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蒲黃的功效與作用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五靈脂的功效與作用的知識,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功效:止血,化瘀,通淋。
作用: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傷出血,經閉通經,胸腹刺痛,跌撲腫痛,血淋澀痛。
6~7月花剛開時,剪取蒲棒頂端雄花序,曬干,碾研,除去花莖等雜質,所得帶雄花的花粉稱“草蒲黃”;再經細篩,所得純花粉,習稱“蒲黃”。蒲黃為黃色粉末。體輕,放水中則漂浮水面,手捻有滑膩感,易附著手指上。氣微,味淡。
擴展資料
蒲棒的形態特征:
多年生水生或沼生植物。根狀莖粗壯,乳白色,先端白色。地上莖直立,高0.7-2.5m,粗壯。葉片細長,條形,長約1m,寬0.6-1.5cm,基部鞘狀抱莖;葉鞘邊緣膜質,開裂而相疊。穗狀花序圓錐狀;雌、雄花序間相隔2-7cm;雄花序在上部,長20-30cm,直徑1cm;
雄花有雄蕊3枚,花粉粒單體,球形、卵形或鈍三角形;雌花序在下部,長10-20cm,直徑約1cm;雌花有小苞片,與柱頭近等長,果期花各部增長;小苞片和白色柔毛同長,均長于柱頭。小堅果紡錘形,長1.5-2mm,縱裂,果皮具褐色斑點。
種子黃褐色。在同一花序軸上有時出現2節相連的果序。花、果期6-7月。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蒲黃
蒲黃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蒲黃的功效與作用
蒲黃性平、味甘,入肝、心經,具有止血、消淤的作用。
①《本經》:主心腹膀胱寒熱,利小便,止血,消瘀血。
②《藥性論》:通經脈,止女子崩中不住,主痢血,止鼻衄,治尿血,利水道。
③《日華子本草》:治(顛)撲血悶,排膿,瘡癤,婦人帶下,月候不勻,血氣心腹痛,妊孕人下血墜胎,血運血癥,兒枕急痛,小便不通,腸風瀉血,游風腫毒,鼻洪吐血,下乳,止泄精,血痢。破血消腫生使,補血止血炒用。
④《綱目》:涼血,活血,止心腹諸痛。
⑤《本草經疏》:治癥結,五勞七傷,停積瘀血,胸前痛即發吐衄。
⑥《現代實用中藥》:外用于創傷,濕疹。
⑦《南寧市藥物志》:外用治瘰疬。
蒲黃的食用***
內服5~10g,包煎。外用適量,敷患處。
蒲黃蜜玉竹
食材:鮮玉竹500克,蜂蜜50克,生蒲黃6克,白糖10克,香油6克,香精1滴,淀粉少許。
步驟:
1.把鮮玉竹去須根洗凈,切成3厘米長的段。
2.炒鍋放火上,放入香油、白糖炒成黃色,加適量開水,并將蜂蜜和蒲黃加入,再放人玉竹段,燒沸后用小火燜爛,撈出玉竹段。
3.鍋內汁加一滴香精,用少許淀粉勾芡,澆在玉竹段上即成。
蒲黃的食用禁忌
孕婦慎服。
①《本草衍義》:不可多食,令人自利,不益極虛人。
②《品匯精要》:妊娠不可生用。
③《本草經疏》:一切勞傷發熱,陰虛內熱,無瘀血者禁用。
蒲黃和蒲黃炭的區別
蒲黃是一味化瘀止血的中藥,味甘性平,能夠止血同時不留瘀,還能利尿,一般用于止血的話多是炒用的,蒲黃炭就是將其炒成外部枯黑,內部焦黃為度,同時藥材炒黑后要灑點水,以免復燃,中醫上講血見黑則止,所以止血藥多會炒用,以增強止血功效,生用的話一般是用于化瘀,利尿的。
蒲黃
(《本經》)
【異名】蒲厘花粉(陶弘景),蒲花(《江蘇植藥志》),蒲棒花粉(《新疆藥材》),蒲草黃(《藥材學》)。
【來源】為香蒲科植物長苞香蒲、狹葉香蒲、寬葉香蒲或其同屬多種植物的花粉。植物形態詳"香蒲"條。
【采集】夏季花將***時采收蒲棒上部的黃色雄性花穗,曬干后碾軋,篩取細粉。
【藥材】為鮮黃色的細小花粉。質輕松,遇風易飛揚,粘手而不成團,入水則飄浮水面。用放大鏡檢視,為扁圓形顆粒,或雜有絨毛。無臭,無味。以色鮮黃、光滑、純凈者為佳。
全國大部分地區多有生產。
步驟閱讀
***/步驟
1
對子宮的作用
蒲黃(品種未作鑒定)煎劑、酊劑,..浸液對離體及在位子宮均表現興奮作用,劑量增大可呈痙攣性收縮,對未孕子宮比對已孕者作用明顯,使產后子宮收縮力加強或緊張性增加。
步驟閱讀
2
對循環系統的作用
蒲黃煎劑及乙醇浸液大劑量可使貓、犬血壓下降,其降壓作用可被阿托品所阻斷。蒲黃醇提溶液對蟾蜍離體心臟低濃度可增加收縮力,高濃度則抑制之。大劑量蒲黃提取物對犬心肺裝置影響不大,對家兔耳血管稍有擴張作用。
步驟閱讀
3
對腸管的作用
蒲黃提取物可使離體兔腸蠕動增強,但可被阿托品所阻斷。其中歷含之異鼠李素對小白鼠離體腸管有解痙作用。
步驟閱讀
4
凝血作用
口服水浸液或5%乙醇浸液能使家兔凝血時間明顯縮短;蒲黃提取物使家兔血小板數目增加、凝血酶元時間縮短;蒲黃粉外用對犬動脈出血有止血作用。
步驟閱讀
5
抗結核作用
高濃度(1:100)蒲黃煎劑在試管內能抑制結核菌的生長,對豚鼠實驗性結核病具有某些療效。
蒲黃功效:
1、止血:
蒲黃甘平,擅長收斂止血,兼有活血行瘀之功,為止血行瘀之良藥,有止血不留瘀的特點,對出血證無論屬寒屬熱,有無瘀滯,均可應用。
取蒲黃、青黛煎水服用,可以收斂、止血、清熱,適宜肺熱鼻血的患者。
治外傷出血,可單用外摻傷口。
2、抗血栓:
蒲黃煎劑及其總黃酮、有機酸、多糖等,對血小板聚集均有明顯的抑***用,有利于抗血栓。
3、化瘀:
蒲黃味辛,能活血通經、消瘀止痛,凡跌打損傷、痛經、經閉、心腹疼痛等瘀血作痛者均可應用,尤為婦科所常用。
治跌打損傷,可單用蒲黃末,溫酒調服。
4、利尿通淋:
用于血淋。本品能化瘀止血,治療血淋。常配生地、冬葵子同用。
蒲黃含黃酮、棕櫚酸、異鼠李素、甾醇酚類等。有促凝血作用,另有報道能抑制血液凝固,抑制血小板聚集。
拓展:
蒲黃相關常識:
1、蒲黃簡介:
蒲黃是香蒲科植物長苞葉香蒲、寬葉香蒲或其同屬多種植物的干燥花粉。
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黃色雄花序,曬干碾軋后篩取花粉。
蒲黃性涼,味甘辛,具有涼血止血、活血消瘀的功效,生用治療經閉腹痛,產后瘀阻作痛,跌撲血悶,瘡癤腫毒。外用可治療重舌、耵耳流膿、耳中出血等病癥,是一種常用中藥材,在限定使用范圍和劑量內可作為藥食兩用。
別名:
香蒲、水蠟丸、蒲草。
采制(生蒲黃):
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黃色雄花序,曬干后輾軋,篩取花粉。
香蒲炮制:
先將蒲黃過細孔篩,使塊狀者粉碎,并篩除雜質,鐵鍋燒的微熱,蒲黃置于鍋中,用“文火”炒,攪拌宜勤,動作要快,使鍋內有***性的濃煙充分散去,待煙色由淺轉深,又青轉濃灰時蒲黃已成焦黑色,即可掃出鍋外,如有塊狀未炒透時,并勤加攪拌,無煙,無熱氣,放置2-3日晾涼以后,即裝入缸內或鐵桶內,防止燃燒成灰,再儲存入庫?!?/p>
性狀:
花粉為黃色粉末。體輕,放水中則飄浮水面。手捻有骨膩感,易附著手指上,氣微,味淡。
2、蒲黃的鑒別:
由于蒲黃的性狀為粉質,又無臭無味,典型的性狀特征不明顯,所以極易摻假。可用以下***鑒別:
(1)顏色與形狀鑒別:
正品蒲黃色鮮黃自然,粉粒細小均勻。如果顏色亮黃或灰暗,粉粒里面有紋線,則為摻假或混有粉碎的蒲絨。
(2)手感鑒別:
正品蒲黃質輕松,遇風易飛揚,用手捻則滑膩感適中,粘手而不成團。如果有綿軟感,則摻有粉碎的蒲絨,如果很滑利,則可能摻有滑石粉。
(3)水試鑒別:
取少量蒲黃放于常溫白水中,飄浮于水面而不下沉,并有吸附黏接成球珠形小塊分散于水的表面,水不變色。如果蒲黃入水后,水的顏色變黃或有物質下沉,說明是摻偽;如果用開水沖后,水變黏稠,說明摻有淀粉;如果沉淀較多,則摻有滑石粉;如有松香氣味,則摻有松花粉。
(4)過篩鑒別:
取少量蒲黃過120篩,如有黃沙或者粉碎的蒲絨者會留在篩內,證明是摻偽品。
(5)火試鑒別:
取少量蒲黃置于錫紙上,點燃燒后初冒白煙,火焰漸呈紅色而無煙,燃燒后灰燼黑色,用手指捻灰燼細膩無雜質,否則就是摻偽品
(6)放大鏡鑒別:
鏡下觀察蒲黃為扁圓形花粉顆粒,而摻偽品則混有雜質。
蒲黃是一種應用歷史悠久的中藥材,氣微味淡,有涼血止血,活血化淤、止血鎮痛、利尿通淋的功效。治療痛經、經閉、血淋、口瘡、小便不利等病癥有很好的作用。
1、蒲黃可以用來治療血、咯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跌撲腫痛等病癥。
2、蒲黃可以用來治療心腹刺痛、經閉腹痛、痛經、血淋澀痛、產后瘀痛、帶下、話、口瘡、陰下濕癢等病癥。
3、藥理研究表明蒲黃還具有鎮痛、抗凝促凝、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脂、防止動脈硬化、興奮收縮子宮、增強免疫力、保護高脂血癥所致的血管內皮損傷等作用,還可以促進腸蠕動、抗炎、抗低壓低氧、抗微生物,用途比較廣泛。
蒲黃一般是包煎,取適量敷患處。而止血多用蒲黃炭,化瘀、利尿則多匙用蒲黃。但是孕婦慎用蒲黃。
擴展資料:
營養價值
蒲黃主要含黃酮類,如柚皮素、異鼠李素、槲皮素、異鼠李素-3-O-等,亦含有甾醇類,如α-香蒲甾醇、α-谷甾醇、β-谷甾醇、β-谷甾醇棕櫚酸酯等,尚含有酸類,如棕櫚酸、硬脂酸、花生油烯酸、香草酸、香蒲酸等。
此外,還含有20多種無機成分,如鉀、磷、鋅、硫、鎂、鈣等以及多種氨基酸。
1.蒲黃所含的黃酮類化合物,有促進血液凝固而止血的作用。
2.蒲黃煎劑及其總黃酮、有機酸、多糖等,對血小板聚集均有明顯的抑***用,有利于抗血栓。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蒲黃
好了,關于蒲黃的功效與作用和五靈脂的功效與作用的分享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大家通過這篇文章了解的如何了?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沒有問題,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