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股價暴漲了一波的江淮汽車(600418.SH),上半年業績略帶寒意。
8月29日晚,江淮汽車公告,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77.72億元,同比下降20.6%,歸屬凈利潤-7.12億元,同比減少249.03%,略超此前7月業績預告的虧損7.07億元。上半年,江淮汽車的業績轉頭面向虧損。
對于虧損原因,江淮汽車表示如下三方面:上半年汽車生產供給受到了芯片短缺、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影響;疫情多點爆發,對汽車產業鏈供給鏈造成嚴重沖擊;商用車銷量同比下降。
反映到經營活動上,上半年江淮汽車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157.99億元,去年這一數字為253.65億元,同比減少37.71%。
需注意的是,在經營數據不算太樂觀情況下,江淮汽車尚未收回貨款卻持續增加,應收賬款達到45.81億元,同比大增109.93%。
作為一家綜合型汽車企業集團,江淮汽車的業務可以分為整車和客車底盤,還與大眾汽車、蔚來汽車等知名企業分別建有合資公司。
整車業務中,商用車為江淮汽車貢獻了營業收入的最大占比,此外是中型貨車、客車以及輕型貨車等。上半年,江淮汽車銷售各類汽車及底盤23.52萬輛,同比下降17.47%。
具體來看,占營收大頭的商用車數據上,輕型貨車(含中型貨車)銷售9.53萬輛,同比下降28.12%;重型貨車銷售0.72萬輛,同比下降72.17%。乘用車方面,MPV銷售0.95萬輛,同比下降50.33%;SUV銷售9.58萬輛,同比增長9.42%。新能源業務上,純電動乘用車銷售8.01萬輛,同比增長44.02%,實現出口4.87萬輛,同比增長42.74%。
這銷售數據與上半年我國汽車產業發展基本一致:商用車市場下滑,新能源車市場上揚。
除了銷售數據下降,上半年江淮汽車獲得的***補助相對減少。***補助為江淮汽車非經常性損益的主要項目,上半年江淮汽車收到的***補助為3.14億元,去年同期,這一數額為4.85億元,減少1.71億元。
回溯來看,***補助可以說是江淮汽車的重要“支撐”。2017年至2021年,江淮汽車計入當期損益的***補助分別為6.02億元、12.78億元、11.17億元、13.03億元和20.05億元,而同期江淮汽車的利潤總額分別為2.07億元、-14.76億元、0.89億元、1.35億元、1.92億元。
另外,江淮汽車也愈發青睞理財,去年,江淮汽車交易性金融資產大增215.69%至9.22億元,主要系購買結構性金融資產。今年上半年,江淮汽車再增19.17億元購買結構性存款,同比增長208.03%。
放眼行業,上半年,原材料價格暴漲成為不少上市車企提及的話題,導致業績均有不同程度下滑,甚至出現腰斬。例如,上汽集團(600104.SH)總營收同比下滑13.69%,凈利潤幾近腰斬,同比下滑48.10%;北汽藍谷(600733.SH)營收34.79億元、同比增長42.76%,歸屬凈利潤虧損增大至21.81億元。