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對于爭先恐后的成語是意思是什么意思和爭先恐后的成語的意思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爭先恐后”的意思是:爭著向前,唯恐落后。
主要形容動作,也可形容人或物;一般作狀語、謂語。
1、“爭先恐后”的出自:
明?屠勛《屠康僖公集·重建陡門橋記》:“匪公帑而樂施者爭先恐后?!?/p>
2、“爭先恐后”造句:
(1)搭乘公車要依序上下,不可爭先恐后。
(2)發令槍一響,運帶動們爭先恐后地在跑道上飛奔起來。
(3)那些人爭先恐后地爬上汽車,以驚人的速度開跑了。
(4)在學校舉行的體育比賽中,各班同學爭先恐后,奮力拼搏。
(5)課堂上,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舉手發言。
(6)他的船閘里千帆搶渡、爭先恐后,隱隱有百萬雄師。
(7)大雞、小雞一見飼養員阿姨把飼料端來,便爭先恐后地跑過來。
(8)國外各大企業,為了占領市場無不爭先恐后地從事新技術開發和新產品研制,被視為企業的生命線。
(9)1849年由于加利福尼亞地區發現大量金礦,造成美國東海岸的白人爭先恐后地向加利福尼亞集中,短短兩三年間有成千萬的人蜂擁而至。
(10)桂花慢慢地吐了吐舌頭伸了伸腰,不一會兒爭先恐后的開了。
爭先恐后的意思是爭著向前,唯恐落后。
出處:戰國·韓非《韓非子·喻老》:“今君后則欲逮臣,先則恐逮于臣。夫誘道爭遠,非先則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調于馬?此君之所以后也?!?/p>
譯文:您駕車時,落后了,想急切追上我;爭先了,又唯鞏被我追上。本來比賽就有前后之分,而您爭先恐后,把注意力全放在我的身子,哪里還有心思駕馭車馬呢?這才是您落后的原因。
后人據此概括出成語“爭先恐后”。
成語用法:
“爭先恐后”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狀語;形容人的動作等;也作“恐后爭先”,常與“趨之若鶩”一起連用。
導語:爭先恐后的意思是指爭著向前,唯恐落后。主要形容動作;也可形容人或物。一般作狀語、謂語。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成語爭先恐后的意思,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成語資料
【拼音】zhēngxiānkǒnghòu
【注音】ㄓㄥㄒㄧㄢㄎㄨㄙˇㄏㄡˋ
【解釋】爭:爭著;先:前面;恐:唯恐;后:后面。比喻爭著向前,唯恐落后。
【英譯】strive to be the first and fear to lag behind.
【色彩】中性詞
【俄語】старáтьсяобогнáтьдругихнаперебой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形容人的動作等。
【同韻詞】身操井臼、援筆立就、男婦老幼、指畫口授、名門閨秀、揎拳攏袖、三節兩壽、盛水不漏、大家閨秀
【近義詞】你追我趕虎躍龍騰躍躍欲試不甘人后爭勝好強一馬當先力爭上游[1]
【反義詞】畏縮不前[1]緩不濟急蝸行牛步姍姍來遲慢條斯理[2-3]
成語出處
原文
趙襄主學御于王于期,俄而與于期逐,三易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術未盡也。”對曰:“術已盡,用之則過也。凡御之所貴,馬體安于車,人心調于馬,而后可以進速致遠。今君后則欲逮臣,先則恐逮于臣。夫誘道爭遠,非先則后也。而先后皆在于臣,上何以調于馬?此君之所以后也。”
出自
明·屠勛《屠康僖公集·重建陡門橋記》
典故
春秋時代,趙襄子向王子期學習駕車。學了不久,與王子期比賽。他同王子期換了三次馬卻每次都落在了王子期的后面。[4]趙襄王責備王子期,說:“你教我駕車,為什么不將真本領教給我呢?”王子期說:“駕車的技術,我已經都教給你了,只是你運用上有毛病。駕車最重要的是,協調好你的馬和車,才能跑得快、跑得遠。你在比賽中,只要落后就想著超過我;一旦超過就怕我趕上你。其實,在比賽中,有時會在前,有時會落后,都是很自然的;可是,不論領先還是落后,你的心思都在我身上,你又怎么可能去協調好車和馬呢?這就是你落后的原因?!盵5]
成語辨析
爭先恐后和“不甘后人”都含有“不肯落在別人后面”的意思。但爭先恐后還有“爭先”和“在公共場合不守秩序”的意思;“不甘后人”沒有。[5]
成語示例
◎整個大廳變成了歡樂的海洋,大人和孩子們把敬愛的周總理團團圍住,孩子們爭先恐后地喊著“周爺爺!周爺爺!”總理慈愛地一面拍拍這個孩子的頭,摸摸那個孩子的臉,一面把桌上的糖果分發給娃娃們。
◎國外各大企業,為了占領市場無不爭先恐后地從事新技術開發和新產品研制,被視為企業的生命線。
◎1849年由于加利福尼亞地區發現大量金礦,造成美國東海岸的白人爭先恐后地向加利福尼亞集中,短短兩三年間有成千萬的人蜂擁而至。
◎當潛水員潛入較深的海底時,由于海水的壓力很大,吸入體內的空氣中的氮氣,就會有相當一部分在外界強大壓力“壓迫”下,被迫溶到潛水員的血液中去,當潛水員工作完畢從海底往上升時,隨著外界壓力的降低,這些氮氣又爭先恐后再變成氣體往外跑,就像汽水開了瓶蓋一樣。[2]
閱讀理解
正文
⑴中國是一個爭先恐后的國家。常常可以看到這種情況,門一打開,擁擠在門口的人群就像罐頭里的沙丁魚一樣噴出來,爭先恐后,蜂擁而動。我說的不是公共汽車門口,而是公園門口,展銷會門口,飛機的登機口,電影院的出口……大家在斑馬線前面等綠燈,沒有人愿意站在后面,都下意識地要往前擠,結果綠燈還沒有亮,人群就漫到了馬路上。印象最深的是下火車,哪怕前面就是終點站,人們也要提前一兩站就結束了熱火朝天的撲克游戲,紛紛起身,收拾行李到過道上去擠著,好象晚一步,火車就要飛掉。
⑵并不是中國人不喜歡秩序,也不是這個國家物質貧乏,空間狹窄?!盃幭瓤趾蟆辈贿^是世界的一種此起彼伏的暫時狀態,一個形容詞。但在六十年代的詞匯中,“先”與“后”卻是一種價值判斷,“先”,與先進、進步之類有關,“后”卻是落后、倒退,“落后就要挨打”。無數運動之后,在這個國家無人不患“恐后”癥。由于普遍地“恐后”,爭先成為風氣,“先”是如此事關生存,到了必須“爭”的地步。精神上的“恐后”,最終在潛意識中影響著人們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也就爭先恐后了。
⑶“爭先恐后”不再是一種日常生活中的暫時狀態,而是常態,所以,沒有任何必要“恐后”的地方,人們也本能地要爭先。
⑷爭先已經到了這種地步,連小學生考試,95分以下都是后了,所有人都爭先,意味著人們對生活的常態和基礎的漠視。生活的質量并不表現在世界的先進部分,而在于世界的普遍狀況。把“先”作為衡量事物的唯一價值標準,所有人都要爭先恐后,只好革命。
⑸爭分奪秒、力爭上游,作為一種可能性,當然是應該鼓勵的,但它不是標準。如果也用河流比方,沒有下游和中游,上游不是死水一潭么?沒有恒定的時間和緩慢的'時針的對比,爭分奪秒不正是慢么。上游、中游、下游,河流的不同形態,也是世界的不同狀況,它們并不存在價值上的優劣。
⑹馬拉松賽跑永遠只有一個人先進,世界注定是普遍落后的,是落后者的樂園。
⑺先進的意思在此時代,只意味著價值是否能夠立即兌現。不能立即兌現就是落后。我常聽人說,不甘落后,眼科醫生加入了股票大軍,種白菜的姑娘去醫院當了護士。
⑻我認識一位緩慢的大師,他的一座雕塑花了20年,他是落后的。他開始的時候,受的是先鋒賈科梅蒂的影響,但這影響持續了20年之久,沒有當即面市,他完成的時候,已經落后了,年輕一代今天決不會從倫勃朗開始,否則永遠落后。他們很聰明,從威尼斯雙年展開始。
⑼一天等于20年,固然是一種時間觀。但20年如一日,同樣是一種時間觀。一天功夫的東西就是一天功夫的東西,20年功夫的東西就是20年功夫的東西,永遠不可取代。緩慢的并不是落后的,快也不意味著價值上的優越。這都是常識,但在這個世紀,明白這些卻是大智大慧。
⑽在古代社會,各文明之間并不爭先恐后,因為文明不存在價值上的先進與落后。但在20世紀,“落后就要挨打”,竟然成為風行全球的真理之一,并且已然是,只要落后,就可以打。落后的標準由什么來界定呢?武器的先進。那些文化并不崇尚武力的文明必然總是落后,落后的印度文明,落后的埃及文明,落后的印第安文明,落后的中華文明。這個世界已經昏頭了。李白杜甫們的文明怎么會劣于松尾巴焦們的文明呢?日本人假裝不知道這一點,居然在中國文明面前以“先進”民族自居,靠的就是武器。此種邏輯已經成了中國人刻骨銘心的經驗之一,人們似乎已經忘記此邏輯乃是強盜們創造的。
⑾以“爭先恐后”的價值觀來看歷史,不僅會得出緩慢的中國時間劣于格林尼治時間的結論,甚至,把“落后”用于漢語。
⑿“爭先恐后”,是由于人們喪失了對世界的永恒之基礎的安全感。喪失了存在感。
⒀“爭先恐后”,乃是逃亡之象。
⒁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最落后的難道不就是我們相依為命的大地本身么?一成不變的,緩慢的,沒有時間的,大地的這些特性是否已經成為這個“先進”世紀“維新”的障礙?
⒂長江洪水的泛濫,從根本的方面來說,我以為乃是“先進”的人類不滿于大地的落后,所導致。
閱讀題
1.通讀全文,以下選項中不符合作者觀點的一項是()
A.和諧是世界永恒的基礎B.文明的價值在于落后而不在于先進
C.我們不應該把爭先作為生活的標準D.我們應該按生命的本來形態生活
2.造成人們爭先恐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請用文中語句回答。
3.結合上下文,請用自己的話談談你對⑹段中畫線句子的理解。
4.從全文看,作者主要是用什么***闡明觀點的?
5.你同意作者的觀點嗎?請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
1.B.
2.是由于人們喪失了對世界的永恒之基礎的安全感。喪失了存在感。(或:是由于人們喪失了對世界的永恒之基礎的安全感。)
3.例如:與少數“先進”相比,普遍落后肯定是生活的常態,落后者不把爭先作為生活的標準,能夠按生命的本來形態生活,所以更能用平和的心態體驗和領略到生活的美好,世界也就成為他們的樂園。(意思對即可。)
4.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歸謬法。(答對三個即可。)
5.(本小題屬于***性試題,無論同意與否,只要能夠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言之成理,并且觀點的價值取向正確合理即可。)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