
趨勢一:成長關鍵要素得到強化,總估值呈加速增長態勢
2019年至2021年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的總估值分別為1.93萬億美元、2.0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8%)和2.94萬億美元(同比增長46%),總估值呈現加速增長態勢。獨角獸企業的成長需要具備獨創性或顛覆性技術、難以復制的商業模式、戰略與品牌高度協同、持續的資本賦能、超大市場容量和良好的創新生態等關鍵要素。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總估值的加速增長,是獨角獸企業成長的關鍵要素得到強化,各要素之間的耦合效率不斷提高的結果。
趨勢二:國家集中度下降,極化效應開始減弱
2021年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國家集中度有所下降,雖然中美兩國繼續占據主導地位,但數量同比減少19家。中美兩國全球500強獨角獸企業數量從2019年的410家、2020年的409家降為2021年的390家,數量占比從82%降為78%。印度(29家)新增10家獨角獸企業,成為全球500強獨角獸企業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實現全球500強獨角獸企業數量增長的其他國家有德國、印度尼西亞、瑞士、瑞典、澳大利亞、西班牙、加拿大;數量持平的國家有法國、以色列、新加坡、日本、哥倫比亞、阿聯酋、南非和愛沙尼亞;數量下降的國家有英國、韓國、巴西、菲律賓和盧森堡。
趨勢三:賽道分布總體穩定,企業服務賽道企業數量增加
最近三年,從全球500強獨角獸企業賽道分布來看,涉及生活服務與企業服務的企業數量一直位于前兩位(占比40%左右),生活服務與企業服務也是全球500強獨角獸企業集中的兩個核心賽道。2021年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中,企業服務賽道的企業有112家,占比22.4%,首次超越生活服務賽道的企業數量拔得頭籌;生活服務賽道的企業有86家,占比17.2%;智能科技賽道的企業有69家,企業數位居第三。2019年至2021年,文旅傳媒、金融科技、智能科技、企業服務、航空航天和材料能源等6個賽道的獨角獸企業數量增長率分別為1%、1.2%、2%、1%、0.8%和0.8%,醫療健康賽道企業數量保持不變,其他賽道(如生活服務、教育科技、物流服務、汽車交通、農業科技等)的獨角獸企業數量則呈現下降的趨勢。
趨勢四:中美并駕齊驅,賽道競爭力呈現差異
在一定意義上,獨角獸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決定了一個國家或地區未來的經濟競爭優勢。
中美兩國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上榜企業數量和總估值在伯仲之間。中國在生活服務、智能科技、汽車交通、物流服務和教育科技賽道具有優勢,美國則在企業服務、醫療健康、航空航天和金融科技賽道具有優勢。2021年中國排名前10的獨角獸企業表現出的特質多為難以復制的商業模式并輔之以持續的資本賦能,是在我國大規模市場容量和良好的創新生態中成長起來的,而2021年美國排名前10的獨角獸企業在技術創新上表現突出。
趨勢五:城市分布趨于分散,但頭部城市聚集效應明顯
2021年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分布在138個城市,與2019年相比增加了12個城市,城市分布更趨分散,主要分布在中國的北京、上海和深圳,美國的舊金山、紐約和洛杉磯,印度的班加羅爾和韓國的首爾等頭部城市。2021年獨角獸企業數量最多的20個城市所擁有的全球500強獨角獸企業數量占比為68%,比2019年的69.8%下降了1.8個百分點。盡管如此,北京和舊金山仍然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獨角獸企業聚集地,兩個城市擁有117家全球500強獨角獸企業,全球占比接近四分之一。對于獨角獸企業來說,在瞬息萬變、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進行創新,其難度和復雜性都是無法預知的。如何為企業營造一個適合顛覆性技術創新的生態環境至關重要。而以知識為導向的收入分配制度、科學的分類評價機制、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合理的企業試錯成本等都是創新生態環境的必備元素。這些獨角獸企業聚集的城市擁有大學、科研機構、***、金融等中介服務機構,可通過組織間的網絡協作,深入整合人力、技術、信息、資本等創新要素,實現創新要素的有效匯聚和各個主體的價值實現,為獨角獸企業的成長創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趨勢六:企業更新率超過30%,獨角獸企業競爭加劇
新冠肺炎疫情、產業變革、資本市場等因素導致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的競爭格局發生改變。2021年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中有152家企業被替換(同比增加12.8%),更新率達到30.4%。86家企業被淘汰出局(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